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大学/中华经典轻松读
内容
目录
大学总论
一 德行,引领我们抵达人生美好的至境
二 回归心灵的纯净透明
三 深隐于事物内部的“道
四 正心修身,格物致知
五 从思考开始
六 修身为本
七 立大本
第一章 明明德:修养自己美好的品德
一 道德是公众的认同
二 高尚的品质与生俱来
三 远古的昭示
四 道德的人
第二章 新民:建立美好的人格魅力
一 每天都有一点进步
二 公民必需的觉悟
三 改变命运的方向
四 接受新思想的陶冶和洗礼
第三章 止于至善:德化天下,美好道德的极致
一 民为邦本
二 举止所宜
三 找到自己的位置
四 诗意人生和人生的诗意
五 历史,永远写在人民的心里
第四章 本末:事有因果,理有本末
一 抓住事物的根本
第五章 格物致知:穷究事理,增长知识和智慧
一 以民为本
二 学习与思考
三 智慧的境界
第六章 诚意:诚正修身
一 谨守内心的诚笃
二 诚于中而形于外
三 唯有德行,使我们心身安泰
第七章 修身正心:保持美好的心灵
一 修身必先正心
二 在心灵之外
三 美好的心灵是我们永远的航标
第八章 修身齐家:塑造完美、理想的人格
一 人性中与生俱来的弱点
二 加强修养的理由
第九章 齐家治国:建立美好的道德社会
一 为治之道,必有先务
二 治国以重民为要
三 德泽化育
四 家庭和睦,是成就一切事业的基础
五 亲爱的兄弟姐妹们
六 融融亲情照耀我们前行
第十章 治国平天下:迎来美好和谐的大道
一 上之所倡,下必兴焉
二 处在各种关系的焦点
三 摆正自己的位置
四 高处不胜寒
五 民心乃天命
六 德行为先
七 品德与财富
八 财以德聚,民以德附
九 天理昭彰
十 能够陪伴我们一生的只有德行
十一 仁爱与亲情给我们以温暖和信心
十二 选才任用的标准
十三 唯仁德之心能臧否人物
十四 在贤与不肖之间
十五 公德不容违背
十六 忠义立身,诚信为本
十七 财富的积累,在于开源而节用
十八 善治国者,藏财于民
十九 德义相辅,上下同心
二十 以仁义为纲
二十一 治国平天下之道,在于仁德
精彩页
五 从思考开始
【原文】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译文】
研究万事万物所表现的形态,认识其中所蕴含的哲理,就可获得新的知识,增长智慧。在智慧的引领下,反躬自省,我们才会更加深刻地理解我们自己,使内心意念真诚。内心怀着对万物的感念与诚笃,从而使我们对待客观事物时,能够树立并保持不偏不倚的中正心态。内心固守中正诚敬,就有了修养品行的基础。有了自身高尚的品德修养,才能管理好自己的家族。管理好自己的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
【评析】
正人必先正己
“格物致知”在儒家的道德观中,“物”是指“天下事物之理”,“格”的意思是探索研究。就是说我们要研究探求一切事物的规律,这叫格物。“致知”是指更深地发展我们的知识学问,对外界事物进行深入的认识,使我们对一切事物都能够明了,这叫“格物致知”。
“格物致知”还有另外一种解释,即指格除物欲的蒙蔽,觉悟自己的良知。唯有摒除物欲,我们才能使自己的心灵回归本真。
修己安人或修齐治平,是儒家治国哲学的基本条件。人作为历史的存在、道德的存在,参与天地化育、社会改造,就需要孜孜不倦的自我省察及努力。那么如何去做呢?从哪里做起呢?从“格物”做起,从“致知”做起。“格物致知”,不仅要推究事理,扩充知识,更要摒除物欲,回归本真,从而使自己的行为得正。
【引申阅读】
心正病不侵正心则国治
杨云翼(1170—1228),字之美。祖籍河北赞皇坛山村。杨云翼生于世宦之家,自幼天资颖悟,刚学会说话就能“画地作字,日诵数千言”。金章宗明昌五年(1194)杨云翼得中状元,授官承务郎,应奉翰林文字。此后累官至礼部尚书兼侍读。杨云翼天性雅重,自律极严。他交友重义气,为朋友死生祸福在所不辞。对国家之事,他知无不言,且极具远见。杨云翼博学多才,对历法、医药、经学均有研究,著作除文集外,尚有《续通鉴》《周礼辨》等。他是金国杰出的人物之一,与赵秉文被金史誉为“金士巨擘”。正大五年(1228)去世,谥赠“文献”。
杨云翼为官期间,金国已由盛转衰,内外交患。西边与西夏对峙,受到侵吞的威胁;东部边界蒙古国虎视眈眈,时时存在被进攻掳掠的危险;南边又与南宋时和时战。内部吏治腐败,权臣专擅,矛盾重重,党争纷纷导致国力亏损,民不聊生,灾乱迭起。面对如此艰险的时局,他忧虑在心,勉力支撑,直言劝谏,不避权贵,遂以刚正不阿享誉内外。同代人赞其“宏衍博大”“中朝第一”,被正直节气之士敬为师长。
泰和年间,金廷频繁用兵南方。杨云翼对于这种穷兵黩武、不顾国家大局的祸国之举,极力反对。他从天时、地利、人和及历史发展的轨迹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利害得失,坦诚直言:“国家之虑,不在于未得淮南之前,而在于即得淮南之后……”对于用兵南宋的战事结果洞若观火。后来,金兵南伐大败,几至全军覆没,宣宗愧言无面目见云翼。
杨云翼为官清正,办案理事依据律令,不受上司甚至皇帝干扰、阻挠。一次,金国河朔边境的百姓因被蒙古骑兵追杀,被迫泅渡黄河进入南宋。后来这些百姓回到金国后,朝廷欲依法处决,云翼极力谏止,他说:“法所重私渡者,在于防止奸细混入,今贫民百姓为兵所迫,奔人黄河,只为逃生。如果使民不死于敌,而死于法,那么以后就只有屈从敌人一条路了。”这番话使宣宗幡然醒悟,泅渡黄河的百姓得以生还。
哀宗即位后,杨云翼升任礼部尚书兼侍读。在讲授《尚书》时,杨云翼对皇上说:“帝王的学问不必拘泥于章句之义,只要把握治理国家的要点和关键就行了。例如“任贤”“去邪”,如果处理得好,天下就会大治;处理得不好,天下就会大乱。有的人虽然说话不顺你的心,但却是深含哲理的忠言;有的人说的话,虽然听起来很舒服,但却损害了你的志气。诸如此类,关键在于使自己的心正、意诚,那么,问题就自然迎刃而解了。”
杨云翼患有风湿病,一到风雨阴湿天气就疼痛难忍。皇上很关心他的病情,并亲自询问治好这种病的药方。杨云翼于是借医寓理,回答说:“只是先把心治好而已。心中没有病,邪气自然平息。治理国家也是同样的道理。如果君王先把自己的心放正,行为正派,那么正气就树立起来了,朝廷百官就没有人敢于作奸犯科,天下百姓也就自然安居乐业了。”皇上豁然大悟。
杨云翼不仅政声卓著,练达吏事,直言敢谏,且文名大盛,与文人名士交往甚广,经常推荐贤才,鼓励后进。元好问曾盛称杨云翼:“惟其视千古而不愧,是以首一代而绝出。”
P16-18
导语
《大学》详尽论述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思想、内省慎独的修养观,使人达到内心与外界相融合的境界;《大学》使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给具有政治抱负者和远大理想的人,指明了道路。
常永楠编注、陈明星主编的《大学》在原文之后本书还添加了“注释”“译文”“论引”“评析”“引申阅读”五大板块,方便读者加深理解。
序言
《大学》是孔子弟子曾参所撰,是秦汉之际的
儒家作品。自宋以降,成为儒家纲领性经典,南宋
时被朱熹编列为《四书》之首,成为历代科举应试
必修之经典。在儒学乃至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史上,
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要了解儒学、研究儒学、传
播儒学的精华,就不能不认真阅读这部书。
《大学》是一篇奇文。算上标题“大学”二字
,全文不过1755字。但它却是博大精深的儒学经典
的总纲领。只要抓住《大学》的三纲领、八条目,
就抓住了儒学的基本思路。
什么是三纲领?《大学》的第一句话,“大学
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就是三
纲领。三纲领说了两件事情,一个标准。第一件事
是明明德,就是修身。第二件事是亲民,就是为政
,服务社会。一个标准就是止于至善,就是力争把
事情做到完美无瑕。
什么是八条目?八条目是指包括格物、致知、
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之
中,修身是核心环节,是根本。前面的格、致、诚
、正都是为了修身,都是为了完善自我。修身的功
夫过硬了,自然可以成事,所谓的齐家、治国、平
天下,便不是什么难事了。
《大学》详尽论述儒家“修身、齐家、治国、
平天下”的政治思想、内省慎独的修养观,使人达
到内心与外界相融合的境界;《大学》使人树立正
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给具有政治抱负者
和远大理想的人,指明了道路。
有了《大学》的思维框架,再读《论语》,学
问就丰满了;再读《孟子》,学问就扩展了;再读
《中庸》,学问就完善了。《四书》读好了,天下
便无不可读之书;无论是群经还是诸子,就都可以
从容面对了。这就是古人治学的精妙之处。
如果能够做到熟读熟背、抄写默写,再加上日
常生活中的涵泳体悟,这样走下去,一定可以自修
其身,其效果必然是有益于社会,必然能服务于他
人。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阅了大量的资料,并得
到工作伙伴们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对编委会老
师常永楠、刘中洋、孙红丹、唐海燕、田苗、郑宇
、朱慧俐、罗礼华、施中狱、郭汉尧、刘贤华、梅
凤华、范敦海、朱刚、何泽明、温彩风、袁公明、
聂超军、宋劝其、杜启龙、杨莎莎、徐小花、颜阳
、农梅珍等,表示感谢。
内容推荐
《大学》是阐发儒家内圣外王的政治思想的经典作品。内容可概括为 “三纲领”与“八条目”。所谓“三纲领”就是《大学》开首所讲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而“八条目”乃是为着实现这“三纲领”采取的“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八个步骤。
常永楠编注、陈明星主编的《大学》选取《墨子》中最重要的篇章,采用原文、注释、译文、论引、评析、引申阅读的结构形式阐释经典,以便于读者阅读。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大学/中华经典轻松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常永楠
译者
编者 常永楠
绘者
出版社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商品编码(ISBN) 9787569924732
开本 16开
页数 19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40
出版时间 2018-09-01
首版时间 2018-09-01
印刷时间 2018-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图书小类
重量 326
CIP核字 2018141656
中图分类号 B222.14
丛书名
印张 12.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3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10:4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