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家庭的戏剧(精)/巴金译文集
内容
后记
关于《家庭的戏剧》
《家庭的戏剧》(A Family Drama或Семецна
я брама或Расскаэ о семeцноц б
раме)是亚历山大·赫尔岑的回忆录《往事与随想》
的一部分。伊凡·屠格涅夫生前见过这一部分的原稿,他
后来对人说:“这是用血和泪写成的。”C.Garnett的英
文译本(六卷本)是根据一九二一年柏林版的俄文原本译
出的。在这个唯一的“特许翻译”的英文译本中,《家庭
的戏剧》是第五部的第三篇,一共有四章。在一九四六年
列宁格勒国家文艺出版社版《往事与随想》中,这却是第
五部的最后一部分,一共有八章,还有一章附录:《豪格
》。两种本子在内容上并没有大的差异。英译本是以年代
分章的,英译本的第一章就是列宁格勒版的第四十三章和
四十四章,第二章就是第四十五章《心的迷乱》,第三章
就是第四十六章、四十七章和四十八章,第四章就是第四
十九章和附录。英译本中没有一八六三年写的《出发之前
》和《到达以后》两小节文章(《追记》排在第四章的最
后),但在第三篇篇末却刊出了内容跟那两小节差不多的
四则日记作为Addenda(补充或追加)。一九四六年版俄文
原本中没有这四则日记,只有编者的一个小注:“赫尔岑
各年的日记中还有几节在内容上跟家庭戏剧的故事有关。
如一八六三年九月二十四日的日记在内容上就跟故事的最
后两小节相似(全集第十六卷,第五。二页以下);还有
一八六八年十一月二十七日的日记——也是讲那件事情的
(第二十一卷.第一五一页以下)。”
小注中提到的“最后两小节”是《出发之前》和《到
达以后》。这里所谓“全集”指的是一九一九年到一九二
五年在列宁格勒和莫斯科出版的M.K.列门克编辑的二十二
卷本《赫尔岑全集》,其中第十三卷到第十五卷便是《往
事与随想》。
前面提到的英译本的“特许翻译权”大概是从赫尔岑
的大女儿娜达丽亚(即达达)那里得来的。娜达丽亚活了
九十二岁,一九三六年死在瑞士罗散她的住宅内。英译本
所根据的一九二一年柏林版俄文原本也应该是在她的许可
下刊行的。这个本子和一九四六年版俄文原本在分章上的
不同,以及在用字上的一些小的差异,似乎都可以归在“
变文”里面。《家庭的戏剧》早在一八五八年就全部写好
了(其中大部分是在一八五二年到一八五五年间写成的)
。但一八五九年在《北极星》上发表的却只有《海洋之夜
》中叙述作者的母亲和幼子乘船遇难的一节。关于《家庭
的戏剧》,作者不愿意在他生前发表一行文字。我们在一
九。五年圣彼得堡版《往事与随想》第五部(见七卷本《
赫尔岑文集》第三卷)中看到的《海洋之夜》也只有三节
,可是与乔治·黑尔威格有关的文字全删去了,这是作者
自己删改的(既然有删节,因此也有一些改动。作者生前
没有编好一个定本,“变文”的出现更是可能的了)。一
九〇八年版波兰A.布吕克勒尔教授的《俄国文学史》(英
译本)中有过这样的疑问:“难道作者的家属永远不让我
们见到娜达丽的历史的这一部分吗?”
这个疑问终于得到了答复:娜达丽历史的这一部分在
一九一九年由苏联国家出版局印出来了。接着柏林版的《
往事与随想》俄文原本又在一九二一年出版,英文译本也
在一九二四年到一九二七年中间出齐。到了这个时候,乔
治·黑尔威格的儿子马塞尔·黑尔威格也不得不把他们家
里保存的娜达丽写给黑尔威格的信拿出来,希望替他的亡
故的父母辩护。他把这些信和其他许多有关的文件全部捐
赠给伦敦不列颠博物馆了。
娜达丽写给黑尔威格的信大约有一百五十封。她不断
地要求他烧毁这些信。她写过:“要是你不讨厌我,你就
烧掉,烧掉我写给你的一切。”她也写过:“特别要烧掉
这封信,我不愿意让别一个人的手挨到它。”可是黑尔威
格始终不曾照她的意思做过。他把信慎重地藏起来,而且
在娜达丽本人忘记写明日期的那些信上用铅笔记下收到的
日期。一八七。年八月二十七日赫尔岑逝世后七个月,曾
经在赫尔岑家作过家庭教师的玛尔维达·冯·梅森堡由作
曲家瓦格纳尔介绍,写信给黑尔威格,代表赫尔岑家属,
要求他退回娜达丽的信件,并且表示愿意交还他从前写给
赫尔岑的信,作为交换条件。黑尔威格回信拒绝,他不愿
意“放弃这个防御将来可能有的诽谤的好武器”。他还说
:“无论如何,孩子们跟他们母亲的情书不相干。”
巴金
一九七九年
目录
第一章
一八四八年
兆候
伤寒病
第二章
第三章
心的迷乱
第四章
又一年(一八五一年)
第五章
第六章
《海洋之夜》(一八五一年)
第七章
一八五二年
第八章
后记
追记
豪格
再记
特丁顿出发之前(一八六三年八月)
到达以后
附录
赫尔岑日记摘录(四则)
关于《家庭的戏剧》
精彩页
“六月二十六日的晚上,在《国民报》征服了巴黎以后,我们听见每停一会就响起来的有规律的枪声。……我们互相望着,大家的脸上都没有一点人色。……‘在枪毙人。’我们异口同声地说,都掉开眼睛不再彼此相看了。我把我的前额压在玻璃窗上。这样的几分钟会激起人十年的憎恨,一生的复仇:宽恕这几分钟的人是应该倒楣的!
“战斗一共继续了四天四夜,以后便是安静的戒严状态;街道仍然封锁,很难看见一辆马车;傲慢的国民军兵士们脸上带着残暴和愚蠢的凶恶表情,守护着他们的商店,拿枪刺和枪托来威吓人。一群一群喝醉酒的凯旋的青年机动队在街上游行,唱着《为祖国死》,那些十六七岁的小孩夸耀着他们手上染的哥哥们的血;女店主从她们的柜台后面跑出来,把花抛给这班战胜者来祝贺他们。加威聂雅克把一个屠杀了几十个法国人的坏蛋放在他的马车里到处展览。资产阶级胜利了。然而在城外圣安东乡的房屋仍然在冒烟,炮弹打坏的墙壁倒塌了,房间的内部暴露出来,给人看见石头上的伤痕,残破的家具还在燃烧,穿衣镜的碎片还在发光……屋主到哪儿去了呢?居住的人到哪儿去了呢?没有一个人想到他们。……人们在有些地方撒灰沙,可是血迹还看得见。先贤祠附近不许人通过,因为先贤祠给炮弹打坏了;大街上张着帐篷,马在啃爱里赛大街上平日小心培养的树木;在协和广场上到处都是干草、胸甲骑兵的胸甲和马鞍,兵士们在推勒里王宫花园里栅栏旁边煮汤。甚至在一八一四年巴黎也没有见到这种景象。
“又过了几天——巴黎开始恢复了它平时的面目。大街上又出现了一群一群逛街的人,打扮时髦的太太们坐着四轮马车和单马双轮车出来欣赏断墙颓屋和激烈战斗的遗迹……只有街上来来往往的巡逻队和成群的俘虏使人记起那些可怕的日子。只有在那个时候过去的事情才清清楚楚地重现在我们的眼前。拜伦描写过夜间的战斗;它那鲜血淋淋的详细情景都让黑暗掩盖了;一到天明,那时战斗早巳结束,它的痕迹——一把军刀、一些浸透鲜血的衣服——就现了出来。我们的心灵里现在升起来的正是这样的一个黎明,它照亮了可怕的荒凉的情景。我们的一半的希望,一半的信仰被杀死了,否定和绝望的思想萦绕在我们的脑际,它们在那里生了根。人绝不会想到我们经历了那么多的事情、而且经过了近代怀疑论的考验以后、我们的心灵里还留着很多的东西来给摧毁的。”
娜达丽在这个时期写信到莫斯科说:“我望着孩子们,哭起来,我害怕了。我再也不敢愿望他们活下去,也许有一天他们也会得到这样可怕的命运。”一个酷爱孩子的母亲的心中会生出这种思想,而且居然有勇气在信里写出来,她一定熬过了多少的痛苦。
这几句话里有她身经目击的一切的回声,在这里面人看得见装载尸首的大马车,双手给反绑着让人咒骂的俘虏,还有那个可怜的又聋又哑的小孩,他因为听不见“走开!”的命令,给枪弹打死在离我们大门几步光景的地方。这怎么能不在她的心灵上留下这样的影响呢?况且她不幸又是一个对于任何悲惨的事情都了解得那么深刻的女人……连生性快乐的人也会变成忧郁,怀着满腔怨愤,心里疼痛难堪,一种极大的耻辱使得日常的生活失去了常态。
现在重新在娜达丽的心灵里升起来的并不是一种由理想而来的无中生有的悲哀,也不是她少女时期的眼泪和基督教浪漫主义的回忆,这是一种真实的苦痛,是一个女人的肩头挑不起的重担。娜达丽对公众事情的热切的关心并不曾冷淡;它反而变成了一种极大的痛苦。这是一个姊妹的悲痛,一个母亲的眼泪。在为那个刚刚打过败仗的荒凉的战场哀哭。事实上她正是拉雪尔在她的《马赛曲》中所歪曲了的脚色。
P10-12
导语
《家庭的戏剧(精)》是俄国著名作家赫尔岑的回忆录《往事与随想》的一部分。作者由1848年法国革命的失败及对其信仰和信念上的沉重打击开始,追忆了在阴郁沉闷的时代氛围中发生在他家庭的“戏剧。
作者将1848—1852年间他所见证和经历的革命事业的失败和家庭的悲剧用一种冷静朴素又激情难抑的深郁笔触叙写出来,令人在唏嘘慨叹中真切地感受到那段惊心动魄的岁月和革命者个人生活和感情中的痛苦与绝望。
序言
《家庭的戏剧》是亚历山大·赫尔岑的回忆录《往事
与随想》的一部分。赫尔岑出身俄国贵族家庭,青年时代
就誓言要为社会的平等和正义奉献一生,后遭遇流放,又
流亡欧洲进行革命宣传活动,英国学者以塞亚·伯林认为
赫尔岑也许是当时“最伟大的欧洲政论家”,他在欧洲创
立的第一家自由出版社,为后来的俄国革命的爆发奠定了
基础。在小说《谁之罪》《克鲁波夫医生》《偷东西的喜
鹊》以及大量政论文之外,赫尔岑的这部回忆录《往事与
随想》“是一部深刻而且生动的杰作,是赫尔岑赖以不朽
的最大凭据”。(伯林语)
《往事与随想》写于赫尔岑流亡欧洲期间,是他花了
十五年以上时间写成的一部包含着日记、书信、散文、随
笔、政论和杂感的长篇回忆录。它生动地记录了俄罗斯和
西欧社会思想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人物、场景和作者个人的
思想发展过程,在书中作者把个人的生活事项和具有社会
历史意义的一些现象有机地结合起来了。有人说,它“是
时代的艺术性概括”。作者自己说这是“历史在偶然出现
在它道路上的一个人身上的反映”。
《家庭的戏剧》是《往事与随想》的一部分,涉及作
者家庭的变故等个人遭际,屠格涅夫生前见过这一部分的
原稿,他后来对人说:“这一切全是用血和泪写成的:它
像一团火似地燃烧着,也使别人燃烧……俄罗斯人中间只
有他能够这样写作……”译者巴金称赞:“赫尔岑是出色
的文体家。他善于表达他那极其鲜明的爱与憎的感情。他
的语言是生动活泼、富于感情、有声有色的。他的文章能
够打动人心。”
本书一九四〇年八月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初版,初版
名《一个家庭的戏剧》,一九五四年六月上海平明出版社
排印时改现名;现根据巴金生前亲自校订的最后版本排印
,用词、标点等均保持此版本原貌。
巴金故居
二〇一八年十一月
内容推荐
《家庭的戏剧(精)》是亚历山大·赫尔岑的回忆录《往事与随想》的一部分。
以塞亚·伯林认为赫尔岑的这部回忆录“是一部深刻而且生动的杰作,是赫尔岑赖以不朽的最大凭据”。
屠格涅夫生前读过《家庭的戏剧》这一部分原稿,他说:“这一切全是用血和泪写成的:它像一团火似地燃烧着,也使别人燃烧……俄罗斯人中间只有他能够这样写作……”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家庭的戏剧(精)/巴金译文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俄)赫尔岑
译者 译者:巴金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浙江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3954765
开本 32开
页数 245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106
出版时间 2019-01-01
首版时间 2019-01-01
印刷时间 2019-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西方哲学
图书小类
重量 348
CIP核字 2018263559
中图分类号 B512.07
丛书名
印张 8
印次 1
出版地 浙江
192
135
20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11: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