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三宝感应要略录 |
内容 | 作者简介 邵穎濤,西北大學文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先後獲雲南大學文學學士、陝西師範大學文學碩士、南開大學文學博士學位,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博士後。主要從事佛教與唐代文學研究,在《文學遺產》《江漢論壇》《明清小說研究》《學術論壇》《圖書館雜誌》《湖北社會科學》《山西師大學報》《中國典籍與文化》等刊物發表論文四十餘篇;專著有《唐代敘事文學與冥界書寫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4年版)。 目录 前言 卷上 卷中 卷下 文獻輯錄 主要參考文獻 导语 释非浊编的《三宝感应要略录》致力于整理发现于日本的珍贵辽代典籍《三宝感应要略录》,以《卍续藏》、《大正藏》排印本为底本,校以寿永三年三卷钞本、金刚寺古本、庆安三年刊本,同时参考《法苑珠林》、《续高僧传》、《冥报记》、《大唐西域记》、《今昔物语集》、《三国传记》、《私聚百因缘集》等文献典籍,精心校注,采用异本对校、他典他校、理校等方法,力图通过中、日典籍的溯源考辨、传抄承袭等不同情况还原版本原貌;还试图在文献整理基础上考证是书所引典籍等情况,做好文献考证与引典梳理工作,推进文献辑佚与叙事重写等相关研究。本书综合运用文献学、文学、宗教、历史、日本文化多学科的方法和知识,坚持微观与宏观、实践与理论、文献与思想等相统一的方法论,通过梳理辽前重要文献材料来整理此书,力求将版本置于广阔的辽宋、中日历史文化背景来进行研究,在多种文献基础上还原著作的本来面目。本书提供一个准确、详备的版本,推动辽代文献典籍研究工作,促进佛教文学研究;并以文献为基础勾勒辽代佛教思想的发展脉络与信仰文化的承传态势,推动相关研究领域研究工作。 内容推荐 释非浊编的《三宝感应要略录》是一部發現于日本的珍貴遼代典籍,其編纂者為僧人非濁。該書共輯錄164則有關佛寶、法寶、僧寶感應的故事,所引用的70餘種文獻典籍有過半業已亡佚,故具有重要的文獻價值與史料價值,是探討佛教思想與信徒信仰的一部重要遼代典籍。本著作以《大正藏》排印本為底本,參校日本典籍和國內文獻,對非濁《三寶感應要略錄》予以標點校勘、注疏詮釋、文獻考辨,以此提供一個準確、詳備的注本,並通過梳理每則故事的溯源流變、傳抄承襲等現象以求還原版本原貌,進而引發對遼代宗教傳播情況的思索。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三宝感应要略录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辽)释非浊 |
译者 | |
编者 | (辽)释非浊 |
绘者 | |
出版社 | 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010193113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2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30 |
出版时间 | 2018-06-01 |
首版时间 | 2018-06-01 |
印刷时间 | 2018-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712 |
CIP核字 | 2018093684 |
中图分类号 | B94 |
丛书名 | |
印张 | 28.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1 |
宽 | 172 |
高 | 26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