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重庆大学法律评论(第1辑) |
| 内容 | 内容推荐 陈锐主编的《重庆大学法律评论(第1辑)》为集刊,全书约38万字,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中国传统法文化漫谈”,以法家和“沈学”的构建为代表,主要分析了中国传统法文化的发展;第二部分“法制人物研究”,论述了钱端升先生和李贽其人及其法学思想;第三部分“法学理论前沿”,重点探讨了古今中外法学人物、法学理论和法学案例;第四部分“法学教育研究”,以个案研究为例,论述了中国古代法律教育中的法官培训;第五部分“外国法译评”,介绍了良心与中世纪衡平法院的关系;第六部分“学术快讯”,介绍了2017年全国法律文化研究召开的会议。本书内容丰富,主题鲜明,围绕法学文化、法学人物、法学理论、法学教育等方面展开,探讨了法学研究的方方面面,有助于推动中国法学的研究。 目录 【中国传统法文化漫谈】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模式与价值及其转化 大变局与“西学东渐”:重新发现法家的契机和思想资源 “沈学”的建构与沈家本先生非法学著作浅谈 【法制人物研究】 周旋于学术和政治间的钱端升先生 豪杰犹巨鱼也:李卓吾及其法哲学 【法学理论前沿】 环境权民法表达的理论重塑 壁垒的破除:蒙古西征与宗教信仰自由的法律保障 论日本民法上的租赁权 唐宋时期犯罪事实查明的三种方式:“问”“按”“推” 古人在什么意义上说“法理” 论辽圣宗的廉政实践 试探权利的实践性起源 ——以权利斗争精神为核心 论身份对唐代士大夫法律素养的影响 【法学教育研究】 传统法律教育中的法官培训举隅 ——《樊山政书》所见布政使批阅州县判册研究 【外国法译评】 良心和中世纪衡平法院 【学术快讯】 2017年全国法律文化研究新进展 ——第十一届全国法律文化博士论坛会议综述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重庆大学法律评论(第1辑)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陈锐 |
| 译者 | |
| 编者 | 陈锐 |
| 绘者 | |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0130332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323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351 |
| 出版时间 | 2018-07-01 |
| 首版时间 | 2018-07-01 |
| 印刷时间 | 2018-07-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法律-法学理论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484 |
| CIP核字 | 2018146885 |
| 中图分类号 | D90-5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20.7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37 |
| 宽 | 165 |
| 高 | 16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