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第一章 竞争
第二章 石窟
第三章 佛经
第四章 印制
第五章 流传
第六章 修复
索引
图片来源
后记
| 图书 | 寻踪敦煌古书金刚经(世界纪年最早的印本书籍)(精)/佛教文献研究译丛/上海师范大学敦煌学研究所学术丛书 |
| 内容 | 目录 导言 第一章 竞争 第二章 石窟 第三章 佛经 第四章 印制 第五章 流传 第六章 修复 索引 图片来源 后记 导语 《金刚经》是我国影响最为广泛的佛教典籍之一。敦煌藏经洞出土的咸通九年《金刚经》是世界有纪年的最早木刻本印刷品,享有盛名。吴芳思、马克·伯纳德著的《寻踪敦煌古书金刚经(世界纪年最早的印本书籍)(精)/佛教文献研究译丛/上海师范大学敦煌学研究所学术丛书》是一本面向大众的、图文并茂的普及读物,主要讲述发现和修复世界上纪年最早的印本——《金刚经》背后的种种故事。两位作者不仅告诉读者《金刚经》的主要内容和被重新发现的趣闻,而且涉及了印制该经的纸张、油墨、印刷工序等方面的知识。由于原作较为通俗,再加上译者(含校译者)具有扎实的佛教知识和良好翻译经验,本书的译文完全符合中国读者的阅读习惯,不仅流畅简明,而且介绍准确。 内容推荐 这部由斯坦因从敦煌藏经洞携回的王玠《金刚经》产生于公元868年,它是目前世界纪年最早的印刷书籍,现收藏于英国国家图书馆。 英国著名汉学家吴芳思和英国国家博物馆修复部主任马克·伯纳德,在本书中向我们讲述了关于发现、转移和修复的经过,更在中国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等更广泛的背景下,为我们呈现了印刷这部《金刚经》的纸张、油墨乃至印刷工序等种种珍贵的历史资料。英国国家图书馆修复人员历时近40年(1972—2010),终于使这部破烂不堪的《金刚经》印本恢复至近乎诞生时的模样。 吴芳思、马克·伯纳德著的《寻踪敦煌古书金刚经(世界纪年最早的印本书籍)(精)/佛教文献研究译丛/上海师范大学敦煌学研究所学术丛书》以客观、冷静、真挚的笔触,并配与珍贵的插图,从人文、历史的广阔视角,涵盖中亚考古、佛教典籍、印刷工艺、文物修复等多领域知识,叙述了这部王玠《金刚经》印本重见天日的完整过程。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寻踪敦煌古书金刚经(世界纪年最早的印本书籍)(精)/佛教文献研究译丛/上海师范大学敦煌学研究所学术丛书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英)吴芳思//马克·伯纳德 |
| 译者 | 译者:袁玉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59801609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140 |
| 版次 | 1 |
| 装订 | 精装 |
| 字数 | 110 |
| 出版时间 | 2019-03-01 |
| 首版时间 | 2019-03-01 |
| 印刷时间 | 2019-03-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321 |
| CIP核字 | 2017199192 |
| 中图分类号 | B942.1 |
| 丛书名 | 佛教文献研究译丛 |
| 印张 | 4.7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广西 |
| 长 | 218 |
| 宽 | 153 |
| 高 | 12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20-2013-237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