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从失败到胜利(1944年夏季东线的决定性与非决定性战役)
内容
书评(媒体评论)
《从失败到胜利》讲述了红军如何在应对战争的
同时,将自身打造成一支强大的军队。他们发展出了
具有根本合理性的学说,这使他们得以在1943年—
1945年,以1941年—1942年无法做到的方式策划并实
施成功的大规模战役。
——罗杰·R.里斯,《斯大林的士兵为何而战:
二战中红军的军事效能》一书作者
对严肃的军事历史学家、现代战争分析家和对二
战期间苏联军事行动感兴趣的普通读者来说,这部清
晰、详细、深具启发性的著作是必读之作。
——肯尼斯·斯菜皮恩,《斯大林的游击队员:
二战中的苏联游击队》一书作者
C.J.迪克探讨了苏联人在战争初期遭受近乎灾
难性的挫败后,如何设法击败由始至终据有巨大战术
优势的德国军队。军事历史著作中,清晰阐述战术与
战役间区别者,无出其右。
——戴维·T.扎贝基,美国陆军退役少将,《德
军1918年的攻势:战争战役层级的个案研究》一书作

C.J.迪克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盟军、德军和
苏军实施的战役和相关战役法进行了独到、深具见地
的比较分析。这部详细而又有益的著作应成为每一位
认真的战争研究者的标准教科书。
——蒙戈·梅尔文,三等巴斯勋章、官佐勋章获
得者,退役少将,英国军事历史委员会前主席
目录
中译本序
序言
鸣谢
前言
序章 苏联军事术语和编制指南
第一章 苏军1944年前的学说和实践
战前苏军学说的发展
从灾难走向胜利:1941年至1943年的战争进程
不可思议的火凤凰:红军的重生
战役法的发展
第三个冬季和春季:科尔孙—舍普琴科夫斯基进攻战役
总结
第二章 1944年夏季的战略性进攻战役
最高统帅部大本营的战略决策
白俄罗斯战略性进攻战役,7月23日至7月31日
利沃夫—桑多梅日战略性进攻战役,7月13日至8月29日
雅西—基什尼奥夫战略性进攻战役,8月20日至9月25日
附录:苏军1944年的战役后勤
第三章 1944年夏季,成熟的战役法
学说的发展
白俄罗斯战役中的战役法
利沃夫—桑多梅日战役中的战役法
雅西—基什尼奥夫进攻战役中的战役法
对1944年战役法发展的总结
附录:策划一场方面军攻势
第四章 一些结论
联合作战
东线和西线的战役法
贯彻战役法
第五章 对未来的一些思考
参考文献
精彩页
第二梯队与第一梯队同时组建,由于已做好预先计划,第二梯队可以迅速投入,投入前仅需对计划加以最后修改。第二梯队的作用如下:在主要方向发展第一梯队的胜利,不停顿地加强突击力度并保持进攻速度;扩大并巩固登陆场;突破敌纵深阵地;掩护敞开的侧翼;通过转入防御挫败敌反冲击(反突击)集团,最好以侧翼或后方突击在遭遇交战(战斗)中歼灭对方;歼灭被绕过、威胁战役发展或对部署造成妨碍之敌。只有在指挥员的战役计算有误时,第二梯队才能接替第一梯队——也就是说,只有在出错的情况下。理想状况下,第二梯队不应穿过第一梯队残部,而应越过其侧翼或穿过第一梯队部署上的缺口(这样的缺口在突破守军前沿防御从而扩大进攻正面后产生)。基本原则是总是以第二梯队发展胜利,而非挽救失利。至于投入意想不到的地段,可能需要对计划做出根本性的最后修改。
3.发展突破梯队
通常是集团军或方面军的一个快速集群,亦是集团军和方面军将行动转入敌防御纵深的手段,从一开始就担任进攻战役中的机动角色。因此,战役伊始便投入快速集群、加快向敌纵深的发展较为适宜。据此,一个快速集群也许不得不靠自身力量完成对敌防御战术地幅的突破,但在理想情况下,快速集群应穿过一个明确的突破口投入战斗。其作用是将战术胜利发展为战役胜利(集团军层面),或将战役胜利发展为战略胜利(方面军层面)。通过在敌纵深的行动,位于前方并脱离主力的发展力量应从内部粉碎敌人的防御。它们进攻敌第一梯队的指挥控制和后勤保障,打击敌战役预备队并在敌军加以据守前夺取纵深防线,从而协助打垮敌人的防御并加快主力的推进。因此,若发展突破力量尽早投入交战(理想情况是战役首日或次日),他们的行动会让第二梯队的投入变得多余。发展突破梯队的任务是与空中突击力量、先遣支队和友邻发展突破力量协同,可能还包括合围敌集团、粉碎开进中的敌战役预备队、为后续行动夺取关键目标或有利战线等。
预备队
策划战役时,预备队(无论诸兵种合成、反坦克还是专业兵预备队)并不受领具体任务。他们用于加强进攻力量,必要时替换冲击梯队辖内部队或执行战役过程中突然出现的任务,例如保障侧翼或击退敌反突击(反冲击)以及扩大或加强登陆场及其他既占地域。因此,与第二(或发展突破)梯队不同,无法预先为预备队分配任务。组建预备队的目的是在不破坏苏军计划的前提下应对敌人重新夺回主动权的企图,他们是基于克劳塞维茨的“冲突”理论而采取的一种预防措施。通常情况下,若建立第二梯队,就不会有诸兵种合成预备队,即便有,规模也较小。相反,若战役有可能发展为高流动性、无法预知的样式,则应组建诸兵种合成预备队,而不是第二梯队,因为无法预先下达任务。在这种情况下,预备队的规模可能与第二梯队相似。
先遣支队
先遣支队是在主力前方独立行动的部队。进攻中,先遣支队应尽早投入,穿过在敌战斗编队打开的缺口或实施侧翼突破,迅速进入敌战术乃至战役纵深。在诸兵种合成或快速兵团前方推进15—20千米,最终为40—50千米,其任务是夺取并扼守重要战线或诸如重要路口、山口、水障碍对面的登陆场等目标,等待主力到达。若先遣支队的任务较为重要,脱离主力的距离会更远,其规模也会相应加大。一般说来,1943年的先遣支队编有1个坦克旅和1个工程兵连。1944年中期,坦克和机械化军的先遣支队增加了1个自行炮兵团、1个高射炮兵团、1个榴弹炮兵营和一些反坦克炮,更重要的是配备一名前进空军引导员。1944年,诸兵种合成兵团也开始组建先遣支队,通常编有1个摩步团并以坦克和自行火炮加强。
快速障碍设置队
主要和次要兵团以工程兵部队或分队组建快速障碍设置队,在战役过程中匆匆布设雷区并设置其他障碍物和炸药以遏止敌装甲力量反冲击(反突击)的发展和威胁。这些节约兵力的队伍可以独立行动,但通常与第一或第二梯队辖内部队、(特别是)反坦克预备队或诸兵种合成预备队协同行动。在遭遇交战(战斗)的动态和不可预测的情况下,快速障碍设置队是一种宝贵资源,关键时刻在反坦克力量支援下设置一道障碍,可能会在防御方面取得惊人的成效。(P7-8)
导语
C.J.迪克著的《从失败到胜利(1944年夏季东线的决定性与非决定性战役)》强调了持续不断地探寻、发展、实施战役和战术学说的重要性,当然,这种学说应当既适用于现代技术条件,又符合当下的政治环境和社会心理。
本书是一本研究二战期间苏军战役法的专著,通过分析1944年夏季东线战场最成功的的三场进攻战役——白俄罗斯战役、利沃夫—桑多梅日战役,以及雅西—基什尼奥夫战役,讲述了苏军战役法的发展成熟过程,揭示了苏联转败为胜、赢得卫国战争胜利的原因。此外,书中还对比了苏军与西线盟军的战争理论,指出了苏军战役法学说的优越性。
序言
这是C.J.迪克对同盟国1944年夏季,在东欧和西欧对
纳粹德国军队展开军事行动采用的不同方法所做的比较批
评,重点分析了苏联的陆战方式,并且指出这种方式不仅
和西方盟国的做法存在显著不同,而且更加有效。
本书的标题是《从失败到胜利:1944年夏季东线的决
定性与非决定性战役》,审视苏联红军1944年6月下旬至9
月如何在东欧遂行军事行动。红军从1941年和1942年令人
尴尬且代价高昂的失败中崛起,1942年年底夺得战略主动
权,1943年巩固胜利,1944年转入战略进攻,一举打断德
国军队的脊梁并为1945年的全面胜利铺平了道路。迪克设
问道:这种转变是如何发生的?标志其成功的特点又是什
么?他认为,答案可以从红军这一时期实施的一系列重大
战略攻势中找到。他对这些攻势的研究,以红军1942年与
1943年间发生的理论和机制变革为背景,发现了红军军事
行动的一些显著特征,这些特征提供了上述问题的答案。
简言之,虽然红军在战争头两年面临严重困难,但他们最
终学会了如何在战役层面从事战争,这一点反过来又造就
了战略性胜利。
本书和C.J.迪克的另一部著作——《从胜利到僵局:
1944年夏季西线的决定性与非决定性战役》一起,为对比
同盟国军队在整个战争期间的不同打法提供了有效的依据
。为此,迪克探讨了不同的历史经验(不仅仅涉及战争的
类型和规模)如何导致东西线战事沿不同的概念路径发展
。他的分析结论是,苏联的路径更适合第二次世界大战的
陆战性质。简单地说,苏联人严谨的理论分析,以及对更
深刻、更惨痛且代价高昂的经验的熟练运用,使他们发展
出了卓越的战役概念和技术,方法和结果的对比分析清楚
地表明了这一点。
抛开西方盟国与苏联的文化和政治分歧,迪克认为,
苏联人对“战役法”的表述、接受和实践,使红军在1944
年夏季的表现异于西线盟军。从军事艺术角度看,这一点
铸就了红军相对而言的成功。
展望未来,尽管西方国家的军队,特别是美军,在20
世纪80年代末认真对待战役法学说,但迪克认为重视程度
仍然不够。他发出警告:若西方国家及其领导者当下和未
来不承认、不理解战役层面的重要性,即便有可能成功从
事战争,也会面临重重困难。我赞同这个结论。
戴维·M.格兰茨
内容推荐
1944年夏季,欧洲战事已进行到关键时刻,西方盟国和苏联掌握着战场的主动权,对纳粹德国发起了战略性进攻。苏军秉持着一种与西线盟军截然不同的作战理念,他们擅于达成欺骗和突然性,这个概念称作“马斯基罗夫卡”;他们致力于发起高机动性的快速进攻,通过大量集中部队来达成突破,从而为决定性战役机动创造条件;他们以坚强的意志歼灭敌有生力量,愿意为此付出巨大的牺牲。C.J.迪克著的《从失败到胜利(1944年夏季东线的决定性与非决定性战役)》分析告诉我们,给盟军造成严重制约的诸多问题,基本上未对苏军造成影响,因而后者得以发展出更为激进的战役理念并坚决地予以贯彻。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从失败到胜利(1944年夏季东线的决定性与非决定性战役)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英)C.J.迪克
译者 译者:小小冰人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台海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6821831
开本 16开
页数 28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23
出版时间 2019-01-01
首版时间 2019-01-01
印刷时间 2019-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军事理论
图书小类
重量 458
CIP核字 2018269425
中图分类号 E195.2
丛书名
印张 19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5
160
15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4:5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