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生命之敞亮(王国维境界说诗学属性论) |
| 内容 | 作者简介 刘锋杰,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安徽师范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特聘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是文学理论、中国现代文论史及张爱玲小说等,著有《蜕变与回归》、《中国现代六大批评家》、《文学象征论》(与严云受合著)、《〈人间词话〉百年解评》(与章池合著)、《人的文学及意义》、《想象张爱玲》、《文学政治学的创构——百年来文学与政治关系论争研究》(合著)等,主编《文学批评学教程》、《文学理论》教材等。 目录 第一章 何不说“生命之敞亮”?——王国维“境界说”诸定义之平议 第二章 “境界”分类——“生命之敞亮”的多形态 第三章 “境界”有别称——“真”而“不隔”之义释 第四章 一个“生命-主体论”的问题——“境界”概念的语义分析与内涵确证 第五章 从“西体”“中体”到“以生命为体”——与罗钢、彭玉平二先生论《人间词话》的诗学属性 第六章 如何超越“强制阐释”——从《红楼梦评论》到《人间词话》的审美阐释 第七章 “德不孤,境界亦不孤”——王国维“文学审美论”的超越性与开放性 第八章 是“幻象”还是“真象”?——以罗钢先生论“隔与不隔”为讨论中心的商榷 第九章 “诗史说”——钱钟书的“舍”与王国维的“取” 第十章 一个人的“文学革命”——兼论王国维与“五四”文学革命的关系 后 记 内容推荐 《人间词话》发表110年来,王国维“境界”(或“意境”)之释义引起巨大争议,计有“世界说”“形象说”“理念说”“精神层次说”“感受说”“内美说”等,刘锋杰著的《生命之敞亮(王国维境界说诗学属性论)》通释王国维“境界”之义涵,则主“生命之敞亮”说。强调“境界”指涉诗人人格、胸襟、视野、见识等生命本体,“意境”指涉情景、言意关系处理并追求诗作的意味隽永。“境界”为诗之本,“意境”为诗之成。“境界说”受西学影响却深植中国诗学传统。《人间词话》以鉴赏形成的审美阐释路向足以校正当代文化批评的“强制阐释”之弊。王国维终以“一个人的文学革命”撬动了整个社会的文学革命,实为“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先驱之一。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生命之敞亮(王国维境界说诗学属性论)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刘锋杰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上海教育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4488204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278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210 |
| 出版时间 | 2018-12-01 |
| 首版时间 | 2018-12-01 |
| 印刷时间 | 2018-12-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326 |
| CIP核字 | 2018238472 |
| 中图分类号 | I207.2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9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上海 |
| 长 | 210 |
| 宽 | 145 |
| 高 | 15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