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圭铭著的《明代书学研究》为暨南大学艺术学院项目成果、暨南艺丛之一。
本书围绕明代书学理论展开研究,收录作者的七篇论文,分别为《从掌指之法到肘腕之法:运笔方法的转换与晚明书风的丕变》、《从劲健圆熟到狂书醉墨——论明代前期草书的风格流变》、《各极其变各穷其趣——论晚明书家师古观的转变》、《用笔为要神会意解——试论文徵明题跋中之尚古观念》等。
图书 | 明代书学研究/暨南艺丛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朱圭铭著的《明代书学研究》为暨南大学艺术学院项目成果、暨南艺丛之一。 本书围绕明代书学理论展开研究,收录作者的七篇论文,分别为《从掌指之法到肘腕之法:运笔方法的转换与晚明书风的丕变》、《从劲健圆熟到狂书醉墨——论明代前期草书的风格流变》、《各极其变各穷其趣——论晚明书家师古观的转变》、《用笔为要神会意解——试论文徵明题跋中之尚古观念》等。 作者简介 朱圭铭 1978年生于江苏灌南,别署如斋、至乐斋,文学博士。现为暨南大学美术系系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兼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广东省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广东书法院特聘书法家、岭南书法院首席书法家、刘海粟美术馆特聘研究员、深圳书法院特聘研究员、广东艺坛书画院学术委员等。 曾先后师从黄悖教授与曹宝麟教授,获南京艺术学院文学硕士学位及暨南大学文学博士学位。2005年7月调入暨南大学艺术学院,为该院中国书画鉴赏专业主要创始人之一。 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已数十次参加中国书法家协会等机构主办的国内外各类重大展览并获奖,曾在南京、广州、东莞、潮州及南非等多地举办个展及联展;书法学术研究方面,主要致力于明代书法史论研究,在各类核心刊物发表相关学术论文十余万字,并曾荣获全国第七届书学讨论会一等奖、全国第九届书学讨论会三等奖、“中国书法·岭南论坛”优秀论文奖等,研究成果入选中国书协主编《当代中国书法论文选(1949-2008)》,主持教育部2015年人文社科一般研究项目《祝允明人生与书学考论》。 已出版《中国当代青年书法家 朱圭铭》《风载书声:朱圭铭壬辰草书作品集》《朱圭铭甲午作品选》《心手达情一一朱圭铭丙申书法选》等个人作品专辑。 目录 总序 序 从掌指之法到肘腕之法:运笔方法的转换与晚明书风的丕变 从劲健圆熟到狂书醉墨——论明代前期草书的风格流变 祝允明在岭南之交游事迹考略 用笔为要 神会意解——试论文徵明题跋中之尚古观念 各极其变 各穷其趣——论晚明书家师古观的转变 鉴于昔而豫于来——祝允明《奴书订》一文中关于继承和革新的辩证精神 复古与新趣——论南宋以降两百年左右文人书法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祝允明年表 朱圭铭书法作品欣赏 后记 读书以明 理闲笔畅吾心——我的书学之路及创作观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明代书学研究/暨南艺丛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朱圭铭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暨南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6822390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8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88 |
出版时间 | 2018-07-01 |
首版时间 | 2018-07-01 |
印刷时间 | 2018-07-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书法篆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412 |
CIP核字 | 2017266476 |
中图分类号 | J292.1 |
丛书名 | |
印张 | 12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广东 |
长 | 260 |
宽 | 185 |
高 | 10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