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大江风雷(上下中国当代长篇小说藏本)
内容
编辑推荐

《中国当代长篇小说藏本》丛书以北京文学出版社社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版的“长篇小说选拔本”和九十年代出版的“红色经典”系列作品为基础,选编了一系列优秀的革命文学作品。

本书即是其中之一的《大江风雷》,书中为我们揭示了游击战争确实是各方社会力量的再组合,乡民思想和信仰的更新,而更重要的,乃是有关中国广大农村的生活样式变化的动因!

内容推荐

本书以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历史时代为背景,深刻地反映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地下党人在敌人的心脏———南京、上海、镇江、扬州等地与日伪进行惊心动魄斗争的感人故事,热情讴歌了一批热血青年为民族解放而投身革命、舍生忘死的崇高精神。

试读章节

整个冬天,王守仁都闷在屋里,没有上陈家市的茶馆坐过,也不曾到邻村亲眷家去串过门。

田里活早就净了,元麦、小麦、红花草、油菜种撒下土之后,再没有什么活好做了,他就闷声不响地在家前屋后摸摸这个、捏捏那个。外头寻不到什么活做了,就搬张长凳坐在客堂门口头,一个劲儿地搓草绳。一捆又一捆,垛起来,简直跟天井里的干粪堆一样高。也说不清爽搓这么多草绳要派啥用场,可是这么老长的冬天,怎好清坐着光烘火?总归要寻点什么事情做做。王守仁那双老苍术根一样粗糙结实的手背上,结满了曲蟮一样的青筋,这是一双手指不动、手心就要发痒的闲不得的手。

王守仁低头搓草绳。才五十出头的人,额头上、眼梢上已爬满了世事艰辛的横皱纹。光和尚头上的短头发楂子。已是根根白丝了,就跟牙刷毛一样,又短、又白、又硬。

他总归是闷声不响。这一家老少,差不多个个都是那种嘴唇厚、舌头短、不大好多嘴多舌的人。就连不到周岁的小孙子,似乎也比邻家的孩子乖,不大哭闹。

这时,村外什么地方响起了四眼枪闷沉沉的枪声,夹杂在一起的,还有钢枪清脆的响声。枪声有时单响,有时又连成一串。王守仁没去留心这些。两年来,这些枪声已经听惯了,横竖不是做喜事,就是做丧事;或者什么事情也没有,只是财主围子的少爷和别动队的司令们,吃饱了饭闲得发慌寻开心的。

村外的枪声,王守仁不理、不怕;他怕就怕有人撞他的大门,乒里乓啷拍响他的门环。

王守仁看见门问过道口有亮——大门敞开着,这犯了他的忌了,他慌忙跑过去。

有两个人立在敞开的大门口,都背朝里,脸朝外。一个是他的儿子根福,一个是贴壁邻居郑为法老头。两人都把手笼在袖子里,活像戏台上两个跑龙套的,没精打采立在那里。但过不了一会儿,郑为法老头便直是摇头,不满地喷响着鼻子。他那一直挂到了上眼皮上、又白又软的长眉毛,也跟着抖动起来。

门外,一眼望不到边的大平原上,除了几小片稀稀朗朗的麦苗之外,那都是一大片一大片没有冬耕过的抛荒田,稻茬子一簇簇,大地被弄得像癞皮狗一样难看。

田地,似乎被爱它的人们遗忘了:往常,顶到这寒冬腊近的日子,稻田起码也该耕过两趟,块块田里都会灌满冬沤水。现在看来,人们割过稻子以后,就把田地撂到一边不去管它了。

一九三九年的初冬,在长江下游洛河两岸的土地上,不曾落过雪,但出奇地僵冷。时常从千里外刮来黄、淮流域干燥的黄风。风里还夹带磨牙、迷眼的细砂。这一股股干燥、僵冷的气流,把洛河两岸温暖、潮润的空气赶得无影无踪。灰砂和冷风里,夹着房子、衣服被烧的焦煳臭味,夹着腐尸的臭味。

太阳没有一点力气,老是愁眉苦脸的,呆立在半云半雾的地方。

洛河两岸到处都是灰色的——灰色的冬天。

田地,灰黑的;隔年的草屋顶,土灰色的;天空,灰白的;秃树和衰草,灰黄的;就连太阳,也是灰色的——它的周围,蒙上了一层灰色的光晕。

郑为法老头立在王守仁的大门口,又好奇又厌烦地向门外望着。有一支古里古怪的队伍,正从村前大路上走过。郑为法眯起眼全神专注,就跟他在打猎时屏气凝神地搜寻野兽一样。

一个高大的士兵,扛着军旗走在队伍的最前边。军旗没有展开,它被一个灰黄色邋里邋遢的油布旗套子包裹住了。旗套上有一行正楷字:

“国民革命军第五战区第七别动纵队司令部。”  跟在军旗后边的是一个小小的军乐队,只有四面小鼓和四支紫铜军号。乐队吹打的进行曲,虽然颠来倒去老是那一个单调的“打打嘀”,但倒引起了喜欢起哄赶热闹的孩子们极大的兴趣。一个男孩赤着脚从菜园短篱笆上跳过去,向大路上飞跑。别的孩子也抛掉手里的瓦片,欢乐地喊叫着,从不同的角落朝大路上汇拢。

吸引郑为法注意的是乐队后边的那顶轿子,那是一顶有宫殿式轿顶和四面镶了玻璃的佛轿。里边抬的是一尊金佛——释迦牟尼的立像。

跟在佛轿后边的是一顶四面包了棉软帘的密不通风的轿子,轿里坐的是纵队司令季寿昌,外号叫“活菩萨”。他是个虚肿的胖子,顺着轿子抬动的节奏,一颠一簸地打瞌*。

离王守仁所住的小孙庄西边一里路,是陈海龙的围子,此刻,围门口的水濠上已落下了吊桥,排了欢迎队伍。一挂长爆竹,从碉堡的三层楼顶上一直拖到地下,噼噼啪啪不住声地炸响。

“好排场,”根福偏过头来,热情地赞美说,“二伯,真威风,你看。”

“你也眼馋,小根福?”郑为法摇摇头微笑说,“你也去寻季司令讨个委吧。季司令要是看中你收捐要税的本领高强,说你有做司令的才具,就委你当第一路总司令。”

“我没这个福气。”根福憨厚地说。

“我的小老子,你们啥场合不好讲话呀。”王守仁跑进门间过道口,重提轻落地跺着脚,压低嗓音催促说,“进来,快进来。”

王守仁关上门,落了闩,顶上了丁字形的抵门杠子。拉拉郑为法的胳膊,抱怨说:

“二哥,喜欢看热闹,不好从窗缝门缝里朝外望望么?”

抱怨过郑为法,他又偏过脸来,严厉地责备儿子:“要是嫌闷得慌,你就替我把镰刀磨磨好,割草去。”

郑为法还没走上客堂的台阶,先就听到了桌子上摆碗筷的声音。他车转身往回走。

“就在这里吃吧。”王守仁伸开双手,拦住了他的贴心老友。

“不咯,不咯,”郑为法有点慌乱地说。他实在不好意思老是在王守仁的饭桌前坐下。

“哎呀,省点事吧,一个孤寡老头子,还回去烧?你看,天都傍中了。”王守仁转过头,对立在身后的儿子说,“去打四两来。”

郑为法不愿像有些人受人恩惠时所做的那种假意推托:当他看到无可推托时,也就安心地、顺从地走进了客堂。

“等一等。”郑为法想起了什么,轻轻推开王守仁递给他的水烟袋,就向门外走。

“做啥?”

“等等。”P1-4

序言

新中国成立至一九六六年,是我国长篇小说创作出版的一个高潮期。十余年间,有大批作品问世,其中数十部影响广泛,极一时之盛。这些作品坚持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以满腔热忱和质朴的表现方法,讴歌了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及社会主义建设等不同历史时期我国人民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和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代表了那一时期我国长篇小说创作的最高成就,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们以特有的魅力,影响了几代读者,经历了时间的淘洗,流传至今。为了较完整地展现当代长篇小说发展的源流和那一时期的长篇小说创作面貌,我们特编辑出版“中国当代长篇小说藏本”丛书。

一、丛书以我社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版的“长篇小说选拔本”和九十年代出版的“红色经典”系列作品为基础,尽可能地集纳更多的优秀作品。

二、丛书作品出版时间,大致在一九四九年至一九六五年之间,个别多卷本作品的出版过程较长,超出了这一时段。

三、由于多种原因,一些作品曾有多种修订本,此次出版,选其较优版本,并参照其他版本进行校勘。

四、谨向对丛书出版给予支持的作者、作者亲属和有关出版单位致以谢忱。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大江风雷(上下中国当代长篇小说藏本)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艾煊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20064823
开本 32开
页数 80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608
出版时间 1965-12-01
首版时间 1965-12-01
印刷时间 2008-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81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25.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8
3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18: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