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中国经学(第23辑) |
| 内容 | 内容推荐 彭林主编的《中国经学(第23辑)》收录了“经师研究”(主要研究张舜徽先生的经学文献观、经学思想等)、“经学义理”(主要研究司马光的礼制思想和唐文治、曹元弼的经学思想)、“经学史论”(主要研究司马迁和刘向的史学思想)、“经学故训”(主要研究俞樾的《毛诗平议》和高邮王氏的《国语》校诂)、“经学文献”(包括对《毛奇龄年谱》《四库全书总目》《礼记释文》《熹平石经》等的研究)、“资讯札记”(《孟子》《中国经学史》)等栏目,汇集了二十二篇专门研究中国经学内容的文章,从《史记》《礼记》《诗经》《孟子》《国语》等研究出发,进一步对儒家传统文献进行解读,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有深度的研究。 目录 特稿 六经的价值论理 经学、小学与考古学 经学的历史贡献与学科诉求 清代经学史的思考与现代启示 经师研究 张舜徽先生的经学文献观 论张舜徽先生《清人笔记条辨》对经学的论说 简论张舜徽先生经学思想的特点 经学义理 论司马光的礼治思想 道济天下——唐文治、曹元弼二先生经学大义比论 经学史论 《周本纪》《鲁周公世家》所载周公史事引《书序》考论——兼谈司马迁的撰史理念 盛乐舞雩与孔子“风乎舞雩”之本义 刘向“自持其《谷梁》义”考论 经学故训 读俞樾《毛诗平议》札记六则 高邮王氏《国语》校诂商榷四则 经学文献 毛奇龄年谱补辑简编(1682-1713) 《四库全书总目》经部勘误举隅 顾广圻校修张敦仁翻刻抚本《礼记释文》探析 20世纪熹平石经研究鸟瞰 资讯·札记 孟子“义袭”解 韩大伟着《中国经学史·周代卷》概略 长歌行——撰成《中国经学史》前三册偶感诗自注并序 周易校勘记补遣(一) 编後记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中国经学(第23辑)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彭林 |
| 译者 | |
| 编者 | 彭林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59815446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268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290 |
| 出版时间 | 2018-12-01 |
| 首版时间 | 2018-12-01 |
| 印刷时间 | 2018-12-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476 |
| CIP核字 | 2018287782 |
| 中图分类号 | Z126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7.2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广西 |
| 长 | 259 |
| 宽 | 186 |
| 高 | 15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1500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