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英格瑞德·莫西斯(澳大利亚新英格兰大学校长)/世界大学女校长女子大学丛书
内容
试读章节

英格瑞德是幸运的。到了该上学的年龄,她所在的小城也逐渐恢复了原有的平静。七岁的英格瑞德开始上小学了,她和哥哥、妹妹都就读于同一所小学。应该说,她和兄妹们从小就受到父母良好的教育,在学习上都很自觉用功,但她是个非常有主见的孩子,遇事总有自己的想法,总想按照自己的心愿去做,在当时被认为有些叛逆。尽管如此,她在学校各方面的表现都非常优秀。

英格瑞德在家中着实有些自己的坚持。二战结束时父亲作为战俘被关押,因此母亲似乎将家中照顾弟弟妹妹的一些责任交给了大哥。后来父亲回到家中,在父母出门时,哥哥便会自然地承担起家长的角色。因为那时还小,英格瑞德倒也没有太多的记忆,不过对于十几岁的点点滴滴,她还是略有印象的。记得有一次,父亲和母亲外出几天,留下兄妹四个在家中,大哥便是“家长”。那几天因为哥哥既不允许大家在夜晚出门,也不允许他们和其他的伙伴们一起到处玩耍,小英格瑞德对此颇为不满。有时哥哥严肃地对闹着出门的大家提出批评,小英格瑞德会嘟起嘴、扭过头、双手背到身后表达自己的反对。那时的她喜欢自己的事由自己决定,不喜欢什么都由哥哥或者父母说了算,她觉得无论是谁要让她做什么,都需要给出让她信服的理由。因为坚持自己的见解,她被家里人认为是十足的叛逆。记忆中父亲是非常博学的,知道很多故事、谚语、儿歌、童谣,父亲常说这样一句拉丁俗语:“Quod licet Iovi,non licetbovi”,字面的意思是说很多事情上帝能够做而牛却不能做。英格瑞德开玩笑地表示:因为父母就是“上帝”,可以做决定,而孩子们是“牛”,所以不能做决定。在英格瑞德眼中,那个时代的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与现在不同,那时的孩子们和父母并不是那么平起平坐的,对父母更多的是充满尊重。孩子们被教导要有礼貌、要自律,在公共场所如在地铁或者汽车上先给老人开门让座,行握手礼,见到大人们要行屈膝礼,是女孩儿需要手拉小裙子、膝盖微屈,以表示尊重。对于那个时代的礼仪,英格瑞德还是认可的,只是对于不给出理由的命令式要求不愿意接受,也会因此对哥哥的要求总有着小小的反抗。

英格瑞德的性格形成或许与父母的开放式教育有关。父母更多地对孩子们的意愿表示尊重,并给她们提供了宽松的成长环境。在读书问题上,英格瑞德的父母给儿子和女儿们同样的机会;在选择专业上,英格瑞德的父母更是鼓励儿女们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去读书,将来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职业。由于父母亲包括父母的朋友们对待儿女的培养是一视同仁的,因此在英格瑞德成长的氛围中没有性别歧视,她幼小的心灵充满了对平等的认知,也为她将来的人生和成就奠定了思想基础。

在当时的德国,对学习阶段有这样的规定:一个孩子读到小学4年级后就要参加一个考试,最出色的学生会去文法学校(中学)读书,接受9年制的专业知识学习,然后进入大学继续深造;而那些不愿意选择文法学校或者不能去的孩子们就需要选择究竟是进入5年制的技术学习如厨师,还是6年制的职业学习如文秘,这些没有进入文法学校的学生毕业后便会直接开始工作,做的主要是不需要高等学历的工作,例如理发师、店员等,最主流的形式便是学徒制,此外还有工作培训。

P4-5

后记

在采访为高等教育做出巨大贡献的传奇人物——莫西斯女士时,我被她的真诚与谦虚深深感动,她认为她是做了自己想做的事,她所做的一切都是顺其自然罢了。当我从年轻女性的角度,请她对现代女性在自身的求知、在自身的培养上提出建议时,这位卓越的教育家欣然接受,她将自身的经验、自己对年轻女性的希望娓娓道来。我被她的经历所震撼,她是一个意志坚强的人,她朝着自己的心所指向的目标执著地前行。

家·事业·梦想

作为有事业心的女性,不可避免地面对选择,或在家庭与梦想之间,或在事业与家庭之间。莫西斯校长的忠告可谓金玉良言,“作为一位女性,要学会商量,学会选择让别人可以接受的方式,去大胆争取你认为正确的东西。”不少女性在处理家庭关系中缺少的正是“商量”的技巧,正是“可以接受的方式”。

同样在追求事业的成功,莫西斯校长是一个很好的榜样,她耐得住寂寞,静得下心,“两耳不闻窗外事”潜心研究出许多高质量的成果;她勤于思考、勤于动手,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科学方法去探索真理。她的数篇研究成果至今对于高等教育领域都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她是一个有孩子的女性,生活条件一般,要读书又要兼职以贴补家用,应该说她的生活很清苦,但她能坚持住,终让梦想成为了现实,也成为年轻女性的楷模。

个人·社会·价值

莫西斯很好地把握每一次学以致用的机会。当学习中心主任、副校长、校长的职位来临时,机会每每只降临到她的身上,这难道是巧合?相信大家都和我说的是同一个词“不”,她所有的艰苦努力以及研究成果不都夯实了她的基础吗?她的成功只是印证了一句名言:机会总是青睐于有准备的人。如果当你与机会擦肩而过时,千万别气馁,想想自己是不是还有没准备好的方面?

莫西斯作为一名大学校长,是一个社会人,她要考虑的是“大家”。在国内,她为乡村高等教育所做的尝试,让无数在农村和边远地区的年轻人得到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寻求地区与学校的合作,走出一条新路子,为带动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国际层面,莫西斯分别担任国际大学校长联合会主席和联合国大学理事会主席,有机会用国际化的角度去审视问题,将世界各大学校长们的智慧集中在一起,为解决人类面临的种种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特别要提到的是她为有志女性所做的一切。无论在国内还是国际的每一个合适的场合,她都抓住宣传的时机,努力创造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公平环境。她鼓励有志女性,要努力克服眼前的那些困难,“当你做了这个决定,你就要努力让它变为现实”。她告诫年青的女性,“现在可供女性选择的职位种类和机遇状况已经改变了,但前面谈到的玻璃屋顶,依然现实存在着”,她希望年轻的女性能勇敢地冲破“玻璃屋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目录

写在前面的话

童年印象

邂逅意中人

定居澳洲

亦教亦学

攻读博士的日子

勤奋与收获

崭露头角

关注女性

硕果累累

堪培拉大学

联合国大学

新英格兰大学校长

国际大学校长联合会

玻璃屋顶有多厚

继任校长

再续辉煌

感悟人生

后记

序言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世界各国的经验表明,强国梦必须有科教梦做支撑。科教兴国,是中国的基本国策,是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从人口大国到人力资源强国的必由之路。高等教育处于教育体系的顶端,是联结科技与教育的重要桥梁。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和教育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要看这个国家高等教育的水平。

回顾大学的发展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一所大学办学质量的高低,往往取决于校长的水平。世界著名大学发展的每个重要阶段,都铭刻着大学校长的办学理念和思想,正如艾略特之于哈佛大学,蔡元培之于北京大学,梅贻琦之于清华大学。研究大学校长的办学理念和思想,是管窥一所大学兴衰成败的途径,而专门研究大学女校长,则独辟蹊径,别开生面。

中国现代教育史上,大学校长虽以男性居多,然而成就卓著的女校长也不乏其人。她们推动了大学的变革,丰富了大学的精神内涵,如金陵女子大学老校长吴贻芳,复旦大学前校长谢希德,东南大学前校长韦钰,同济大学前校长吴启迪,等等。女校长人数虽然屈指可数,但其业绩丝毫不逊于男性同行。大学女校长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活力,做出了贡献。大学女校长的治校理念、办学风格乃至传奇的职业生涯,确实值得深入研究和细致品味。

女子大学是高等院校序列中的一种特有形式,为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著名的女子大学,如韦尔斯利学院、史密斯学院、淑明女子大学、日本女子大学、御茶之水女子大学,以及中国历史上的金陵女子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华南女子大学等,都写下了光辉的篇章,是世界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世界各国女子大学,总结提炼女子高等教育的办学经验和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现代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多样化形式,对于寻求符合女性特质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应该说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由中国传媒大学承担的教育部重大委托项目——“完善中国现代大学制度视域中世界女子高等教育及大学女校长群体研究”课题,对以上两个领域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世界大学女校长·女子大学”丛书,就是这一课题的主要成果。这套丛书分为四个系列:女子高等教育系列,考察全球女子高等教育的发展轨迹,呈现其办学传统和教育特色;中外大学女校长个案研究系列,以人物传记的形式深度追踪大学女校长的人生经历,剖析她们的成长历程、心智历练、办学理念和治校方略;女校长群体研究系列,群像式描绘某一国家或地区的大学女校长群体,彰显女校长个性的同时,探寻她们的共性;“世界大学女校长论坛”图文集锦系列,汇集展示了大学女校长在历届论坛上的真知灼见和绚丽风采。四个系列,四十余本,蔚为大观。

“世界大学女校长·女子大学”丛书,也是“世界大学女校长论坛”历时十三年深入研究高等教育及女性培养结出的硕果,是深化论坛主旨、促进女性事业和教育事业发展的学术行动。丛书的写作,依托“论坛”这一平台,深度访谈和研究了参加历届论坛的大学女校长,系统整理了多年积累的学术成果,可以说,“论坛”既是女校长们交流合作的舞台,也是本套丛书得以出版的重要基础。

自1995年北京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召开以来,世界妇女运动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性别平等的高端主题——女性领导力,也已经是全球关注的议题,与女性学相关的课程在中国高校已经四处开花。今天,有识之士都深刻认识到,女性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创造力和领导力,是推动社会全面发展的动力之一,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尺。“世界大学女校长·女子大学”丛书,对于提升女性领导力,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于知识女性的成长具有积极的引导意义。

大学女校长是高等教育、女性、领导力的集结点,是知识女性的杰出代表,是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典型,她们不但为高等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更以自己坚韧顽强、宽厚包容、无私奉献的品质与情怀,阐释了女性领导力的独特内涵。对于广大女性来说,她们是教育典范和女性楷模,具有榜样的力量和示范的价值,定能引领青年女性沿着正确的道路勇敢前行。

女性的发展,既需要社会各方面的支持,更需要女性自身具备积极进取的意志和宽广博大的胸怀。希望丛书的研究成果能产生广泛和深远的影响,为女性高等教育提供宝贵借鉴,为精英女性的成长与成功给予智力支持;促进全社会更加重视女性平等的教育接受权和职业发展权;激励正在为打破“玻璃天花板”而奋斗的新一代女性,为女性领导力的培育与提高奠定坚实基础。

是为序。

内容推荐

叶鸿宇编著的《英格瑞德·莫西斯(澳大利亚新英格兰大学校长)/世界大学女校长女子大学丛书》记录了澳大利亚新英格兰大学校长英格瑞德·莫西斯的成长、任教、治学、办学的个案,通过全球视野关注了大学女校长群体的教育共通性和文化差异,对于研究高等教育领域女性领导力的形成规律颇具理论价值。

编辑推荐

叶鸿宇编著的《英格瑞德·莫西斯(澳大利亚新英格兰大学校长)/世界大学女校长女子大学丛书》介绍了澳大利亚新英格兰大学校长英格瑞德·莫西斯的成长经历、求学之路、事业发展、治校经验以及她对高等教育作出的贡献。本书内容详实,材料丰富,全面展现了英格瑞德·莫西斯生活和事业的全貌,是研究大学女校长的经典个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英格瑞德·莫西斯(澳大利亚新英格兰大学校长)/世界大学女校长女子大学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叶鸿宇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5711237
开本 16开
页数 16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24
出版时间 2014-09-01
首版时间 2014-09-01
印刷时间 2014-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306
CIP核字 2014175805
中图分类号 K836.115.46=6
丛书名
印张 11.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5
155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20:2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