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山水文脉
山水情怀
古村布局
乡土民居
第二章 宋族传承
第三章 耕读传家
第四章 民间信仰
第五章 寻迹古村落
苍坡村——笔墨纸砚
芙蓉村——七星八斗
岩头村——金山丽水
埭头村——天人合一
水云村——洞天福地
溪口村——书院故里
蓬溪村——寻古访圣
东皋村——桃源难再
花坦村——溪山第一
林坑村——山水如歌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介
图书 | 楠溪纪事(中国乡村三十年变迁影像记忆) |
内容 | 目录 第一章 山水文脉 山水情怀 古村布局 乡土民居 第二章 宋族传承 第三章 耕读传家 第四章 民间信仰 第五章 寻迹古村落 苍坡村——笔墨纸砚 芙蓉村——七星八斗 岩头村——金山丽水 埭头村——天人合一 水云村——洞天福地 溪口村——书院故里 蓬溪村——寻古访圣 东皋村——桃源难再 花坦村——溪山第一 林坑村——山水如歌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介 内容推荐 摄影师李玉祥三十年前,行走在中国的乡村,用相机记录山河民居,留下许多宝贵的影像记忆。几年前,他又陆陆续续重新回到当年拍摄的旧址,发现很多民居与故地已经物是人非。从浙江到皖南,从贵州到岭南,从闽西到晋中,岁月流转,山河变化、城乡变迁,很多村落在消失,很多房子坍塌倒下;当年的孩子已经成长,远走他乡,留下守望的老人和日渐安静的故土;城市的边界在不断延伸,乡村的生活发生巨变。 陈淑莲是温州人,楠溪江是她故乡最美丽的一幅山水田园画卷。她虽然生在温州,却年少离家远行,行迹踏遍数十个国家和地区,无论是迷离雅致的伦敦,热情慵懒的巴塞罗那,千年波斯迷梦伊朗,还是贵州深山中与世隔绝的古老村寨,中国最后一个通车县城——边陲秘境墨脱……她一边行走一边记录,只为探寻那隐藏在浩瀚星空下最灿烂辉煌的人文印记。但有一日当她蓦然回首时,却发现故乡已经变成了回不去的他乡,少时关于故土的记忆也变得模糊。她觉得,她有义务去记录曾经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故事,纵使山河变迁,初心不改。 在李玉祥、陈淑莲著的《楠溪纪事(中国乡村三十年变迁影像记忆)》中,作者用“解剖麻雀”的方法,选择楠溪江流域的十一个古村进行对照,呈现出独特的摄影人文景观,展现一地时间和空间的变迁史,极具典型性。 对传统的生活美学,我们是否依旧在珍重,对乡村的山水田园,我们是否依然能保育。当同一个地方三十年前后两张图片同时出现在本书中时,影像的力量是无声的,又是强烈的。在碎片化到来的时代,我们用书籍记录的是历史的回望,也寻找属于内心的原乡。这些影像是时间的慢慢沉淀,是岁月山河的动人讲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楠溪纪事(中国乡村三十年变迁影像记忆)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李玉祥//陈淑莲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7098584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8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00 |
出版时间 | 2018-07-01 |
首版时间 | 2018-07-01 |
印刷时间 | 2018-07-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摄影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730 |
CIP核字 | 2018142523 |
中图分类号 | J421 |
丛书名 | |
印张 | 1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广东 |
长 | 230 |
宽 | 170 |
高 | 20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