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许多行动都将滋养自身,或者败坏自己。人的许多动作,表情,说过的话,写下的字,莫不如此。人的许多行动无论宏大、幽微,皆事关生命的质地。
无论是刘震云的小说世界,还是沈从文的人生经历,都显示着人试图通过外物和他人来忘记、抹除自我的冲动。吕永林著的《销魂者考/述而批评丛书》通过勾勒这些“销魂者”的精神谱系,作者探听着属于人类未来的新的共同体之声。
| 图书 | 销魂者考/述而批评丛书 |
| 内容 | 内容推荐 人的许多行动都将滋养自身,或者败坏自己。人的许多动作,表情,说过的话,写下的字,莫不如此。人的许多行动无论宏大、幽微,皆事关生命的质地。 无论是刘震云的小说世界,还是沈从文的人生经历,都显示着人试图通过外物和他人来忘记、抹除自我的冲动。吕永林著的《销魂者考/述而批评丛书》通过勾勒这些“销魂者”的精神谱系,作者探听着属于人类未来的新的共同体之声。 目录 野部 玩笑的深度及其限度 ——论刘震云之《故乡面和花朵》 我们离苦难很近,离善良很远 ——温故《温故一九四二》及其他 山部 事关未来正义的正义 ——从蔡翔教授之《革命/叙述》而来 泽部 审美的暴政 猪尾焦虑与屠苏之死 ——周晓枫《离歌》“阅读笔记” 村部 常人世界及其活口 ——《一地鸡毛》《一腔废话》《一句顶一万句》对照记 文本世界的青年往何处去 ——石一枫小说里的斗争与无望 湖部 罗陀斯的天光与少年 ——从吴亮的长篇小说《朝霞》而来 “我们”向何处去 ——由话剧《WM(我们)》和《我们走在大路上》而来的一份时代精神考察 溪部 新生证实,有情有功 ——读张新颖《沈从文的后半生》 文本、理论、世界和自我的重逢 ——关于项静的文学研究与评论 致谢 导语 吕永林著的《销魂者考/述而批评丛书》是较为学术化的文学评论集,主要聚焦于当代文学史上的重要问题和作品,话题涉及“潘晓”讨论、刘震云小说中小人物对历史的承担、卫慧小说的历史隐喻功能等等,也有对于相关学术著作的评论,如对于蔡翔《革命/叙述》和张新颖《沈从文的后半生》的评论。这些文章显示了很强的哲学气质,作者往往从文学出发,抵达更为抽象的文学观乃至世界观,试图以文学的思考来回答有关审美、他者、正义等更为根本的哲学问题。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销魂者考/述而批评丛书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吕永林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08153073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289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162 |
| 出版时间 | 2018-08-01 |
| 首版时间 | 2018-08-01 |
| 印刷时间 | 2018-08-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340 |
| CIP核字 | 2018152722 |
| 中图分类号 | I206.7-5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9.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上海 |
| 长 | 204 |
| 宽 | 141 |
| 高 | 15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