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辨识黑叶猴
毛色
形态特征
第二篇 黑叶猴的来龙去脉
第三篇 黑叶猴的家庭
常住者和暂住者
成长之路
第四篇 黑叶猴的食住行
食
住
行
第五篇 黑叶猴种群
麻阳河的猴群
猴王洞的猴群
“上房掀瓦,下地偷粮”的猴群
猴妈和它的“熊孩子”
人工种群
第六篇 保护黑叶猴
建立保护区
巡护
科研监测
交流合作
放归
图书 | 黑叶猴的故事(绿野寻踪) |
内容 | 目录 第一篇 辨识黑叶猴 毛色 形态特征 第二篇 黑叶猴的来龙去脉 第三篇 黑叶猴的家庭 常住者和暂住者 成长之路 第四篇 黑叶猴的食住行 食 住 行 第五篇 黑叶猴种群 麻阳河的猴群 猴王洞的猴群 “上房掀瓦,下地偷粮”的猴群 猴妈和它的“熊孩子” 人工种群 第六篇 保护黑叶猴 建立保护区 巡护 科研监测 交流合作 放归 导语 黑叶猴是中国最有特点的灵长类动物之一,它们具有与众不同的攀岩本领,可以飞檐走壁,它们生活在我国的贵州、广西、重庆喀斯特石山地区,数量稀少而珍贵。黄乘明、裴路、吴安康、梦梦著的《黑叶猴的故事(绿野寻踪)》通过大量的照片,形象、生动地介绍了黑叶猴的生活方式和适应环境的特色。 内容推荐 黑叶猴是珍贵稀有灵长类动物。分布区域狭窄,数量稀少。由于受到狞猎、栖息地丧失和破碎化等威胁,全球野生种群数量估计只有2000只左右。贵州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唯一一处以黑叶猴为主要保护对象的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为黑叶猴生存繁衍提供了安全舒适的栖息环境,为全球保护了最大的黑叶猴野生种群分布地,现在有554只左右黑叶猴分布其中。 黄乘明、裴路、吴安康、梦梦著的《黑叶猴的故事(绿野寻踪)》以精美的照片介绍黑叶猴的形态、家庭组成、衣食住行、母子亲情,揭秘黑叶猴不为人知的故事,呈现了黑叶猴真实的生活场景,讲述了人们为保护黑叶猴所做的艰辛努力。通过阅读本书,希望你能爱上这种野生动物,加入到保护野生动物的队伍中来,共建美好家园。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黑叶猴的故事(绿野寻踪)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黄乘明//裴路//吴安康//梦梦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林业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3897856 |
开本 | 24开 |
页数 | 7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18-10-01 |
首版时间 | 2018-10-01 |
印刷时间 | 2018-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生物科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210 |
CIP核字 | 2018232622 |
中图分类号 | Q959.848 |
丛书名 | |
印张 | 3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192 |
宽 | 208 |
高 | 5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