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旦卓玛是我国著名的德艺双馨的歌唱家,她的歌声影响了一两代人。才旦卓玛嗓音清脆甜美,风格浓郁清新,感情真挚动人。她熟练掌握了西藏民歌传统唱法,又擅于运用其特殊装饰音和润腔技巧,并巧妙地把民歌唱法和西洋唱法结在一起,声情并茂,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在近半个世纪的峥嵘岁月里,才旦卓玛以她纯净清亮的歌声、真诚圣洁的感情、谦虚好学的艺德,树立了一座座真善美的丰碑。这是一部研究介绍她歌唱艺术和五十年艺术人生的专著。只要你是热爱音乐的人,如果想了解、认识这位优秀的藏族歌唱家,就请深入这本书吧!
图书 | 才旦卓玛传 |
内容 | 编辑推荐 才旦卓玛是我国著名的德艺双馨的歌唱家,她的歌声影响了一两代人。才旦卓玛嗓音清脆甜美,风格浓郁清新,感情真挚动人。她熟练掌握了西藏民歌传统唱法,又擅于运用其特殊装饰音和润腔技巧,并巧妙地把民歌唱法和西洋唱法结在一起,声情并茂,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在近半个世纪的峥嵘岁月里,才旦卓玛以她纯净清亮的歌声、真诚圣洁的感情、谦虚好学的艺德,树立了一座座真善美的丰碑。这是一部研究介绍她歌唱艺术和五十年艺术人生的专著。只要你是热爱音乐的人,如果想了解、认识这位优秀的藏族歌唱家,就请深入这本书吧! 内容推荐 才旦卓玛是西藏文化藏界的楷模、旗帜。她牢记周恩来总理的“回到西藏,为家乡人民歌唱”的教导,以高原为舞台,把歌声传四方。在半个世纪的艺术人生中,她以最淳朴的、真挚的感情,把独具魅力的优美、健康、向上的歌曲唱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成为深受中国人民喜欢的歌唱家,也成为了享誉全世界的艺术家。本书用质朴的语言娓娓道来才旦卓玛的五十年艺术人生,谨以祝贺她从艺五十年。 目录 序:写在《雪域之音——才旦卓玛传》出版之际/列确 序:唱支山歌给党听/高占祥 序:才旦卓玛是我教学和生命的一部分/王品素 序:才旦卓玛/汪承栋 日喀则的春天 啊,布拉达宫 内地参观团 求学之路 国庆十周年 东方红 回到拉萨 非常时期 第一次校庆 向毛主席报喜 走上领导岗位 广交会 文艺的春天 歌声架金桥 歌唱是我的生命 年表 献给毛主席 丰收之夜 阿哥,你何需说 共产党来了苦变甜 占堆年纠 毛主席的光辉 翻身农奴把歌唱 艾玛洋吉松啦 在北京的金山上 阿玛来霍 宗巴朗松 唱支山歌给党听 想念毛主席 美丽的西藏,可爱的家乡 向毛主席报喜 怒江果卓曲 布谷鸟(曲) 布谷鸟 一个妈妈的女儿 春风在心中荡漾 珞巴展翅飞翔 宁吉布拉 我爱金子般的家乡 青稞美酒敬亲人 附录 报得三春晖 来自人民,为人民歌唱 成功的道路 西藏高原上的一朵奇葩 才旦卓玛——德艺双馨的格桑花 一位深受观众爱戴的艺术家 才旦卓玛的风采 德艺双馨的人民艺术家 才旦卓玛歌声的魅力 难忘巧遇才旦卓玛 西藏的歌 后记 编后记 试读章节 人民的才旦卓玛 最近几年,常常有人对才旦卓玛说:你的官那么大,干吗要唱歌?才旦卓玛总是回答:我愿意唱歌,我愿意搞我的艺术,能够更好地为广大观众服务,要我放弃我是舍不得的。在我与才旦卓玛几十年共事交往的经历中,我也深深感觉到她的这种朴实无华却情义深长的艺德风范。 作为一个艺术家,才旦卓玛始终把为人民歌唱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在近四十年的艺术生涯中,可以说她走到哪,歌声和欢乐就带到哪。在西藏工作时,我们团里的同事都知道,才旦卓玛是一个大忙人,也是一个大好人,团里的演出任务无论多么艰苦繁重,她总是兢兢业业认真完成,并不因为自己有名气、有地位就讲价钱、讲条件。就连平时朋友、同事的结婚喜事或联欢聚会,才旦卓玛也是有求必应,热情为大家演唱,从来不摆大艺术家的架子。记得文革期间,我跟她一起到左贡、米林等地一边劳动,一边深入生活,才旦卓玛劳动时,非常能干,如果不留意,大家还以为她是一个普通的藏区农家女子。劳动间歇或者晚上,当时的藏区也没有什么电影、电视之类的娱乐活动,才旦卓玛就经常主动热情地为藏民们演唱歌曲,深受驻地群众的爱戴。过去西藏歌舞闭经常到边防哨所、兵站演出,只要才旦卓玛在,她总是演唱最多的一个演员。青藏高原的自然条件非常艰苦,有时遇到大雪封山,演员们没有办法到一线哨所,才旦卓玛就在电话里为战士们演唱,冰雪高山隔不断一个艺术家与战士们心灵的息息相通,一根根电话线,将才旦卓玛的歌声传到战士们的心里。一九七八年我们从北欧演出回国后,对外友协在北京为我们接风,席间演员们表演节目,向领导汇报。演出结束后,才旦卓玛领着我们几个演员到了厨房,原来有几个厨房的师傅没有能够来现场看演出,才旦卓玛领着大家专门去为这几个师傅演唱。在才旦卓玛的艺术生涯中,有很多这样的感人事情,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她的心里装着人民,人民的心中也自然装着地。八十年代初,我由西藏调到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工作,与才旦卓玛见面的机会少了,但是每当她到北京出差,我们都要通电话或抽时间见个面。尽管她现在担任了不少领导职务,社会活动特别多,但她对老朋友的感情仍然是那么的真挚,非常重情义,而且非常谦虚。我在主持中央民族大学音乐系的工作期间,曾经请她来学校给学生讲课,她不但热情地为学生们作示范指导,同时还对我们的少数民族学生的声乐教学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这几年中央民族大学音乐系能够培养出一些优秀的少数民族声乐人才,也有她的一份功劳。 去年中国民族声乐学会在安徽合肥举办第六届全国民族声乐研讨会和“中国民研之声”大型音乐会,才旦卓玛作为学会的副会长,参加了会议和演出。她主动提出自己不要演出劳务费,她说,能有这样的机会宣传我们的民族文化,我们高兴还来不及,我们应该感谢广大观众的厚爱!我们现在提倡演员要做到德艺双馨,才旦卓玛可以说一直是这方面的表率,是一个真正的人民的歌唱家。 P122-P123 序言 唱支山歌给党听 《雪域之音——才旦卓玛传》序 高占祥 在全国人民热烈庆祝建国五十周年和西藏民族革命胜利四十周年之际,一部研究介绍著名藏族女歌唱家才旦卓玛歌唱艺术的专著《雪域之音——才旦卓玛传》由西藏治区文联和湖南文艺出版社共同编辑出版了。 才旦卓玛是一个出身农奴家庭的女儿,从小就喜爱唱歌。但当时农奴制度的旧西藏,农奴连最基本学文化的权利都被剥夺,更谈不上在歌唱艺术上深造和发展,因此,到一九五六年才旦卓玛参加工作时,她仍是一个不识字的文盲。是党的民族政策,使这位农奴的女儿走进了艺术的神圣殿堂,成长为在中国歌坛上享有盛誉的歌唱家。 一九五八年,她被西藏人民政府选派进入我国著名的高等音乐学府——上海音乐学院民族班学习声乐。学院安排了富有教学经验的王品素教授担任她的专业老师。在王老师的精心培养下,才旦卓玛勤奋好学,进步很快。一九六四年,她在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中,以一曲《毛主席的光辉》而崭露头角。这以后,才旦卓玛以《北京的金山上》、《翻身农奴把歌唱》、《想念毛主席》、《唱起心中的歌》、《唱支山歌给党听》等一曲曲脍炙人口的歌曲,穿过雪山高原,传遍大江南北,受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喜爱。 才旦卓玛嗓音清脆甜美,风格浓郁清新,感情真挚动人。她熟练掌握了西藏民歌传统唱法,又擅于运用其特殊装饰音和润腔技巧,并巧妙地把民歌唱法和西洋唱法结在一起,声情并茂,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在近半个世纪的峥嵘岁月里,才旦卓玛以她纯净清亮的歌声、真诚圣洁的感情、谦虚好学的艺德,树立了一座座真善美的丰碑。她的歌声从世界屋脊飞向平原大地,从青藏高原飞向五湖四海,记录着一个民族从落后走向富强的历史,抒发了西藏人民对党的一片深情。 几十年来,才旦卓玛满腔热情地投入西藏文化艺术的建设事业,她先后担任过西藏歌舞团副团长、西藏文化局副局长、西藏文联主席、西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等职务,她用自己的心血和艺术成就培养和造就出一个又一个是藏族新一代歌唱家。在才旦卓玛的心中,只有一个理想,那就是永远歌唱党,歌唱祖国,歌唱人民,歌唱家乡。 祝才旦卓玛艺术常青。 1999年8月20日 (本序作者为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文联党组书记) 后记 为了一个承诺 才旦卓玛的伟大人格已无需我多说。尽在各位大家的文章中。作为一名编辑,我从小就受到才旦卓玛歌声的感染,对她,准确的讲是对她的歌十分的喜爱,特别是电影《农奴》中的《阿哥,你何须说》更是深深的感动了我,使我至今也难以忘怀。 十年前的一次偶然机会,让我有幸见到了才旦卓玛,这又给了我一个意外,她已是身居高位,(当时已是一西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但十分朴实,待人亲切平和,她为我献上洁白的哈达。我们坐在一起热情交谈,她虽言语不多,却让人肃然起敬。她的平和、质朴,给我以深刻印象。这次见面之后我的心中就有了一个念头,我们应该弘扬什么,怎样的人生才是最有价值的人生。我想这就是我为之寻找的一本有价值的书。在与阿旺克村一同去日喀则的途中,和他谈起这一想法,自然得到了他的积极响应。 一晃十年过去了,今年正值才旦卓玛从艺五十周年,作者携书稿赴湘,交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社长刘清华敏锐地看到这部书稿的社会价值,当场拍板,把它当成是今年的一次文化大事件,同时也得到局、集团领导的大力支持,社里也在编辑出版方面作了周密安排。副社长谢不周、孙佳安排协调各部门的工作,音乐部、总编室、出版、发行部给予积极配合,在编辑书稿的过程中得到了甘敏求、刘茁松的协助。此书凝聚了湖南出版人对西藏文化建设的热忱。也是献给才旦卓玛从艺五十周年最好的贺礼。 作为本书的责任编辑,在此向参与本书出版各项工作的所有同仁致以谢意!至于编辑的辛苦就不说了,只是为了一个共同的心愿,一个承诺。 欧阳强 2005年12月18日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才旦卓玛传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阿旺克村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湖南文艺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0436544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4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50 |
出版时间 | 2006-01-01 |
首版时间 | 2006-01-01 |
印刷时间 | 2006-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5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825.76 |
丛书名 | |
印张 | 11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湖南 |
长 | 243 |
宽 | 188 |
高 | 13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6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