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飞花令里读宋词(美丽国学)
内容
内容推荐
词作为一种文学表现形式,出现于唐代中期,发展于五代,兴盛于两宋。宋词作为宋代文学的集大成者,是宋代市民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宋代文化的精华所在。千百年来,宋词在国人的心中传唱,其影响之深远、生命之顽强、情感之丰富、流传之广泛,足以和唐诗相颉颃。
琬如编著的《飞花令里读宋词(美丽国学)》精选了上百位词人的两百多首经典作品,依循古代“飞花令”的行令规则,结合现代人的阅读习惯,选取宋词中经常出现的杨、柳、岸、晓、独、愁、胜、问等几十个代表四季物象的常见字进行编排,每一首词后都配有相应的注释与优美的文字赏析,并配有精美的、充满古风气息的插图,让读者在愉悦的氛围中感受宋词的绝美与神韵。
作者简介
琬如,原名宋琬如,毕业于北京大学,文学、哲学学士,经济学硕士。曾经供职于传媒、研究机构、中央企业,受邀写过有关历史人文的七八本书,现为自由撰稿人、“罗辑思维”签约作者。历经过几多行业,品尝过三五滋味,一直在求索更丰富饱满的生活。三十岁次成为母亲,开始重修人生课,回身细细品味生命是怎样一回事。喜欢读书,不求专精而贵求一心;喜好旅行,无意广览而兴尽知返;喜欢赏读诗词歌赋,只为可以越千年,共情于先贤,同春花秋月之悲喜,共秋水长天之喟叹。希望心不为形役,生命自由、融洽、和美。
目录
第一章 杨柳岸、晓风残月

杨柳于人便青眼|洞仙歌·雪云散尽|李元膺
绿杨芳草几时休|木兰花·城上风光莺语乱|钱惟演
不是杨花|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苏轼
门外绿杨风后絮|木兰花·秋千院落重帘暮|晏几道
何曾再问杨琼|绮寮怨·上马人扶残醉|周邦彦
春风不解禁杨花|踏莎行·小径红稀|晏殊
朱颜绿发映垂杨|浣溪沙·忆旧|苏轼

柳暗花明春事深|小重山·柳暗花明春事深|章良能
染柳烟浓|永遇乐·落日熔金|李清照
溪桥柳细|踏莎行·候馆梅残|欧阳修
将烟困柳|绮罗香·咏春雨|史达祖
分付庭前柳|谢池春·残寒销尽|李之仪
缭乱春愁如柳絮|蝶恋花·几日行云何处去|欧阳修
春态苗条先到柳|玉楼春·己卯岁元日|毛滂

岸花狂|夜合花·白鹤江入京泊葑门有感|吴文英
曲岸持觞|念奴娇·书东流村壁|辛弃疾
认隔岸、微茫云屋|八归·秋江带雨|史达祖
料舟依岸曲|解连环·怨怀无托|周邦彦
人语西风岸|清平乐·候蛩凄断|张炎
暂泊楚江南岸|迷神引·一叶扁舟轻帆卷|柳永
落日解鞍芳草岸|青玉案·年年社日停针线|黄公绍

晓来思绕天涯|清平乐·春晚|王安国
投晓共流霞倾尽|洞仙歌·泗州中秋作|晁补之
过尽晓莺啼处|清平乐·留人不住|晏几道
停灯向晓|戚氏·晚秋天|柳永
绿杨烟外晓寒轻|玉楼春·春景|宋祁
江燕话归成晓别|浣溪沙·波面铜花冷不收|吴文英
云澹星疏楚山晓|夜游宫·人去西楼雁杳|吴文英

风不定|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张先
秋风原上|少年游·长安古道马迟迟|柳永
满眼风光北固楼|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
又对西风离别|八归·湘中送胡德华|姜夔
犹解嫁东风|一丛花令·伤高怀远几时穷|张先
便纵有千种风情|雨霖铃·寒蝉凄切|柳永
垂柳阑杆尽日风|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欧阳修

残柳参差舞|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姜夔
惊残好梦无寻处|鹊踏枝·六曲阑干偎碧树|冯延巳
楼头残梦五更钟|玉楼春·春恨|晏殊
宝勒倚残云|渡江云三犯·西湖清明|吴文英
惜春更把残红折|千秋岁·数声|张先
谁知错管春残事|玉楼春·东风又作无情计|晏几道
一醉醒来春又残|鹧鸪天·一醉醒来春又残|晏几道

月冷龙沙|翠楼吟·淳熙丙午冬|姜夔
明月楼高休独倚|苏幕遮·碧云天|范仲淹
长向月圆时候|虞美人·曲阑干外天如水|晏几道
平林新月人归后|蝶恋花·谁道闲情抛弃久|冯延巳
有华灯碍月|望海潮·洛阳怀古|秦观
那堪更被明月|青门引·春思|张先
见梨花初带夜月|三台·清明应制|万俟咏
第二章 已是黄昏独自愁

已向横波觉|六幺令·绿阴春尽|晏几道
夜已三更|洞仙歌·冰肌玉骨|苏轼
香尘已隔犹回面|踏莎行·祖席离歌|晏殊
叹西园、已是花深无地|瑞鹤仙·悄郊原带郭|周邦彦
家童鼻息已雷鸣|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苏轼
帘外残红春已透|贺新郎·春情|李玉
千情万意无时已|蝶恋花·何物能令公怒喜|辛弃疾

是当初、谁敢疏狂|夜合花·柳锁莺魂|史达祖
总是当时携手处|浪淘沙·把酒祝东风|欧阳修
芳心是事可可|定风波·自春来|柳永
看花又是明年|高阳台·西湖春感|张炎
惟有归来是|青玉案·一年春事都来几|欧阳修
万叶千声皆是恨|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近|欧阳修
睡觉来、冠儿还是不整|瑞鹤仙·脸霞红印枕|陆淞

黄芦苦竹|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周邦彦
看黄昏|夜游宫·叶下斜阳照水|周邦彦
已是黄昏独自愁|卜算子·咏梅|陆游
梅子欲黄时|蓦山溪·梅|曹组
搓得鹅儿黄欲就|清平乐·春风依旧|赵令畤
侵晨浅约宫黄|瑞龙吟·章台路|周邦彦
月露冷、梧叶飘黄|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柳永

昏复昼|渔家傲·楚国细腰元自瘦|晏殊
黄昏斜照水|花犯·小石梅花|周邦彦
渐黄昏|扬州慢·淮左名都|姜夔
罗帐灯昏|祝英台近·晚春|辛弃疾
都付与黄昏|湘春夜月·近清明|黄孝迈
东篱把酒黄昏后|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李清照
两眉馀恨倚黄昏|南浦·旅怀|孔夷

独钓醒醒|八声甘州·渺空烟四远|吴文英
空独倚东风|花犯·赋水仙|周密
夜凉独自甚情绪|齐天乐·庾郎先自吟愁赋|姜夔
落花人独立|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晏几道
日日画阑独凭|双双燕·咏燕|史达祖
化作此花幽独|疏影·苔枝缀玉|姜夔
只有江梅伴幽独|滴滴金·梅|孙道绚

自是休文|柳梢青·数声|蔡伸
独自凄凉人不问|减字木兰花·天涯旧恨|秦观
都缘自有离恨|诉衷
序言
所谓“飞花令”本是中国古代一种喝酒时用以助兴的
酒令。其诞生于西周,成熟于隋唐,属雅令。飞花令源自
古人的诗词之趣,诗词之美,美在情感之纯真,亦美在表
达之深刻。
词作为一种文学表现形式,出现于唐代中期,发展于
五代,兴盛于两宋。宋词作为宋代文学的集大成者,是宋
代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宋代文化的精华所在。
宋词与唐诗、元曲并称于世,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
里程碑。干百年来,宋词在国人的心中传唱,其影响之深
远、生命之顽强、情感之丰富、流传之广泛,足以和唐诗
相媲美。
宋词对于现代人而言是一笔丰厚的文化遗产,它所体
现的不仅仅是宋代人的精神成果,更是几千年来国人精神
寄托的所在。多少伟人英雄谈之以方志,达官贵人咏之以
怡情,家家户户持之以教儿童阅读。宋词,足以怡情,足
以悦耳,足以涤荡凡俗,足以开拓胸襟,足以使情感得到
充实,足以使精神得到升华,足以使早已疲惫的心灵得到
休憩,足以使困乏的灵魂得到安慰。
故此,我们策划编辑了《飞花令里读宋词》这本书。
本书精选了上百位词人的两百多首经典作品,依循古代“
飞花令”的行令规则,结合现代人的阅读习惯,选取宋词
中经常出现的杨、柳、岸、晓、独、愁、胜、问等几十个
代表四季物象的常见字进行编排,每一首词后都配有相应
的注释与优美的文字赏析,并配有精美的、充满古风气息
的插图,让读者在愉悦的氛围中感受宋词的绝美与神韵。
本书虽然不是权威著作,但其中对宋词的解读和赏析
都是由专业人士所撰写,其阐述方法足以领先潮流,带领
读者在浩瀚词海问开启一场唯美动人的文化之旅。
导语
古典诗词传承着文化,积淀着历史,是对于心灵的一种滋养与美育,也是中国文化的一种载体,在潜移默化间给予中国文化以深远的影响。它凝练的语言,锤字的精髓,深刻的含义,总能予人们以长久的警示与启迪。
琬如编著的《飞花令里读宋词(美丽国学)》采用独具一格的“飞花令”体例和典雅的装帧风格,全书精心遴选了宋代诗词大家的百余首经典词作,每一首作品后均配有相应的注释与优美的文字赏析。一杯佳茗、一弯明月、一卷宋词,带领读者在唯美词海间听“乱石穿空”,看“江山如画”。
精彩页
念奴娇·书东流村壁①
野棠花落,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划地东风欺客梦②,一枕云屏寒怯。曲岸持觞,垂杨系马,此地曾经别。楼空人去,旧游飞燕能说。
闻道绮陌东头,行人长见,帘底纤纤月③。旧恨春江流不断,新恨云山千叠。料得明朝,尊前重见,镜里花难折。也应惊问:近来多少华发?
①东流:东流县,旧地名,在今安徽省东至县东流镇。②划(chan)地:无缘无故地。③纤纤月:代指女人的眉毛。
这是词人辛弃疾一首写于异地他乡的思旧之作,据说作者年轻时路过此地,邂逅了一段恋情,这次故地重游,寻昔日恋人已不见,所以写词怀之。首句点出了季节,已是“野棠花落”,清明已过的暮春时节。“又”字暗示作者过去的那段恋情,正是发生在这个时候,所以睹景最易生情。“匆匆”二字,暗寓作者对美好恋情和似水年华的惋惜之情。“划地东风欺客梦”写一场东风忽地刮起,惊醒了客寓中的“我”。“划地”二字表明东风的突然来袭,仿佛是作者在暗暗埋怨东风,连个招呼都不打就来吵人了。由此,似乎可以体会出作者故地重游,“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感慨。一个“欺”字用得极好,把东风的威力刻画了出来。此处东风像是一个无情的“刽子手”,不仅是催落百花,赶走春天的“罪魁祸首”,而且还吹断了我的春梦,使我不能在梦中见到往日的恋人。“客梦”点出作者是从梦中惊醒,足见春风的“可恨”。“一枕云屏寒怯”写作者独宿异地,春寒料峭,睡不安稳的境况。“一枕”二字,衬托出作者的孤单、寂寞。同时也隐喻着作者对往日恋情的怀念之情。“寒怯”二字,是对一个客居之人心理情感的真切写照。“曲岸持觞,垂杨系马,此地曾经别。”点出作者往日在此地经历的那段恋情。“曲岸持觞,垂杨系马”重现传统词作中屡现不鲜的伤心场面,而“经别”二字,显出当事人的身不由己。这也是作者一生飘零身世的映衬。“楼空人去,旧游飞燕能说。”一语回到现实中来,写伊人已去,唯有燕子还记得那段情事,读之令人伤情。此句为化用苏轼《永遇乐》:“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之意境,而增添了“飞燕能说”的情节,是作者推陈出新之处。
下阕起句“闻道绮陌东头,行人长见,帘底纤纤月。”想象奇特,不说自己想念伊人,却只说“行人长见”,我之想见帘底人与帘底人想见我一样不得如愿。“绮陌”指青楼。“纤纤月”三字,指女人的小脚,典出南唐舞女官娘。据说窗娘喜用白帛缠脚,跳舞时就在一朵莲花似的舞台上,所以有人作诗赞日:“一弯新月上莲花,妙舞轻盈散绮霞。”此处“帘底纤纤月”一句,状出女子的一对三寸金莲,小巧可爱。此时即已听说往日恋人的消息,可是却不知人的去向,作者的一番怅惘之情可以想见,故说“旧恨春江流不断,新恨云山千叠”。过去的思念如春江流水般尚未减弱,而如今又添了新愁,旧恨新愁相叠加,情何以堪?前一句“旧恨春江流不断”用流水状人的思念绵延不绝,仿佛是从长度上来比拟情感的多少。而“新恨云山千叠”则把人的情感比作重叠的千山,则是从厚度上来摹写情感。由此而抽象的情感则被具体化了,这种笔法十分新颖。把旧恨新愁写得如此浓厚,似乎已把离情写尽了。谁知作者又翻出一层,想象有一天若能相见,又该如何:“料得明朝,尊前重见,镜里花难折。”即使我和恋人相见了,恐怕她已名花有主,如镜中之花,不可攀折了。写尽作者心底一番绝望透顶的痛楚,这句是写我见了美人的感触。而结句则把笔触转向美人,她若见了我,大概会大失所望地说:“分别尚无多久,你怎么添了这么多白发呢?”一番爱恨情仇,在作者笔下,却成了哀叹青春老去,人生如梦,世事难料的人生悲歌。一首爱情词却能写出如此新意,足见词人辛弃疾的才华横溢了。
P21-23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飞花令里读宋词(美丽国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琬如
译者
编者 琬如
绘者
出版社 石油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8328352
开本 16开
页数 28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5
出版时间 2019-02-01
首版时间 2019-02-01
印刷时间 2019-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486
CIP核字 2018200316
中图分类号 I207.23
丛书名
印张 18.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69
18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9:0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