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罪与罚(上下)
内容
内容推荐
《罪与罚(上下)》是一部优秀的社会心理小说,是为陀思妥耶夫斯基赢得世界性声誉的代表作。小说以主人公犯罪及犯罪后受到良心和道德惩罚为主线,广泛地描写了俄国城市贫民走投无路的悲惨境遇和日趋尖锐的社会矛盾。作者怀着真切的同情和满腔的激愤,将19世纪60年代沙俄京城的黑暗、赤贫、绝望和污浊一起无情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目录
正文
导语
《罪与罚(上下)》是陀思妥耶夫斯基传世杰作,全新修订典藏版!与托尔斯泰平起平坐的文学大师,犯罪心理分析小说的经典之作!给你的灵魂找一个忏悔的理由!
世界十大文学名著之一,一部深刻的现实意义作品,一部剖析罪犯内心世界的卓越的社会心理小说,一部震撼灵魂的巨著。
与巴尔扎克、狄更斯一起被誉为“欧洲小说艺术高不可攀的大师”!托尔斯泰代表了俄罗斯文学俄广度,陀思妥耶夫斯基代表了俄罗斯文学的深度!
内外双封面,装帧精美,版式疏朗,高端大气,是您书架上的颜值担当!进口超感滑面封面纸,内文白云胶版纸!
后记
俄国伟大作家费奥多尔·米哈伊洛维奇·陀思
妥耶夫斯基(1821-1881),1821年11月11日出生于
莫斯科一个医生家庭。1843年毕业于彼得堡高等军
事工程学院。早在中学时代,陀思妥耶夫斯基就阅
读了大量的俄国和外国文学名著,普希金、果戈理
、莱蒙托夫、茹科夫斯基、克雷洛夫、巴尔扎克、
雨果、乔治·桑、司各特、席勒等人的代表作品他
都爱不释手。在高等军事工程学院,他不仅继续大
量阅读俄国和外国文学名著,对果戈理产生了浓厚
的兴趣,而且自己开始了文学创作——写出了两部
历史悲剧《玛丽亚·斯图亚特》《鲍里斯·戈杜诺
夫》。毕业后,他正式进行文学创作。
1846年,他发表书信体中篇小说《穷人》,受
到诗人涅克拉索夫和著名批评家别林斯基的高度评
价,一举成名,在文学界引起了注意。后因参加俄
国最早的进步知识分子革命组织——彼特拉舍夫斯
基(1821-1866)小组,于1849年被沙俄政府逮捕,
并被判处死刑,临行前几分钟获得沙皇的赦免,改
为流放——先是在鄂木斯克要塞监狱服苦役四年
(1850-1854),接着被派到塞米巴拉金斯克的西伯
利亚第七常备营当了五年列兵(1854-1859)。1859
年12月,获准回到彼得堡。回彼得堡后,他全身心
地投入到创办报刊和文学创作之中,创作了许多优
秀的作品,登上了世界文学的高峰。1881年1月28日
因病去世。
陀思妥耶夫斯基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创作成
果颇丰,重要作品有:《穷人》(1846)、《被侮
辱与被损害的》(1861)、《死屋手记》(1860-
1862)、《地下室手记》(1864)、《罪与罚》
(1866)、《白痴》(1869)、《群魔》(1871)
、《少年》(1875)、《卡拉玛卓夫兄弟》(1879
-1880)、《作家日记》(1873-1881)等。
《罪与罚》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代表作之一,
是作家完全走向独创性的一个成熟的标志。从欧洲
长篇小说的发展历史中对之进行考察,可以说,这
是一部俄罗斯式的新长篇小说。这部小说是作家多
年酝酿、苦心经营的艺术结晶。早在1859年10月9日
写给其兄长米哈伊尔的一封信中,陀思妥耶夫斯基
就已宣称,打算创作一部关于一个罪犯的忏悔录,
而且相当自信地认为:“这部忏悔录将会确立我的
名声”。1860年底,在阅读法国的刑事案件汇编时
,其中19世纪30年代轰动一时的皮埃尔·弗朗索瓦
。拉塞内尔(1800-1836)诉讼案吸引了他的注意力
,触发了他的灵感:一个准备从事法律研究的青年
,为了抢钱,杀死了一个老太婆,被捕后他在狱中
创作了一些诗歌,并写了回忆录,为自己进行辩解
,宣称自己不是普通的罪犯,而是与社会的不公正
做斗争的勇士,他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为普遍的不
公道复仇,结果变成了“社会的牺牲者”。1861年
,陀思妥耶夫斯基在自己主办的《当代》杂志上发
表了这一案件的审判记录汇编,并且亲自写了按语
:“在这件诉讼案中,涉及的是一个罕见的、神秘
的、令人感到可怕而有趣的人的个性。卑劣的天性
和对贫困的畏惧,使他变成一个罪犯,而他竟把自
己说成是自己时代的牺牲品”,并且认为它“比各
种各样的长篇小说还要吸引人,因为这类诉讼案照
出人的灵魂的黑暗面,艺术是不喜欢触及这些黑暗
面的,而假如触及了,也只是用插曲的形式顺便一
提……”于是,他结合自己对俄国社会现实的观察
以及对人的问题的思考,对这一材料进行了艺术加
工和艺术虚构,让这个故事发生在俄国的首都彼得
堡,经过一个较长时间的构思与创作过程,在1866
年最后完成了这部长篇小说。
欧洲近代长篇小说,产生于16世纪至17世纪,
到19世纪60年代已经相当成熟和繁荣。纵观这几百
年间欧洲长篇小说的发展历史,大致可以认为它经
历了从情节小说到人物小说再到心理小说这样一个
发展过程。情节小说是16世纪至17世纪欧洲长篇小
说刚刚产生时期的一种形态,由于它受到古希腊罗
马神话传说和中世纪骑士传奇等的影响,更注重描
写离奇的情节和一系列变化多端的事件,情节是压
倒一切的,甚至主宰着人物的性格,而且叙述的是
异乎寻常、介于真实与幻想之间的人和事,人物性
格则往往是简单的、概念化的,一出场就已定型,
其代表作品是法国拉伯雷(14947-1553)的《巨人
传》(1532-1564)、西班牙的骑士小说、塞万提斯
(1547-1616)的《堂吉诃德》(1605-1616)。
……
总括来看,在《罪与罚》中,陀思妥耶夫斯基
在艺术方面颇具俄罗斯特色的创新与推进有以下几
点:第一,在心理描写方面,从此前的单一性走向
多角度。在保留突出的内省性(主人公的自我分析
、自我解剖)的同时,进而展示人物心灵的自我斗
争,最终发展为多声部和挖掘深层心理;第二,在
文体特征方面,从此前普希金、屠格涅夫、托尔斯
泰的诗与散文的结合(人与自然的结合、抒情)走
向戏剧化;第三,在叙事方法方面,则表现为把对
外部生活的叙述与心理的揭示有机地结合起来的叙
事系统和由定点到多角度的叙事视点。
综上所述,《罪与罚》的确是一部俄罗斯式的
全新的长
书评(媒体评论)
他把小说中的男男女女,放在万难忍受的境遇
里,来试炼它们,不但剥去了表面的洁白,拷问出
藏在底下的罪恶,而且还要拷问出藏在那罪恶之下
的真正的洁白来。
——鲁迅
就表现力来说,他的才能只有莎士比亚可以同
他媲美。
——高尔基
精彩页
第一章
七月初,酷热蒸人,傍晚,有个青年走出自己的斗室——这是他向C胡同的二房东转租的。他来到街上,然后慢慢腾腾地、仿佛犹豫不决地朝K桥方向走去。
他顺顺当当地避开了在楼梯上碰见自己的女房东。他那间斗室,是一幢很高的五层公寓的顶楼,就在屋顶下面,与其说像间房子,倒不如说像口柜子。他向女房东租下这间兼包伙食并有女仆服侍的斗室,女房东就住在楼下一个单独的套房里。每次出门,他都得经过女房东的厨房,厨房的门正对着楼梯,而且几乎总是大敞着。这青年每次从旁经过,总会产生一种又痛苦又胆怯的心理,并且深感羞愧,于是愁锁双眉。他欠了女房东一身的债,生怕见她的面。
这倒不是因为他胆小和被折磨傻了,甚至恰恰相反;然而,从某个时候起,他就处于一种极易动怒的紧张状态,仿佛患了多疑症。他常常沉溺于冥思苦想,离群索居,不仅仅是怕见女房东,甚至怕见任何人。贫困压得他抬不起头来;但是最近以来,就连这种窘困不堪的情况也不再使他感到苦恼。非做不可的事他完全不做,也不想做。其实,他毫不害怕任何女房东,不管她如何蓄意跟他作对。可是,站在楼梯上,就得听她纠缠不休地逼债、威吓、诉苦,自己则不得不想方设法搪塞一阵,抱歉一番,说些谎话——不,最好还是像猫儿一样溜下楼去,偷偷逃开,不让任何人看见。
不过,这次上了街之后,他对自己如此怕碰见女债主,也深感惊讶。
“我下决心要干的是怎样一桩大事啊,现在却害怕这样一些微不足道的琐事!”他想,脸上挂着怪异的微笑,“唔……对啊……事在人为嘛,如果胆小如鼠,定会错失良机……这是显而易见的道理……真有意思,人最害怕的是什么呢?他们最害怕的是新的步子,自己的新想法……不过话又说回来,我空话说得太多了。就是因为我净说空话,所以我无所作为。不过,也许是这样:正因为我无所作为,所以我净说空话。最近这个月来,我学会了说空话,成天整夜地躺在角落里胡思乱想……嗯,现在我去千什么呢?难道我能干这件事吗?难道这是真的?绝对不是真的。这不过是为了给自己解闷而异想天开;简直是儿戏!对了,无非是儿戏而已!”
街上酷热难当,而且又闷又挤,到处是石灰浆、脚手架、砖头、灰尘,以及夏天特有的那种臭气,无钱租用别墅的每个彼得堡人都十分熟悉这种臭气,这一切使这个青年本已不正常的神经受到痛苦的刺激。在城市的这一段区域,小酒馆特别多,从这些小酒馆里飘出一阵阵闻之欲呕的臭味,再加上虽然在上班时间也会不断碰到的那些醉鬼,给这幅画面添抹了最后一笔令人厌恶的阴郁色彩。刹那间,这个青年清秀的脸上闪现出一种深恶痛绝的神情。顺便说一下,他长得俊秀,有一双漂亮的黑眼睛,一头深褐色的头发,身材中等以上,修长而匀称。但不久他就似乎陷入了沉思,更确切地说,甚至似乎有点儿出神。他信步前行,不再关注四周的一切,而且也不想关注。他只是不时喃喃自语,这是因为他有自言自语的习惯,对此他现在已暗暗承认了。此时他自己也意识到,他有时思想混乱,并且他感到身体空乏虚软:他几乎没吃任何东西已经一天多了。
他穿得很差,如果换了别人,即使从来不修边幅的人,也会羞于大白天穿着如此破烂的衣服上街。不过,在这一街区,衣着如何是不会让人惊奇的。因为这里紧挨干草市场,妓院密布,而且蚁居于彼得堡中心区这些大街小巷的居民,大多是工厂的工人和手艺匠,偶尔冒出几个这样的人物,只会使这幅街景变得更丰富多彩,倘若一遇到这样的人就大惊小怪,那反倒是怪事一桩。这个青年心里郁积了如此多的怒火,他蔑视一切,尽管他有着年轻人特有的爱面子心理,好赶时髦,但他在街上丝毫不曾因自己衣衫褴褛而难为情。当然,如果遇见某些熟人或老同学,那又是另一回事,他根本就不希望碰到他们……然而,就在此时,一个醉鬼坐着一辆大车从街上经过,车上套着一匹专拉货车的高头大马,不知这辆大车为何拉着个醉鬼,又把他送往何处。当大车驶过这个青年身边时,那个醉鬼突然向他大喊一声:“嘿,你这个德国制帽仔!”他用手指着青年,扯着嗓子高喊。青年突然止步,赶忙抓住自己的帽子。这是一顶高筒圆礼帽,买自齐默尔曼帽店,不过已经破旧不堪,因为年久而褪尽了颜色,破洞遍布,污迹斑斑,又没有帽檐,戴在头上,七扭八歪,十分难看。但他并不感到羞愧,向他袭来的完全是另一种感觉,一种甚至类似恐惧的感觉。
“我早就料到了!”他惊惶地嘟囔着,“我早已这样考虑过!这简直糟糕透了!就是这样的蠢事,就是这样毫不起眼的细事,会毁掉整个计划!是啊,帽子太显眼了……帽子滑稽可笑,所以惹人注意……我这一身破衣烂衫一定得配一顶鸭舌帽,即使是一顶煎饼式的旧帽也行,就是不能戴这种丑怪的玩意儿。谁也不戴这种帽子,一俄里外就会引起注意,让人记住……最重要的是,事后被人想起来了,这就是罪证。干这种事,越不惹人注意就越好……小事,重要的是小事!……往往就是这种小事毁掉一切……”
他无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罪与罚(上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俄罗斯)陀思妥耶夫斯基
译者 译者:曾思艺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05733961
开本 32开
页数 73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70
出版时间 2014-10-01
首版时间 2014-10-01
印刷时间 2018-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856
CIP核字 2014120119
中图分类号 I512.44
丛书名
印张 23.25
印次 3
出版地 北京
209
147
37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8:1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