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视觉》系列以上海为中心,从专业的角度记录、解析当下值得关注的艺术现象,分为七个版块呈现,以七种颜色作为含义的代表,体现上海艺术文化的勃勃生机和活力四射。主要汇集关于上海的历史文化遗迹的状况探讨和城市环境艺术的探究,通过对相关历史的追忆和其与文化艺术的息息相关,梳理上海的城市文化艺术脉络。
本书是《大视觉(NO.1)》,由黄伟明主编。
| 图书 | 大视觉(NO.1) |
| 内容 | 内容推荐 《大视觉》系列以上海为中心,从专业的角度记录、解析当下值得关注的艺术现象,分为七个版块呈现,以七种颜色作为含义的代表,体现上海艺术文化的勃勃生机和活力四射。主要汇集关于上海的历史文化遗迹的状况探讨和城市环境艺术的探究,通过对相关历史的追忆和其与文化艺术的息息相关,梳理上海的城市文化艺术脉络。 本书是《大视觉(NO.1)》,由黄伟明主编。 目录 艺探究竟 艺术在地下空间生成的过去和未来 ——访上海市城市研究会副理事长、同济大学教授束昱 朱煌:城市公共艺术应融入精细设计时代 艺识形态 关于时间,对话早已开始 ——解读沈凌昊视觉影像 寻找城市精神文明的回归 ——剖析巨燕当代艺术装置和油画 云里表理 “境外意”和“意中家” ——沈周和董其昌的艺术自然观 镜头视界 探秘“天上人间” ——席海星张克明李澜西藏摄影纪行 工业遗产——城市时尚新地标 名家艺思 蒋昌一:艺术精神的坚守和油画语言的开拓 “画二代”+“85后”:工笔画家丁阳 远看近聊 青年艺术家的教育培养和扶持 ——关于“移动”展览的一些思考 视觉记录 高桥情缘 照片是我内心的一种表达 用镜头抓住身边的精彩镜头 我喜欢背着镜头到处穿梭 即将消失的古渡口 文创片段 大师与CEO 面对经典,80后设计师不动声色地敬畏着 绘本分享 画家阿馨和老师林曦明 郑汉健:“得时者昌”,学习昌硕老人的人生品格 画像与话相 丹青不知老将至,初心未改若云洁 人书俱老方通神 叶,为了观看而存在 背影叙事 《国家艺术杂志》的故事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大视觉(NO.1)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黄伟明 |
| 译者 | |
| 编者 | 黄伟明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上海书店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5816877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144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
| 出版时间 | 2018-08-01 |
| 首版时间 | 2018-08-01 |
| 印刷时间 | 2018-08-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艺术概论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584 |
| CIP核字 | 2018158435 |
| 中图分类号 | J12 |
| 丛书名 | |
| 印张 | 9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上海 |
| 长 | 275 |
| 宽 | 211 |
| 高 | 11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