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美之路大典”系列是中国美术学院自1928年建校以来到2016年重要的建筑类历史文献、先贤名师论文选编。全书文字约35万(不含图片),图片约220幅。
王澍主编的《国美之路大典(建筑艺术卷本土营造不断实验)(精)》为中国美术学院建筑部分。书稿介绍1928年美院建校以来,建筑艺术在学院的兴起和发展。建筑创作者的探索精神和现实情怀,为建筑自身学科特点的创新性研究及教学机制的改革模式提供可以借鉴的模式。
图书 | 国美之路大典(建筑艺术卷本土营造不断实验)(精) |
内容 | 内容推荐 “国美之路大典”系列是中国美术学院自1928年建校以来到2016年重要的建筑类历史文献、先贤名师论文选编。全书文字约35万(不含图片),图片约220幅。 王澍主编的《国美之路大典(建筑艺术卷本土营造不断实验)(精)》为中国美术学院建筑部分。书稿介绍1928年美院建校以来,建筑艺术在学院的兴起和发展。建筑创作者的探索精神和现实情怀,为建筑自身学科特点的创新性研究及教学机制的改革模式提供可以借鉴的模式。 目录 总序 中国艺术的国美之路 许江 分卷序 雅园般的理想实验——写给“不断实验一中国建筑国美之路” 许江 教学琐记 王澍 导论 写在“不断实验——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实验教学展”之前 我们需要一种重新进入自然的哲学 第一章 评说 推陈出新、不断实验、砥砺前行、春华秋实 不断实验给今天建筑学教育带来的恩考——职业化教育vs人文情怀 关院和工学院——从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谈 中国建筑教育的格局 建筑教育中的信念,疑问,还有发明 教学语境 第二章 如画 导言 核心课程 空间渲染 园宅与院宅:2016芥子园 兴造的开端:园宅与院宅课程教学实录之二——芥子纳须弥的造园观想 园宅与院宅:如画观法 造园教学,首先是对一个“中国人”的重启 亦园亦宅:三亩园 教学随笔 专业绘画二:摹山水 摹山水课程思考 西扎与园林 第三章 材料 导言 核心课程 走向虚构之城(节选):记第一届建筑艺术 专业学生的第一堂设计课 现象素描 “现象素描”的直白:观“不断实验——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实验教学展”之后 测绘二:丈量你的感知——绘制建筑的弹性尺度 从物质到悟质 开放教学工作坊 金属材料 建筑专业金属材料实验课程探索 第四章 批判 导言 核心课程 城市社会学批判:建筑作为用户需求的设计 教学思考 乡村社会学批判:在地营造工作坊——出乎意料的局部2016 2016—2017年秋冬学期:“在地营造 工作坊——出乎意料的局部” 乡村社会学批判:宅边宅 三年级设计教学笔记 毕业设计:结构的深层结构 教学心得 毕业设计:建筑宣言 建筑宣言:毕业设计教学感想 毕业设计: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的本土建筑 “不断实验”之后 毕业设计:新木构改良设计 乡村社会学批判:戏剧构作 重读“不断实验”:建筑教育的谱系与演进 空间形式语言 形式素描 策展团队 参展教师 展览论坛 展览论坛日程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国美之路大典(建筑艺术卷本土营造不断实验)(精)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王澍 |
译者 | |
编者 | 王澍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50316263 |
开本 | 8开 |
页数 | 346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400 |
出版时间 | 2018-02-01 |
首版时间 | 2018-02-01 |
印刷时间 | 2018-0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艺术概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2602 |
CIP核字 | 2018028719 |
中图分类号 | J124-4 |
丛书名 | |
印张 | 48.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浙江 |
长 | 312 |
宽 | 234 |
高 | 44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18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