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书话集(精)
内容
内容推荐
《书话集》收录了作者朱嘉明自上世纪80年代早期直至2018年下半年所撰写的与书有关的40余篇文字,绝大部分是序言,也有几篇后记或跋,及几篇书介、书评。
40余篇文字,涉及经济领域的比重较大。包括国民经济结构、经济增长、货币金融、经济危机、空间经济,也包括生态环境、未来预测,以及时下人们关注的加密数字货币和区块链。经济之外,又有诸篇涉及历史、文学,乃至魔幻游戏等领域的话题。
作者几十年来博览群书,始终对新鲜事物和社会动向给予密切关注,并做出敏锐的观察和深入的思考,其思想始终居于时代前沿。
目录
一九八○年代
国民经济存在内在结构
工业的地位、特征及其发展基础
经济对策研究的一个成功尝试
革命的生产力和生产力的革命
没有极限的增长
实践学术自由
为了生存,必须开发海洋
智慧在于避免偏见
文化常常比经济更重要
关注九○年代的世界经济走势
经济增长的非均衡本质
厕所革命的观念是对“媚俗”的挑战
二○一○年代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经济学家和八○年代
二十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海军
金融百年背后的思想学说
广袤又迷人的货币经济花园
思想可以走多远
比特币:预示未来货币形态和体系的实验
如何面对国际清算银行的超级金融权力?
那个北京城,已经随风飘逝
中国古桥的鲜活历史记录
翻开这部回忆录,如同开启老北京的城门
一本书与一辈子
第一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中国现代化进程
“魔兽”的基因:嵌入、遗传和变异
黄河编年史的重要篇章:“引黄入晋”
县域经济的空间转型和产业再造
中国货币史和“白银纠缠”
账户、数字管理和数据主义
超级不确定性时代和“商业理念”
生命是人类文明的永恒课题
处于“十字路口”的区块链技术及其应用
世界未来趋势:框架、周期与核心
人性、情感和政治
八○年代的“民族记忆”
莫干山精神之所在
1984莫干山会:为什么不为历史遗忘?
《狂人日记》百年再认识
十年磨一剑
“科学怪人”的历史与现实意义何在?
密码技术是密码货币和区块链的基石
财富、智慧和区块链
现代金融:是主人还是仆人?
后记
序言
这本《书话集》收录了我自上世纪80年代早期
直到2018年下半年所撰写的与书有关的40余篇文字
,绝大部分是序言,也有几篇后记或跋,还有几篇
书介、书评。2018年,我最在意、想纪念的两个人
物,一个是100周年的“狂人”,一个是200周年的
“怪人”,分别出自鲁迅《狂人日记》(1918)和
雪莱夫人《科学怪人》(1818)。为此所写的两篇
文字也都收了进来。
40余篇文字,涉及经济领域的比重较大。包括
国民经济结构、经济增长、货币金融、经济危机、
空间经济,也包括生态环境、未来预测,以及时下
人们关注的加密数字货币和区块链。此外,也有涉
及文学和魔幻游戏类。
好的序言,是一部著作的“窗口”。透过作序
者对著作意旨的强化、对作品的评论、对主要问题
的阐发,可以让读者一窥作者的着力所在。一部著
作,若没有一篇出彩的序言,还是会让人感觉有所
缺失和遗憾。通常我初一打开本新书,除了浏览目
录,便是翻阅序言。因为序言篇幅有限,很容易通
过序言的质量推断这本书的层次和深度。当然,自
序和为他人著作写的序言,还是有所差别。作者自
序的优势是更理解和熟悉著作本身;问题是有可能
不够“超脱”,“只缘身在此山中”。而他人的序
言,可以摆脱作者身份的约束,有可能以更宽广的
视野,或者不同的视角解读原著。所以,受邀为他
人作序,不仅要读懂,还要找到一个框架,其实并
不那么容易。作序者,需具有读者和著者的双重身
份。没有读者的身份,不足以发现著作中的价值和
缺陷;而没有著者的身份,难以理解著作的初衷、
逻辑和思路。特别是,因为某个主题与著者的共鸣
。例如,为孔庆普的三部著作《北京的城楼与牌楼
结构考察》《中国古桥结构考察》《城:我与北京
的八十年》所作的三篇序言,都浸透着彼此对北京
城的那份“情怀”。不然,怎么可以有这样的题目
:“那个北京城,已经随风飘逝”。所以,撰写过
程要不断变化自己的角色。
我对于自己著作的序言,从来不敢怠慢,希望
通过序言让读者领悟全书的核心思想和主要内容,
特别是哪里最有价值。对于为他人写序的邀约,接
受与否,我都会再三斟酌,有一些取舍。首先是三
者必居其一,或出于友情,或为了有价值的主题,
或因著作有意思、有创见和发现、值得推介。其次
,认同著作所传达的基本价值,内容和思想有新意
,要么是新材料、新视角、新问题,要么是新知识
;光有新意还不够,还要有意义,或现实意义,或
理论和学术意义。再次是独立性,有不解和不同意
见,可以与著者商讨,但不受著者影响。尽管序言
是非常个人化的,但并非闲散之篇、多余的话、应
景的话,而是言之有物,有的放矢。说实在,我自
己写序时,常有借题发挥,说出我之所思所想。我
个人认为,衡量一篇序言好与不好,要看它是不是
对著作的主题有能力加以提炼和概括,对著作中有
所触及、并未充分展开的要点,加以发掘和阐述,
对著作主题的历史和学术场景加以扩展。此外,非
常重要的是,序者的“社会责任”,亦即恪守公正
性,既不做空洞的褒奖,也不做没有根据的批评。
在如何作序方面,实在需要避免庸俗化倾向,
比如借“名家”“名人”序言,以提高身份或市场
影响力,只是“冠名”而已,并非名家动笔动脑,
更有甚者他们连书都未读过,只是出卖名义。这是
著作者和序言者合伙之道。再比如为了捧场,一味
美言,背离学术或知识人准则。让“序言”回归其
应有的地位,作者和读者方能相得益彰,才对知识
和精神世界有所裨益。
撰写序言是再学习过程。每一本好书、高质量
的著作,都是一个知识和思想的园地。所以,我很
感谢那些邀请我为他们的著(译)作写序言的朋友
。正是因此,我得以对多样化的知识和思想园地作
“深度游”(in-depthtour),每每体验思想碰撞
思想,文字刺激文字,完成一篇序言,也都程度不
同地收获喜悦。并且,相关的知识和思想也汇入了
我的思想和知识领地。
我信奉“开卷有益”,在过去30多年中,无论
什么样的境遇,生活中,无一日无书。那些读书心
得多是进入生命化于无形,只有极少部分留下记录
。为人作序,是一个较为特殊的缘分,因这缘分,
留下了一串关于书的文字。所以,也可以说《书话
集》是我读书和思想的一个另类记录,一个特定历
史时期的精神产品。收录于此的文章写于不同地方
,有着不同的心境和不同的场景。
朱嘉明
2018年9月28日
于海口
导语
《书话集》是著名学者朱嘉明先生散文随笔精选集,收录了朱嘉明先生历年来所作的四十三篇序跋文,文章所涉的书籍,包括经济、政治、历史、文化,启蒙丛书、学术著作等多种题材,内容既有对他人著作的品评鉴赏,也有作者对现代文明、当下社会的精彩论述,内容丰富,令人获益匪浅。
后记
好的思想的形成过程是漫长的,自然,一部好
的著作的完成是艰辛的。
今年春节期间,本计划将近年的一本凝聚我新
思想的讲义整理成书,但补充、修订尚需时日,我
就有了另一个想法,即将我历年所写的书序结集成
册,这就有了《书话集》。我自认为这本《书话集
》还是有其历史和思想价值的。
《书话集》启动于今年5月。首先,我收集整理
了所写过的序言,并初步形成目录。之后,出版方
编辑团队全力配合,从6月份到9月份,完成了全部
工作。期间,直到9月底,我还在不断加进新的“书
话”,因而增加了编辑团队的工作压力。要特别感
谢特约编辑闫亮女士,她专业、勤恳,工作有效率

编选《书话集》文章,遵循这样一些原则:(1
)除了少数几篇没有正式发表,或者即将发表,其
他文章都属于已经发表过的;(2)保持文章的历史
原貌,除非个别文字和技术的原因,不做增删;(3
)对每篇文章加了必要的脚注。略有遗憾的是,我
所撰写的序言并非全部收入此书,而是割舍了三篇

何为《书话集》?可以理解为人与书的对话,
人与人因为书的对话。这个世界的文明史因为书而
彻底改变,还会因为书而继续改变。
感谢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朱嘉明
2018年9月28日
于海口
精彩页
文化常常比经济更重要
几年前,我读了吉田茂写的小册子《激荡的百年史》,印象很深。现代日本的成功始于明治维新,几乎是没有争议的。但是,明治维新运动,以什么为基础呢?在学者那里,都是见仁见智。吉田茂在探究和回顾明治维新成功过程中,把输入外国文明及对此所付的代价放在了极为重要的位置。日本现代文化的基础正是在那个时候奠定的,日本现代的价值体系正是从那个时候发源的。从那以后,日本的有识志士,从来是重视文化、价值、道德和精神的。近百年来,日本打过胜仗,强盛过,也崩溃过,但是,日本的文化却从来没有中断过,而是不断成长着。不少人都持有这样的看法,“日本人是经济动物”,其实不那么公平。因为经济的成功,从来要以文化的发达作为背景。从英国工业革命开始,各个发达国家的道路都证明了这一点。
梅泽正所著的《企业文化论》,也为上述看法提供了新的证明。这本篇幅不太长的著作,从头至尾,贯穿了一个思想,这就是:我们正处于一个新时代的黎明,或者说,正处于一个变化的时代,这时,人们会更强烈地意识到文化,感到与新时代相联系的文化、哲学、价值观的变革。作为现代社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企业——不可避免地要经历重要的转折,而转折的最基本内涵就是要建立企业文化、变革企业文化、创造企业文化。这本书的作者在他的“序,,中引用了法国年轻的文化部部长朗哥的话:“文化是明天的经济。”作者显然是推崇这一思想的。
文化对企业意味着什么呢?作者认为:文化就是个性,文化就是气氛,文化就是素质,文化就是一种经营战略。而很多人都知道,日本是一个具有浓厚企业社会色彩的国家,日本企业文化的发展,势必造成日本整体文化的进步。作者写道:今天是挑选、选择的时代,一个企业仅靠老牌子、老传统、大规模,已得不到社会承认。除了商品和服务,企业自身也必须具有个性。现代的观念是“有个性才能有发展”。企业国有存在的价值正受到环境的挑战。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人们观察企业的角度,是不断变化的。在60年代以前,人们把企业主要看作一个创造财富、提供就业的经济组织;进入70年代之后,社会对企业的看法就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对企业的消极作用,如引起公害、促使通货膨胀等日益重视;到了80年代,公众不仅重视企业的社会责任,更注意到企业是社会共有的,对社会的文化整体具有特别的意义。如果一个企业不能够显示出自己独特的贡献,社会就会漠视它的存在。这本书的作者,在以上各方面,都进行了阐述。从中可以给人们一种启示:根据人们对企业认识的角度,可以推断出一个国家的发达程度。 书中几处对美国企业和日本企业加以比较,日本企业的竞争优势很大程度上是日本企业文化的优势。当代世界的竞争,与其说是产品和服务的竞争,不如说是经营管理的竞争,而经营管理的背后,是体制与制度的竞争,更深一层次的,就是文化的竞争,是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一个民族与其他民族在文化、哲学、价值体系上的竞争,这是宏观文化的竞争,还有微观文化的竞争,即企业文化的竞争。这还不够,是个体的竞争,是每个个体实现自我价值程度的竞争。
作者注意到,当代的企业文化一定要尊重人性,维护个性,把每一位职员看作是“无以替代的存在”,使他们作为人所固有的价值得到尊重和实现。自工业革命开始,自工厂代替了作坊,自机器代替了手工,自雇佣制度代替了帮工关系,人性就被无视,个性就在丧失。人们熟悉的泰勒制度,终于使人成为流水线的组成部分。现在,这种情况已经和正在急剧地改变着,在美国,在西欧各国,在日本,到处可以看到这种变化的进展。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难道仅仅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差距吗?显然不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差距的扩大,仅仅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差距的扩大吗?也不是。经济学家到了要扩展自己视野的时候了。
写到这里,还是联想到我国的现代化道路。从洋务运动开始,到现在已过去了一个世纪;从康有为第一次上书光绪皇帝,整整过去了一百年;甲午战争到现代,也快一百年了。但是,现在没有解决现代化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解释,但是。我想,中国传统文化变革的缓慢,确切地说,常常走上歧路,不能不是基本原因之一。一个新的时代正在悄悄地来临,新的世纪格局正在形成,这不是诸如《第三次浪潮》《世界面临挑战》《变幻莫测的未来世界》《信息财富:简论后工业经济》以及这本著作向人们虚构的幻影。所以,在我国不仅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是必需的,还要伴随文化改革。毫无疑义,在这些改革中,几十万个企业是一支主力军,不管是国营的,还是集体的,还是那些众多的乡镇企业,都要追求自己的利益,形成自己的文化,有自己的发展战略。我们的企业如果都不如日本的、美国的,甚至韩国的企业,我们国家的现代化又从何谈起呢?
我想,读这本书,不在于去思考那些企业文化的细节,而是去思考日本的企业是怎样意识到新时代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书话集(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朱嘉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江苏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9418821
开本 32开
页数 431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330
出版时间 2018-11-01
首版时间 2018-11-01
印刷时间 2018-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546
CIP核字 2018243117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13.87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17
150
24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4 19:2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