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非法智慧/中国科普大奖图书典藏书系
内容
编辑推荐

“中国科普大奖图书典藏书系”囊括新中国成立以来,著名科普、科幻作家经典获奖作品,展现科学之真、善、美,传播知识、激发兴趣、启迪智慧!

张之路所著的《非法智慧》是一部十分注重可读性、文学性,以故事情节见长的“情节小说”;是一部幻想性与现实性、科学性与人文性紧密结合的“成长小说”:是一部有着深刻思想内涵、对于促进素质教育具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的“伦理小说”。

内容推荐

张之路所著的《非法智慧》是一部幻想性与现实性、科学性与人文性紧密结合的“成长小说”。《非法智慧》以脑科学研究为切入点,将高新技术大脑芯片的研制实验与少男少女的校园生活、现实社会生活紧密结合,全景式地展示了一幅幅丰富驳杂的当代少年生活画卷。

目录

第一章 瓢虫

第二章 梦九中学

第三章 青蛙

第四章 无人应答

第五章 天才与白痴

第六章 奇怪的徽记

第七章 梦呓教室

第八章 午夜地铁

第九章 兔子定理

第十章 郭周

第十一章 第二大脑

第十二章 异梦

第十三章 老袋鼠

第十四章 父亲

第十五章 黑客

第十六章 鸽子

第十七章 结局

试读章节

第一章瓢虫

五年前的秋天,医学院脑神经外科的陆翔风教授在他的实验室里会见了一个陌生人。

陌生人是陆教授的助手姜地带来的。陌生人身材矮小,其貌不扬,但说出话来,却让人吃了一惊!

“只要研究需要,多少钱我们都可以提供!”他说这话的时候,表情并不见张狂。

陆翔风暗自冷笑:“你说的多少钱是多少?”

陌生人笑了,笑得很可爱也很诚实:“您总不会把全世界的钱都加在一起说吧!”

两个人同时笑了起来,好像在这一瞬间,他们都知道了对方的实力。

“电脑迟早要超过人类的智慧。我一定要把电脑和人脑直接结合,这种机器与人的‘混血儿’才称得上是真正的新新人类,”陆翔风这样开始介绍他的研究课题。

“把电脑用导线与人脑的神经连接起来吗?”陌生人谦虚地问。

陆翔风摆摆手:“如果光是这样,问题就简单多了。实际上我们已经完成了在人脑中植入芯片,与脑神经直接连接,目前正在用于治疗帕金森氏症和听觉障碍,还有癫痫症。当病人发病的时候,芯片就会适时地发出电脉冲,制止病人发病。”

陌生人向前探探身子,做出洗耳恭听的样子。

“从战略上来讲,我一定要做一种真正的人类和机器‘混血’的物种。人脑中的芯片将与所有的脑神经互动。这种芯片或者叫超微机器人,不但会扫描所有的脑神经细胞,建立一个包含所有脑神经细胞内容的庞大资料库,而且还会通过无线电通信系统与脑部以外的电脑和网络联系起来。”

“这种芯片有多大的体积呢?”陌生人在沙发上欠了欠身子。

“现在已经发现了一种可以用在电脑上的碳分子,它的计算能力远远超过目前的芯片。因此,我认为它的体积会非常微小。从理论上来说,我们将来制作出的芯片体积会比人的红细胞还要小。”

陌生人皱皱眉,他实在想象不出一个比红细胞还要小的芯片是个什么概念。

“对不起,从理论上说是这样。我很欣赏您的雄心壮志。那么您能不能告诉我,目前在技术上已进展到什么程度?我们这次具体合作的芯片实际上会有多大?”

陆翔风环顾左右,看见了一个广口瓶。透明的瓶子里有几只实验用的瓢虫,夕阳的余晖从窗外照在瓶子上。瓢虫那血红的底色与漆黑斑点互相映衬,色彩格外鲜明。

“大约就像七星瓢虫那么大点儿。”陆翔风说。

“啊!真是不可思议。您能不能告诉我,这样的芯片和人的神经靠什么导体连接呢?”

陆翔风看出了陌生人对这个领域的无知,于是开始热情地讲解:“在一般人的概念中,说起导体,脑子里就会立刻出现庞杂的输电线路——带着塑料胶皮的导线,最起码是根细小的金属丝。其实,在我们生物物理的领域里,这些导体已经有了根本的飞跃。可以说是由于量变带来的一种质的飞跃,它已经不是我们原来意义上的那种导体了。”

陌生人脸上闪过一丝不快。他似乎不愿意别人这样给他“上课”,但他仍然力求平和地说:“您只要告诉我这种导体的样子和名称就行了。”

陆翔风笑笑,体谅出对方的心思,但他的自负与才华却不允许任何人改变他的思路:“在最新一代的芯片中,晶体管连接的导线已经被蚀刻到只有0.18微米。目前正准备突破0.1微米的大关。大约就是人头发的五百分之一或者千分之一。我们刚才说到的是金属,而我们现在用的导体不是金属,它叫生物介质。”

陌生人点燃了一支烟。他希望听到的是这种“生物介质”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连接的地方是用胶来黏结还是用线来缝合?他的记忆还停留在大学的实验课上组装电视机的时代。他总想着导线之间的连接是要有焊接点的。

“什么时候,我们可以看到您的‘七星瓢虫’?”陌生人眯起眼睛。

“五年。”

“好!就五年!在这五年当中我们全力支持您,但我们有一个条件,这项科研成果不能向任何人透露。”

“那是当然!”

“为了实现这个计划,我们需要世界最新的有关学科方面的研究成果。”陆教授说。

“没有问题。”陌生人摆摆手。

“得到最新科学成果还不光是钱的问题。”姜地提醒说。这是他在今天会见中说的唯一的一句话。

“只要你们提出成果或专利的名称以及实验室的名字。”陌生人站起来。

会见结束了。研究课题的代号就定名为“七星瓢虫”。

陆翔风没有想到,就是因为这不到一个小时的会见改变了他后半生的命运。

陆翔风今年四十八岁。他在三十五岁以前几乎是一直在学习。他毕业于某名校的生物物理系人工智能开发专业,大学毕业后,又读了计算机的硕士学位。本来他可以在一个研究所有个很好的位置,可又匪夷所思地在音乐学院攻读作曲专业的学位。

他在交响乐团当指挥的哥哥陆翔云开玩笑说:“这是我的地盘,你要来抢我的饭碗吗?”陆翔风笑笑:“我们学音乐的目的不一样。你学音乐是为了艺术,我学音乐是为了技术。你研究音乐是为了让人愉悦,我研究音乐是为了知道音乐为什么能让人愉悦?你的归宿是艺术灵魂,我的归宿是大脑中枢神经。”

在他专门学习的生涯中,最后是到国外读了医学院脑外科的博士。

现在,他正式的职业是医学院脑神经外科的教授,偶尔会临床给病人做脑神经的手术。

五年的时间匆匆过去。五年中,陆翔风几乎每天从早到晚都在实验室和手术台旁研究他的“瓢虫”。他不但才华横溢,而且精力过人。他在研究的同时也密切注视着全世界有关电脑、生物医学的各种消息。一旦有了先进的发明成果——不论是公开的还是秘密的,只要他需要,陌生人都会不惜任何代价和方式搞到手,及时提供给他。

陆翔风工作很辛苦,但心情舒畅。他从事医学研究这么多年,从来没有像这段时间这样顺利而效果显著。

P1-4

序言

我热烈祝贺“中国科普大奖图书典藏书系”的出版!“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习近平同志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讲得多么深刻!本书系的出版,正是科普工作实干的具体体现。

科普工作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重要事业。1953年,毛泽东同志视察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时说:“我们要多向群众介绍科学知识。”1988年,邓小平同志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科学技术研究和科学技术普及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双翼。1995年,江泽民同志提出在全国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而科普工作是科教兴国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03年,胡锦涛同志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则既是科普工作的指导方针,又是科普工作的重要宣传内容;不是科学的发展,实质上就谈不上真正的可持续发展。

科普创作肩负着传播知识、激发兴趣、启迪智慧的重要责任。“科学求真,人文求善”,同时求美,优秀的科普作品不仅能带给人们真、善、美的阅读体验,还能引人深息,激发人们的求知欲、好奇心与创造力,从而提高个人乃至全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国民素质是第一国力。教育的宗旨,科普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国民素质。只有全民的综合素质提高了,中国才有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才有可能实现习近平同志最近提出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个中国梦!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科普事业经历了1949—1965年的创立与发展阶段;1966—1976年的中断与恢复阶段:1977—1990年的恢复与发展阶段;1990—1999年的繁荣与进步阶段;2000年至今的创新发展阶段。60多年过去了,我国的科技水平已达到“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地步,而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日新月异的发展,我国的科普工作也早已是一派蒸蒸日上、欣欣向荣的景象,结出了累累硕果。同时,展望明天,科普工作如同科技工作,任务更加伟大、艰巨,前景更加辉煌、喜人。

“中国科普大奖图书典藏书系”正是在这60多年间,我国高水平原创科普作品的一次集中展示,书系中一部部不同时期、不同作者、不同题材、不同风格的优秀科普作品生动地反映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科普创作走过的光辉历程。为了保证书系的高品位和高质量,编委会制定了严格的选编标准和原则:一、获得图书大奖的科普作品、科学文艺作品(包括科幻小说、科学小品、科学童话、科学诗歌、科学传记等);二、曾经产生很大影响、入选中小学教材的科普作家的作品;三、宏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方法,时代精神与人文精神俱佳的优秀科普作品;四、每个作家只选编一部代表作。

在长长的书名和作者名单中,我看到了许多耳熟能详的名字,倍感亲切。作者中有许多我国科技界、文化界、教育界的老前辈,其中有些已经过世;也有许多一直为科普事业辛勤耕耘的我的同事或同行;更有许多近年来在科普作品创作中取得突出成绩的后起之秀。在此,向他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科普事业需要传承,需要发展,更需要开拓、创新!当今世界的科学技术在飞速发展、日新月异,人们的生活习惯和工作节奏也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在迅速变化。新的形势要求科普创作跟上时代的脚步,不断更新、创新。这就需要有更多的有志之士加入到科普创作的队伍中来,只有新的科普创作者不断涌现,新的优秀科普作品层出不穷,我国的科普事业才能继往开来,不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不断为推动科技发展、为提高国民素质做出更好、更多、更新的贡献。

“中国科普大奖图书典藏书系”承载着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科普创作的历史——历史是辉煌的,今天是美好的!未来是更加辉煌、更加美好的。我深信,我国社会各界有志之士一定会共同努力,把我国的科普事业推向新的高度,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中国科学院院士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 杨叔子

2012.9.28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非法智慧/中国科普大奖图书典藏书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之路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5255150
开本 16开
页数 17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40
出版时间 2013-04-01
首版时间 2013-04-01
印刷时间 2013-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图书小类
重量 0.29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87.45
丛书名
印张 11.2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240
170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7:3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