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晚清时期卢梭在中国的政治形象问题研究/卓越学术文库 |
| 内容 | 内容推荐 接触和学习西学的实用主义态度决定了卢梭之所以能进入近代国人的视野并成为关注的焦点,主要是因为近代中国知识分子主观认定他的学说能够解决当时中国日益严峻的国家和社会问题。余金刚著的《晚清时期卢梭在中国的政治形象问题研究》以卢梭在中国晚清知识界的政治形象为研究主题,目的是揭示出晚清时期卢梭在中国知识界的命运。晚清时期卢梭在中国知识界的政治形象问题与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有关:一是卢梭政治学说自身的特点与性质;二是晚清时期国人接触卢梭的主要渠道中江兆民的《民约译解》;三是民权与革命话语的流行。晚清时期卢梭在中国的政治形象大致经历了一个从儒者到民权主义者再到革命象征符号的变迁过程,这一过程实际上是与中国晚清思想界日趋激进化相一致的。 作者简介 余金刚,1981年生人,汉族,内蒙古赤峰人。法学博士。河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讲师,河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人员。主要从事政治学理论与中外政治思想研究。近年来先后在《社会主义研究》《探索与争鸣》《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目录 导言 一、问题的缘起 二、研究现状梳理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本原卢梭的考察:晚清时期卢梭中国形象的学理原因分析 第一节 卢梭化身为儒者的可能——卢梭政治哲学与儒学内在逻辑理路的一致 一、人的概念化 二、“政治领域的宗教人伦化 第二节 卢梭作为民权主义者的可能——政治正当性的道德诉求:人民主权 第三节 卢梭作为革命导师的可能——神义论语境下卢梭社会契约论所蕴含的激进性分析 一、古希腊目的论宇宙论下的神义论问题 二、西方近代社会契约论兴起的神学背景:中世纪邓.司各特的唯意志论 三、卢梭:人为构建的宇宙论 小结 第二章 西洋的儒者:卢梭与中国传统政治理念的交相呼应 第一节 中江兆民“看”卢梭:“倡教化抑艺术”的德治主义者 一、儒学式的人民主权理论 二、儒学式的“心思自由”论 第二节 儒者形象卢梭传播与形成的环境脉络分析 第三节 刘师培:纳入儒学传统的《民约论》 一、民约的性质 二、“公”“公德”与“公意 小结 第三章 民权主义者形象的卢梭及其中国意义 第一节 晚清民权概念的中国语义:民权主义者卢梭的话语背景 一、中文“民权”一词的由来 二、君民共主——改良主义民权话语之隐喻 三、革命主义的民权话语:民权即国民权 四、民权之主体:“国民”术语的内在张力与国家联想 第二节 民权主义者卢梭对于改良派的意义 一、抨击反民权言论的工具 二、梁启超眼中的“医国国手 三、严复的批判对象 第三节 民权主义者卢梭对于革命派的意义:由“人民主权”到“主权在民 一、民——不知不觉的“阿斗 二、自由——秩序与团体凝聚力的丧失 三、平等——真与假的区分 小结 第四章 晚清革命话语的激化:民权主义者卢梭升华为革命的象征符号 第一节 甲午战争后政治激进主义的形成与“革命”含义的转变 第二节 中国传统革命话语的近代转化 一、儒家传统革命观念 二、中西革命观念的相互格义 三、革命:“天演之公例 第三节 “革命”话语的胜利:卢梭化身为革命精神的象征 一、论战之一:法国大革命的是与非 二、论战之二:政治革命、种族革命与社会革命之相关问题 三、卢梭作为革命符号的象征意义 小结 第五章 晚清时期卢梭的中国意义 第一节 晚清时期的中国知识者为什么推崇卢梭 第二节 两种不同价值层次的卢梭 第三节 晚清时期卢梭中国形象的实用主义性质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导语 余金刚著的《晚清时期卢梭在中国的政治形象问题研究》通过分析三种不同政治形象(儒者、民权主义者、革命象征符号)的卢梭其产生的条件和过程、从宏观角度总结了晚清时期中国知识界认识卢梭的特点:卢梭政治形象变迁的过程与中国近代政治发展日趋激进化相一致的。晚清中国知识分子推崇卢梭的原因在于信奉逆反价值的他们主观上认定卢梭学说中的某些观念能够使当时的中国实现国家的独立和富强。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晚清时期卢梭在中国的政治形象问题研究/卓越学术文库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余金刚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郑州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4552688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229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284 |
| 出版时间 | 2018-08-01 |
| 首版时间 | 2018-08-01 |
| 印刷时间 | 2018-08-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西方哲学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404 |
| CIP核字 | 2018019773 |
| 中图分类号 | B565.26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4.7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河南 |
| 长 | 240 |
| 宽 | 170 |
| 高 | 12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