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车联网技术的背景、发展和各国/地区的现状
1.1 车联网技术的背景和发展
1.1.1 车联网技术的背景
1.1.2 车联网的商业模式及发展
1.2 欧美地区现状、法规介绍
1.2.1 美国
1.2.2 欧洲
1.3 车联网、智能交通与智能网联汽车
1.3.1 智能网联汽车
1.3.2 智能交通
参考文献
第2章 通信技术(3G/4G)演进对车联网的影响
第3章 车联网技术架构
3.1 车联网架构
3.2 车联网标准体系
3.2.1 美国
3.2.2 欧洲
3.2.3 ISO
3.2.4 中国
3.2.5 车联网无线接入技术标准体系
参考文献
第4章 eCall/NG-eCall
4.1 车辆紧急呼叫的关键要求
4.2 In-bandModemeCall方案
4.3 NG-eCall方案
4.4 其他方案
4.5 三种方案的比较
4.6 车载紧急呼叫和救援业务的商业模式
参考文献
第5章 车联网专用短程通信技术
5.1 专用短程通信
5.2 WAVE协议体系
5.3 WAVE的物理层
5.4 WAVEMAC层
5.4.1 Out of BSS模式
5.4.2 增强分布式信道接入(EDCA)
5.4.3 WAVE多信道操作
5.5 WAVE逻辑链路层
5.6 WAVE短消息协议
5.7 欧洲智能交通接入技术ITS-G5
5.8 中国ETC专用短程通信
参考文献
第6章 CellularV2X技术
6.1 LTE-V2X
6.1.1 需求与应用场景
6.1.2 LTE V2X工作场景和工作模式
6.1.3 物理层技术
6.1.4 资源分配方式
6.2 5G V2X
6.2.1 eV2X需求与应用场景
6.2.2 研究计划
6.3 DSRC与C-V2X技术比较
参考文献
第7章 V2X高层协议
7.1 美国SAE J2735消息字典
7.2 ETSI CAM/DENM
7.2.1 CAM
7.2.2 DENM
7.3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SAE-China)应用层及数据交互
7.4 三种消息的比较
参考文献
第8章 车联网安全
8.1 车联网通信安全
8.1.1 V2X通信安全
8.1.2 车内网通信安全
8.1.3 车网/车云通信安全
8.2 网联汽车安全
8.3 车联网信息服务平台安全
8.4 车联网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保护
参考文献
第9章 中国的车联网频谱研究
9.1 国际ITS频谱和法规现状
9.1.1 美国
9.1.2 欧洲
9.1.3 日本
9.1.4 新加坡
9.1.5 其他国家
9.1.6 结论和建议
9.2 国内频谱分配
9.3 5.9GHzC-V2X和其他系统共存研究
9.3.1 C-V2X对固定卫星业务(地对空)干扰分析
9.3.2 C-V2X和RLAN业务共存研究
9.4 C-V2X频谱需求研究
9.4.1 关键参数和假设
9.4.2 频谱需求评估方法
9.4.3 研究结果示例
9.4.4 自动驾驶场景下的频谱需求研究
参考文献
第10章 智能网联汽车的场景及测试
10.1 应用示例
10.2 网联能力评测及认证
10.2.1 国际网联连接能力认证
10.2.2 评测方法论
参考文献
第11章 C-V2X的产业推动
11.1 5GAA
11.2 中国示范项目
11.2.1 浙江
11.2.2 上海
11.2.3 重庆
11.2.4 北京/河北
11.2.5 吉林
11.2.6 武汉
第12章 未来与展望
缩略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