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广场空荡荡(大师名家经典)(精)/陈伯吹儿童文学桂冠书系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汇聚陈丹燕1984年以来创作的儿童中短篇小说。用日常生活、独特语言,自然而真实地构成了少年们的成长心情和故事。曾分别获得陈伯吹儿童文学奖、江苏《少年文艺》小说奖、《少年文艺》好作品奖、第一届上海青年作家作品奖、中国作家协会优秀儿童文学作品奖等。

内容推荐

《陈伯吹儿童文学桂冠书系》是一套意在“整合当代上海儿童文学成就,坚守现、当代儿童文学审美价值”的丛书,其入选作品彰显了上海儿童文学作家群落所具有的厚实而又鲜活、凝重而又多姿的创作特色。  本书汇聚我国著名作家陈丹燕1984年以来创作的儿童中短篇小说。以特有的陈氏语汇自然而真实地勾画了少年们的成长心情和故事。多篇作品获全国性奖项。

目录

狗仔

当你心里充满了爱

皮革马林翁效应

灾难的礼物

当有人遇到不幸

外公的故事

上锁的抽屉

男生寄来一封信

十六岁的主题

黑发

广场空荡荡

女中学生的传奇

花园

晾着女孩裙子的阳台

认识陈丹燕

陈丹燕创作表

她为什么会受孩子们的欢迎/刘绪源

试读章节

鬼是有用的

妈妈的世界观是奇怪的世界观,她觉得,小孩子应该怕什么东西才好。

她最讨厌的,就是在街上看到的那些神气活现的小孩。他们吃了一口刚刚吵着要买的冰激凌,觉得不好吃,就塞到他们的妈妈手里,他们的妈妈把自己的嘴巴当成垃圾桶,把冰激凌放进去,然后,她们想,真的不好吃。然后,她们就把冰激凌放到她们的丈夫手里,她们的丈夫,就自动把剩下的冰激凌塞到嘴里,像塞到另一个垃圾桶里一样。她阴沉地看着那样的情形,悄悄对狗仔赌咒说:“你看着,这个小孩将来一定是要被饿死的。”

她也讨厌打小孩,有时在街上看到别人家妈妈气急败坏地打小孩,小孩哭得像杀猪一样,她就会很难为情地、很鄙视地看着那个妈妈。女人一生气,眼睛马上就变成难看的三角眼,脸上的肉马上就像被太阳暴晒过那样肿起来,嘴巴马上出现猪相,身体马上像一盆正在泼出去的脏水。她害怕自己要是打了狗仔,也会变成这副样子。

所以,她常常对狗仔装神弄鬼,吓唬狗仔,特别是家里只有她们两个人的时候。她说,小孩子要是真的怕了什么,就不敢学坏,也比较听话。

她把长头发披到脸上,像一个真正的僵尸那样直直地在走廊里跳着走路。

她把手电筒放在下巴那里,从下往上照自己的脸,像一个真正的吊死鬼那样伸出舌头。

她常常给狗仔讲鬼故事,中国的,日本的,英国的,美国的,法国的……那些故事,都好像发生在这个真实的世界里,就在某一个公园,某一条街上的老房子里,甚至在最有名的酒店的某个房间里,不是那种“很久以前”的故事。她还特地买了一本《英国鬼魂之旅》的书,每天晚上给狗仔读上一节,书上有地图、照片,是一本真正的旅游书。爸爸总是不在家的,家里到处汹涌着巨大的黑影,风在狗仔竖起寒毛的皮肤上嗒嗒地奔跑。

狗仔害怕,她拉着妈妈的衣服,往里面钻。

于是,妈妈的嘴里,发出的是熟悉而又陌生的、冷冰冰的鬼声音,它细声细气地吩咐:“你快告诉鬼,你做了什么坏事吗?”

“做了一些小坏事。”狗仔只求那些鬼,包括附在妈妈身上的鬼,都赶快走开。

“什么坏事?”妈妈接着问。

“我没有好好吃饭,我没好好洗澡,晚上常常不肯刷牙。都是小坏,不是大坏。”

“那你说什么才是大坏呀?”

“我没有不做功课,最近也没有骗过人。”

“你还敢不敢再坏啦?”

“不敢啦。”狗仔唱山歌一样地回答,她知道,每次鬼问到这里时,就是坏事都问得差不多了,接下去,都是好玩的事,所以,她的心情轻松起来。

果然,鬼又通过妈妈的嘴巴说话了,这次说的话,跟《金鱼和渔夫》故事里的金鱼差不多。“你有什么愿望吗?可以说三个愿望。”

“第一,我早上再也不要吃煮鸡蛋了,那里面有鸡屎味。”狗仔老实不客气地说,“你去告诉我妈,我要吃豆腐乳,放一滴麻油。”

“好的。”

“第二,我想知道明天测验到底是什么题目。你飞过去看一下好吗?考卷就在Ms.猪猡办公室里。我考好,让我妈高兴高兴。”

“鬼也不可以做坏事的,”鬼的声音在妈妈的嘴里教训狗仔,“不公平,会下油锅的。”

“什么油锅?”狗仔听上去热烘烘的。

“就是把你放到油锅里去,像炸龙虾片一样炸一下。”  “人死了,就不知道痛的,对吗?”狗仔小心翼翼地问。

“谁说的?”鬼生了气。

“那好吧,”狗仔通情达理地放弃了非分之想,“第三,我要妈妈讲一个长的故事,还一边摸我,一直陪到我睡着了才走。”这是老花样了,每次都要让鬼做到的。

狗仔说完这些,妈妈“咚”的一声跌到床上,好像昏过去了一样。妈妈告诉过狗仔,鬼离开她的身体的时候,她一定要昏过去一下的。所以,狗仔并不着急。

但是,妈妈在床上无声无息地躺着,长发盖住了她的脸,就好像电影里的那些真正的鬼怪。狗仔拍打妈妈的身体,想让她醒来,给自己讲一个真正的故事。但是她仍旧一动不动。

“妈妈,妈妈!”狗仔怕起来。

妈妈她死了吗?狗仔拿不准主意。也许要像老师说过的那样,马上打120,叫一辆救护车来救妈妈。

妈妈像故事里说的一样,长长地叹了口气,醒过来了,满面红光地看着狗仔笑。她醒得总是很及时,不会让狗仔吓得哭出来。

鬼还是灵的,第二天,妈妈果然为狗仔做了蛋羹,而不是煮鸡蛋。

P5-9

序言

为小孩子写大文学

这套丛书的缘起还得从上海说起,上海是一块神奇的土地,百年来急促的城市化、商业化、传媒化、娱乐化脚步催生了沪上近、现代文学的枝叶繁茂。回望中国近、现代文学,乃至新文化运动的历史,上海是一座文学“重镇”,一口审美的“深井”,一块思想与艺术的“高原”,儿童文学恰是其中一丛绚烂的“七色花”。百年悠悠,现代意义上的儿童文学在这里酝酿、探索、起航,域外的儿童文学经典在这里成系列地译介、刊行,江南厚实的文学传统在这里不断地被重新“发现”,使得上海儿童文学的容涵度大大超越了上海的地域概念,成为一种与城市化、全球化、民族化等当代思潮贯通的,也与域外现代、后现代各路文学流派互动的创作群落概念,逐渐彰显出文学性格与文学类型的意义。

诚然,上海开埠以来,中西、古今文学的交蒸,使得儿童文学阅读、创作、批评的眼界大开,境界突兀,吸引了一批批怀揣文学梦想的少年、青年作家在这片园地里晨操暮练、奋力跋涉,一步一步成就他们心头的梦想,鸡鸣天下白,卓然成大家。童心稚趣主题的创作与出版成为一代代沪上文学新人的“启蒙课”,成为他们漫漫文学旅程中的大智慧与真欢乐。在上海百年儿童文学创作的长河里,有一位作家,一位长者,一位导师,让我们不能忘怀,他就是陈伯吹。陈伯吹,从1923年创作第一部儿童文学作品开始,到1997年驾鹤西行,对儿童文学,对上海,他一往情深,矢志不移,他一直守护在上海这片儿童文学的沃土上,编织着他珍爱的儿童文学梦想,也只是因为战乱、奉调两次短期离开过上海。如今,他已经成为我们心中一尊高大的儿童文学背影,一份沉甸甸的儿童文学承诺。他将毕生的挚爱都献给了一个信念——为小孩子写大文学。1981年,他倾其一生的积蓄创立了“陈伯吹儿童文学奖”(最初为“儿童文学园丁奖”),以褒奖上海的儿童文学佳作嫩苗、高士新人,25年过去了,这个奖励滋养了一大批儿童文学菁英,还培育了一种纯真的、优雅的、纳新的当代儿童文学的性格与风范。

毋庸置疑,上个世纪30年代京海之间学人们意气纷争的阴影,“大一统”的文学版图意识、50年来流行的抗拒城市化的乡土文学优越感,使我们常常回避城市创作群落与风格的价值与意义。然而,当我们置身于历史与全球化的视野之中,重新审视文学的境界、性格划分,我们就会有全新的理解。诚然,文学性格的第一分野在时代性。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话题与胸襟,如今文学时代的划分越来越短,历史上“各领风骚数百年”的尺度被大大缩短,文学的代际更迭已经缩小到10年,甚至更短,但就思想与文学的双重拓展意义而言,风物还宜放眼。第二分野在创作语言,它是一种源于国家、民族,又超越国家、民族的划分,其品质差异在创作语言的文化质感、容涵力、表现力、穿透力等基础,如文献学中英语文学、德语文学、俄语文学、法语文学、华语文学、日语文学的划分。第三分野在文学的国别(本质上也是一种区域划分),它的差异在国家政治意志、主流思想意识、民族传统与智慧的不同投射,它是当下抗拒经济全球化的文化趋同性销蚀,维护文化多元化的宝贵的文化自觉。第四分野在区域与作家群落,是最鲜活、最富有坚实土壤感觉的文学性格,它与区域经济、文化、习俗的沿袭和变迁息息相关,也是构成国家、民族文学性格的根脉与基石。尤其是中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民族与区域文化性格迥异而鲜明的国度,又岂能一以概之。而且,就文学性格的发生学而言,时代、语言、国别只是外在的前提,区域与作家群落才是内在的文学性格主体。因此,一位作家,一位伟大的作家,将自身的创作定位于某种区域文学的类型,绝不是一种屈尊,而是一种根深叶茂的升腾。

由陈伯吹以及“陈伯吹儿童文学奖”所培育、倡导的阅读与创作的品质、性格是什么呢?首先,他以“童心论”为理论内核,培育、倡导一种天性、率真的文学基调。其次,他以自身的创作实践培植、示范一种纯真、隽永的创作风范,他自己的作品犹如“丝竹悠悠”,极有韵致。其三,他一方面重视域外儿童文学的借鉴、学习,比较与包容。无论是东洋还是西洋,都主张大力引进、译介;另一方面,他也十分注意江南文化的底蕴培育与根脉滋润,努力建构海纳百川、融通古今的区域文学性格,以此来吸附、凝聚各类文化性格的创作群落。由此看来,陈伯吹对于中国现、当代儿童文学来说,是一团跳跃的烛火,是一把丈量艺术品质高下的标尺,是一面映照心灵清浊、纯杂的精神明镜,当人们面对他生活的儿童文学时代,无法回避他的眼光与观念,这就是我们策划、出版“陈伯吹儿童文学桂冠书系”的动因和归依。

另一重动因源于儿童文学的“现代性”与“当下性”(或许当下儿童文学创作、出版、阅读的迷茫、迷失还不能构成一种文学史意义上的“阶段性”)的断裂与冲撞,百年阅读、创作、批评形成的儿童文学审美规范近10年间受到前所未有的质疑和颠覆,儿童文学流变中的厚实沉淀被轻率消解、抛弃。在这种消费主义、娱乐至上的世俗化潮流面前,陈伯吹以及“陈伯吹儿童文学奖”所倡导、实践的儿童文学创作规范也同样受到了挑战,作为一种对儿童文学品质的坚守,一份对世俗潮流的抗争。我们想到以陈伯吹的名义推出这套具有当代上海性格,坚守现、当代儿童文学审美价值的丛书。我们不反对文学创作、阅读、鉴赏的多元化,但是,我们有责任为儿童文学的美学传统辩护,为陈伯吹的文学主张辩护。

亲爱的少年读者,感谢你关注、阅读“陈伯吹儿童文学桂冠书系”,但愿它能归入你的珍藏,在各个年龄阶段里不断地被重读。因为好的儿童文学是“无年龄的文学”,也因为陈伯吹爷爷告诉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都需要童年般的“纯粹”和“真诚”。时代会变,这一点永远也不会变。

少年儿童出版社

2006年6月1日

书评(媒体评论)

1985年,陈丹燕的《中国少女》和《上锁的抽屉》成为创作新潮涌流的先导。她开辟了儿童文学新天地,打开了充满神秘、充满欢乐也充满苦恼的少年心理王国之门的创作探索。

——周晓 著名儿童文学评论家

陈丹燕是一位能走进儿童生命空间的最深层的作家。

——朱自强 著名评论家 中国海洋大学文学院教授

读着陈丹燕的小说,时时会有一种与老友重逢的感觉。

——瑞士《苏黎士日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广场空荡荡(大师名家经典)(精)/陈伯吹儿童文学桂冠书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陈丹燕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少年儿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2470105
开本 32开
页数 257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06-08-01
首版时间 2006-08-01
印刷时间 2006-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图书小类
重量 0.4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87.45
丛书名
印张 9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11
148
2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16:5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