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斌,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苏州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现任职于江苏省苏州第一中学,江苏省叶圣陶教育思想研究所。
主要研究方向:语文教学、教育美学和叶圣陶教育思想研究。在《教育研究》《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语文教学通讯》等刊物发表近100篇研究论文,出版《发现语文之美》《教育美学十讲》《李泽厚学术年谱》等多部作品。
| 图书 | 写在讲台边上 |
| 内容 | 作者简介 杨斌,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苏州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现任职于江苏省苏州第一中学,江苏省叶圣陶教育思想研究所。 主要研究方向:语文教学、教育美学和叶圣陶教育思想研究。在《教育研究》《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语文教学通讯》等刊物发表近100篇研究论文,出版《发现语文之美》《教育美学十讲》《李泽厚学术年谱》等多部作品。 目录 序 辑一 星空与岁月 想起了蔡元培 你好,苏霍姆林斯基 梁启超的教师观 陈寅恪和他的两个学生 宗白华的人生散步2l 春风沂水咏而归 河汾之风,山高水长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说不清明天的风 相信种子,相信岁月 蘸着自己的血肉写作 发出自己的声音 辑二 重新发现叶圣陶 和叶圣陶相遇 从小学讲台上走出的教育家 重新发现叶圣陶 路径、方向和里程碑 在叶圣陶语文旗帜下重新集结 重塑我们的教育文化 《为人生的教育:名家名师对话叶圣陶》后记 辑三 走近李泽厚 明月直入无心可猜 ——初访李泽厚先生散记 李泽厚书房的一副门联 谁是李泽厚 《李泽厚话语》编后记 思量一夕成憔悴 此心安处是吾乡 让思想润泽教育 ——编书断想 李泽厚的中小学时代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辑四 从语文之美到教育美学 《语文美育叙论》绪论 《语文美育叙论》后记 《教师职业幸福的秘密》后记 《发现语文之美》导言 《发现语文之美》后记 《什么是真正的教育:50位大师论教 育》导言 借大师之“酒杯”,浇自家之“块垒 ——答《教师月刊》读者朋友问 走向教育之美 后记 内容推荐 杨斌著的《写在讲台边上》是一位特级教师的教学思想发展史,也是记录一位普通教师的曲折人生和精神历险的个人教育史,更是一位从乡村走到都市、从讲台走向教育深处的学者型教师的精神建构史。本书丰富多姿地展示了作者如何从内心深处寻求动力、从人类的精神高地汲取养分的教师专业成长之路。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写在讲台边上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杨斌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0259482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191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200 |
| 出版时间 | 2018-08-01 |
| 首版时间 | 2018-08-01 |
| 印刷时间 | 2018-08-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教育考试-考试-其它考试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352 |
| CIP核字 | 2018139719 |
| 中图分类号 | G4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2.2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38 |
| 宽 | 168 |
| 高 | 10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