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另一个三叠层(1951年西安考古调查报告)/苏秉琦未刊考古报告 |
内容 | 作者简介 苏秉琦,1909年(清宣统元年)出生,1997年6月逝世。河北高阳人,中国现代考古学家。1934年毕业于北平师范大学历史系,解放前曾任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所副研究员;1949年起,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原称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其间,1952~1982年任北京大学考古专业教授,兼考古教研室主任。代表作有《苏秉琦考古学论述选集》《中国文明起源新探》《华人·龙的传人·中国人——考古寻根记》。 目录 序一 序二 整理说明 前言 第一编 仰韶文化 客省庄(开瑞庄) 马王村 路柳庄 五楼 上南丰 苗家庄 黑牛堡 半坡村 灵台 鱼化寨 未央宫 海家坡 中丰店 米家崖 南荆市 三桥镇 北黄堆 北念头 关庙村 大吉村 镐京观 洛水村 第二编 龙山文化 概论 客省庄(开瑞庄) 马王村 窝地村(阿底村) 洛水村 镐京观 上泉北村 第三编 周文化 概论 客省庄(开瑞庄) 海家坡 马王村 五楼 大原(袁)村 西王村 滹沱 北郭村 关道村 冯村 斗门镇 花园村 普渡村 洛水村 附件 导语 这是继梁思永先生1931年提出的河南安阳后岗遗址的“三叠层”地层关系后,在中原地区发现的“另一个三叠层”。 从1951年到现在,虽然时隔60多年,但任何考古资料都有不可替代的特性,只要是第一次发表,对学界来说,都是新的材料。 通过苏秉琦著的《另一个三叠层(1951年西安考古调查报告)/苏秉琦未刊考古报告》,还可了解当时的学术状况,了解苏先生的治学历程,其在学术史上亦有重要价值。 内容推荐 1951年在西安为期两个月的发掘工作后,苏秉琦先生将关中地区史前文化分出了仰韶、龙山、周三个文化,这被梁思永先生赞为陕西的“三叠层”。这是继梁思永先生1931年提出的河南安阳后岗遗址的“三叠层”地层关系后,在中原地区发现的“另一个三叠层”。 在苏秉琦著的《另一个三叠层(1951年西安考古调查报告)/苏秉琦未刊考古报告》中,苏秉琦先生依次介绍了仰韶、龙山、周三个文化的资料,并对三个文化进行了细致分期,其分期结果至今仍经得起检验,“真可谓妙到毫巅的巧作了!”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另一个三叠层(1951年西安考古调查报告)/苏秉琦未刊考古报告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苏秉琦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2587278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1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22 |
出版时间 | 2018-06-01 |
首版时间 | 2018-06-01 |
印刷时间 | 2018-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考古文物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360 |
CIP核字 | 2018028770 |
中图分类号 | K872.411.5 |
丛书名 | |
印张 | 17.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28 |
宽 | 152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21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