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花街九故事(徐则臣中短篇小说自选集)
内容
作者简介
徐则臣,1978年生于江苏东海,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硕士,供职于人民文学杂志社。著有《耶路撒冷》《王城如海》《夜火车》《跑步穿过中关村》《青云谷童话》等。2009年赴美国克瑞顿大学做驻校作家,2010年参加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计划。曾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最具潜力新人奖、庄重文文学奖、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小说家奖、冯牧文学奖,被《南方人物周刊》评为“2015年度中国青年领袖”。《如果大雪封门》获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奖,同名短篇小说集《如果大雪封门》获央视“2016中国好书”奖。长篇小说《耶路撒冷》被评为《亚洲周刊》2014年度十大小说第一名,获第五届老舍文学奖、第六届香港“红楼梦奖”·决审团奖、首届腾讯书院文学奖。作品被翻译成德、英、日、韩、意、蒙、荷、俄、西等十余种语言。
书评(媒体评论)
他的小说被认为
“标示出了一个人在青年时代可能达到的灵魂眼
界”。
——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授奖词
徐则臣的写作,已经充分显露了一个优秀小说家
的能力和气象:他对充满差异的生活世界具有宽阔的
认识能力,对这个时代的人心有贴切的体察;更重要
的是,作为一个具有充分精神和艺术准备的小说家,
他对小说艺术怀有一种根植于传统的正派和大气的理
解,这使他的小说具有朴茂、雅正的艺术品格。
——李敬泽,著名文学评论家
目录
1 花街
2 如果大雪封门
3 这些年我一直在路上
4 人间烟火
5 失声
6 大水
7 苍声
8 镜子与刀
9 伞兵与卖油郎
精彩页
1.老默
修鞋的老默死在下午。据负责处理这件案子的警察说,老默死的时候在下午一点左右,开杂货铺的老歪从床上爬起来,迷迷糊糊地披着衣服要去厕所,开了门惊得他睡意全无,他看见老默倒在他的修鞋摊子上,脑袋歪在一堆修鞋的家伙里,一半的屁股还坐在倒下的小马扎上,吃了半边的馒头从饭盒里滚到了老榆树底下。老歪喊了一声老默,老默一动不动,又喊了一声,还是不动,再喊了一声,他就叫了起来:“老婆,不好了,修鞋的老默死了!”
老歪是个大嗓门,他的叫声把一条街都惊动了。沿街的板门凌乱地打开,吱吱哑哑响成一片,一双双穿着拖鞋的脚陆续从花街两头奔凑过来,到了榆树底下就不动了,他们把老默的修鞋摊子围成一圈。他们不敢上前,站在一边把两只手握成拳头抱在胸前看,我祖父和老歪走上前去,一人拽着老默的一条胳膊把他从修鞋摊子上架起来,他们想让他站直了。可是老默站不直,脚没法坚实地着地,整个人像一只僵硬的虾米,总也抬不起头来。祖父试探一下老默的鼻孔,脸一下子拉长了,摆摆手对大家说:“没用了。”
老歪的老婆从斜一侧的树根处捡起老默吃剩下的那半个馒头,又冷又硬,像一捧粗砂做成的,一碰就向下掉馒头渣子。“这个老默,做饭时我说给他热一下,他不愿意,说喜欢吃冷的,”她把馒头展示给大家看,抹着眼睛说,“这下好了,连冷馒头都吃不上了。”
附和她的是我祖母,她那样子好像是因为生气才掉眼泪的,她在我祖父旁边指指点点,主要针对老默单薄的衣服。“你看这该死的老默,给了他好几条裤子他都不穿,就穿两条单裤,连毛裤都不穿,大冷的天。”老默穿得的确很少,一件老得袖口露出棉花的小棉袄,上面套着蓝灰色的中山装,裤子是打着补丁的灰色单裤。还光着脑袋,而我们花街上头发少的老人在冬天都戴着呢子或者毛线织成的帽子。祖母的话引起了大家的共鸣,很多人都跟着说老默的不是。你想想,一年到头在花街摆摊修鞋,三三两两地积累下来,老默的日子应该过得很不错才对。又不是没钱,吃饭也省,穿衣也省,还要省成个百万富翁啊。大家议论得很起劲,把老默已经死了这事都给忘了。
“别咋呼了,人都死了,”我祖父说,想找个合适的地方把老默放下,他不能和老歪就这么一直抱着他。“男人留下,女人快回去找警察!”
女人们一哄而散,慌慌张张地不知要往哪儿跑。
祖父和一帮男人留下来收拾老默和他的修鞋摊子,杂七杂八的东西都捡起来放到他的三轮车里。老默的身体僵了,祖父他们折腾了半天也没能把他弄直,只好就让他弯着睡在草席上,说不出来的别扭姿势。草席是开豆腐店的蓝麻子让儿子良生从家里拿来的,没用过的新席子。老默生前最喜欢吃蓝麻子的豆腐脑,几乎每天早上都吃,这些年来没少给他送钱。刚收拾好,警车就到了,车停下来警笛还响着。尖锐的警笛声不仅把花街上的居民全吸引过来了,周围几条街巷的人也循着声音聚来了。人们源源不断地向老榆树底下涌来,都知道一定出大事了,否则警车不会钻进花街这样狭窄的小巷子的。
警察的程序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复杂。他们拍拍打打把老默试探了一遍,掀开他的眼皮,撬开他的嘴,祖父他们刚刚没发现,老默的嘴里还有一块没嚼碎的冷馒头。警察抱着他的脸左右端详,又简单地看了一下老默的周身,解开他的衣服又给他穿上,折腾来折腾去,就检查完了。我祖父问一个戴眼镜的警察怎么回事,警察说,还能怎么回事,他是猝死,与别人无关。这个结论多少让我们有点失望。
老默对我们花街来说,其实是个熟悉的陌生人,因为没人知道老默的底细。他整天在这里摆摊修鞋,但是谁也不知道他家在哪里,家里还有什么人。什么都不知道,我们不知该把他送到哪个地方,只好由警察先收着。警察们同意了,他们也要作进一步的调查。警察让祖父他们帮个忙,把老默的尸体抬上车,正要塞进车里时,那个戴眼镜的警察在老默的上衣口袋里发现了一张纸。他打开那张因折叠时间过久而发绒泛黄的纸片,看了一眼就专注地读出了声:
“我叫杨默,半生修鞋,一身孤寡,他们叫我老默。我已经老了,算不透自己的死期,所以早早立遗嘱如下:我愿意将仅存的积蓄两万元整送给花街蓝麻子豆腐店的蓝良生,已将款额存到了他的名下,请发现此遗嘱者代为转达。老默感激你了。”P3-5
导语
茅盾文学奖“最年轻入围者”徐则臣唯一自选集。
徐则臣作品横扫各大华语文学奖,他的小说更被认为“标示出了一个人在青年时代可能达到的灵魂眼界”,前作《耶路撒冷》销量超过200000册。
《花街九故事(徐则臣中短篇小说自选集)》中的九个故事,为徐则臣最具代表性之作品。对熟悉作者的读者可起到珍藏作用,对首次接触此作者作品的读者,则可以这本书一探七〇后作家代表人物的小说风采。
序言
一直盼出自选集,一直怕出自选集。
前者出于虚荣,希望早日拥有“自选”的权力。
那也是由于写作之初的胆怯和不自信,这个想必不难
理解。后者源自纠结,手心手背都是肉,选出一部分
后,剩下的算什么呢?尽管大家都按下不表,心底下
还是认为“自选”出的必定是最好的,那么剩下的肯
定就归于残次一类。这等于昭告天下,除此以外者,
自家都是看不上眼的。如此划定等级成分,对一个作
家怕也不是件一清二白的好事。
我的纠结还不在于此,的确是难以“自选”。写
作既久,倏忽二十年弹指而过,对文学的判断,我早
不再像当初那般斩钉截铁,认为放之四海只有一个标
准,世界上的文学就两种:一种好的,一种坏的。而
是标准越来越多:重要的、不重要的,喜欢的、不喜
欢的,愿意重读的、勉强只能看进去一次的,好但怎
么也看不下去的、平平却每次翻看都十分欢乐的,完
美但于我无益的、一堆毛病我却受益良多的……只要
版面富余,可以一直列下去。
具体到自己的作品,也很难再以好坏截然论之。
并非自信到了看自家娃儿哪哪都好,也不是糊涂到分
不清珠玉跟砂石,而是遍尝了写作的辛苦,字字血、
声声泪,你知道每个字的来处,轻重深浅,切肤之痛
,却不足为外人道也,也不能为外人道也。不唯是敝
帚自珍,还因为每个作品于你的意义迥异于他人:读
者可以直截了当地偏执,喜欢的就喜欢,不喜欢的弃
之如敝屣;而你,作者,哪可以心无挂碍地给这些作
品分出个亲疏远近、三六九等?人说好的,我可能最
不看重;人所不喜者,我可能最难相弃。事情就这么
夹缠吊诡。
但是现在,这两个自选集还是出来了:一个中短
篇小说,一个散文随笔。那么这两个集子用的是什么
标准?
小说如书名所示,以“花街”为据。十五年前写
第一个关于花街的小说《花街》时,我就打算早晚以
“花街”为名出一本主题小说集。那时候想的是,所
有故事都要发生在花街上;现在想法变了,不为形式
主义所累,故事跟花街有关即可,哪怕人物走在北京
的长安街上。既然他思在花街、念在花街、根在花街
,为什么不能算作花街故事呢?花街肯定比我想象和
虚构的更加开放。花街欢迎你。所以就有了这自选的
九个故事。
为什么是九个而不是十个或者十一个?为什么是
这九个而不是其他九个?前者的答案是:九是阿拉伯
数字中最大的数;如果不到九为止,这个集子到底要
选多少篇,我就更不知道了。而后者,我只能神神道
道地告诉你:当我闭上眼,看见从花街幽暗的街道上
明亮地走出来的小说中,走在最前头的,就是这九个
故事。
散文随笔集《一意孤行》,这四个字是我喜欢的
。书法家朋友赐墨宝,我给出的“命题作文”多半也
是这四个字。为人须谦和平易,作文要一意孤行。文
学没有对错,认准了,一竿子支到底,条条大路通罗
马。欧阳锋倒练《九阴真经》也练成了,可见文无定
法。这个集子里“自选”的也如此。我所写作过的诸
种题材都选取了部分,正路子有之,歪路子、野路子
亦有之。正路子歪路子野路子在一起,就是所有路子
;条条大路通罗马,条条小路必定也通到罗马。
盼出自选集,怕出自选集,还是出了自选集。把
道理讲得天花乱坠还是出了。出了就出了吧,一咬牙
一跺脚,一意孤行可也。
徐则臣
2018年5月6日,安和园
内容推荐
花街之所以叫花街,和那些亮在夜里的灯笼有关。她们平时和花街上所有人都一样,只有当她们悄悄地在屋檐下挂上一个小灯笼时,才成了妓女。她们总是很安静……生在花街,长在花街,人在花街,心在花街,这些出走的人、留下的人,他们的足迹都是花街的故事。
修鞋的杨默死了,一生孤寡的他留下遗嘱,把身后仅存的财产留给蓝麻子豆腐店的蓝良生。当警察把老默的尸体送到豆腐店门口,良生和邻里因毫无头绪的遗产归属发生争执,良生的妈妈麻婆,一个对谁都和风细雨的女人,在众人面前喝斥良生把老默留下……一场死亡,牵引出花街几十年的旧忆。花街像一艘悠久的沉船,在命运的流上,飘飘荡荡……
花街俨然成为一条越走越漫长的街巷,并且正在成为世界。当人潜进命运之流,即描绘了一幅被生活划伤的幸与不幸。平凡人群像与不可回头、只可回望的时代叠画成更辽阔的远方,而行过的远方竟都与命里的柔韧互为双生……
徐则臣著的这本《花街九故事(徐则臣中短篇小说自选集)》以花街为谷,乘载由人生悲喜与人情温凉汇聚而成的河流……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花街九故事(徐则臣中短篇小说自选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徐则臣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59622723
开本 32开
页数 24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26
出版时间 2018-08-01
首版时间 2018-08-01
印刷时间 2018-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318
CIP核字 2018123809
中图分类号 I247.7
丛书名
印张 7.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9
16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15:5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