| 图书 | 民俗传承与技术发展 |
| 内容 | 内容推荐 宋颖主编的《民俗传承与技术发展》收录了16篇学术论文,来自不同专业背景和学术领域的作者们,从节日和庙会、信仰与道德、旅游及休闲等多个角度来探讨人与社会、人与时代、人与物之间发生着新的互动、新的认知与新的建构关系。与以往不同的是,不少论文聚焦于当代影视传媒、动画制作、游戏开发等新技术语境对于传统民俗的再造、发明与重新表述,展现了年轻学者的新锐思考,关注了人与人的情感交流与深层认同。 作者简介 宋颖,北京市人,中央民族大学民俗学博士,现供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 目录 “一国”的文化共享:《中国年俗》的民俗国家化过程探究 乡愁、民俗与影像表达:以纪录片《记住乡愁》对赫哲族表现为例 开封包公传说的当代传承与地方性建构——基于包公影视剧与“东府西祠”传说圈的考察 3D动画《少年阿凡提》的影像表达与民俗元素 电子游戏文本的故事形态分析——以国产RPG《仙剑奇侠传五前传》为例 表演当中的创编与作为交流的实践——以放置类手游《旅行青蛙》为例 幸运信的传播、发展及其民众心理 声音的再生产——以蒲河故事会为研究个案 传说与神灵的变貌——对山西阳城广禅侯信仰的考察 英雄与反英雄——以廖添丁形象的演变为探讨对象 屈原形象的“多主体书写”与文化记忆 粤北乳源瑶族的食物禁忌及其疾病观念 非遗视野下少数民族节日的文化建构——以广西仫佬族依饭节为例 谷种起源神话中的当代民间信仰传承 信天游:试论陕北黄土高原的民俗文化符号 信息机器(手机)的普及与“贴身”的生活革命 后记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民俗传承与技术发展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宋颖 |
| 译者 | |
| 编者 | 宋颖 |
| 绘者 | |
| 出版社 | 知识产权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3059381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243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258 |
| 出版时间 | 2018-12-01 |
| 首版时间 | 2018-12-01 |
| 印刷时间 | 2018-12-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396 |
| CIP核字 | 2018241730 |
| 中图分类号 | K892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6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39 |
| 宽 | 169 |
| 高 | 11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