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禅在红楼第几层
内容
作者简介
梁归智,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红楼梦学会理事,大连明清小说研究中心理事长。1992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资格,1995~1996年在美国纽约市立大学约克学院哲学系、2006~2008年在俄罗斯国立圣彼得堡大学东方系任客座教授。已出版《红楼梦探佚》《箫剑集》等著作二十种。
目录
宝玉悟禅因缘起
贾宝玉卷入姐妹情感纠纷而参禅
宝玉悟禅历程分析
从佛教义理看宝玉悟禅
“四圣谛”之苦、集、灭、道
大乘与小乘佛教的义理分歧
“四圣谛”之道
八正道与戒定慧
贾宝玉悟禅的情节进展
黛玉和宝钗的禅家机锋
借花献佛禅何物
禅到底是什么
禅的中国文化特色
禅之本旨何在?
禅的三个核心要点:诗、哲、活
宝玉悟禅寻本质
贾宝玉:诗人哲学家
诗与禅
宝玉的本质与禅的指向
《红楼梦》故事情节的禅意
体现“无常”的故事情节
心心相印的禅机故事
史湘云醉卧的禅意
红楼探佚窥佛意
红学探佚学
佚稿中贾宝玉一度出家为僧
贾宝玉“悬崖撒手”以后
贾宝玉出家:遭遇“好了”——无常
贾宝玉重会史湘云:离空证情
贾宝玉人生五阶段:以情悟禅
证情方悟雪芹禅
张祥龙论贾宝玉天性之痴
禅在《红楼》第几层?
“明心见性”后, 禅乃世间觉
色空相即的理趣和意义
贾宝玉的痴情——特殊的禅意
《红楼梦》的诗意:“天道”“存在”之“终极视域”
《红楼梦》的“情禅”:中华文化的“天道”
须辨真禅与假禅
后四十回续书之伪禅
马道婆败露与妙玉走火入魔
宝玉黛玉妄谈禅
失玉·扶乩·凤姐求签·符水驱妖
雨村见士隐·惜春要出家·宝玉再梦游
和尚送玉·宝玉离家
中举·辞父·成佛
顽空否情野狐禅
刘小枫的误解:真禅与假禅
清初禅悦且共参
清朝的宗教政策
顺治与康熙对佛道的异同
雍正控制利用三教
乾隆收纳佛教入皇权
曹家命运与康雍乾政治
“雍正禅”:为专制皇权服务的政治工具
“雪芹禅”与“雍正禅”针锋相对
葛藤红学有禅机
活:中华文化与禅的基本精神
曹雪芹创作《红楼梦》也是“活法”
《红楼梦》是“意境小说”
懂得诗境才能欣赏中华艺术
《红楼梦》以花喻人的“活法”艺术
禅思维失落的困扰
“鉴赏考证”的理论
附录
“红学”何以应定位于“新国学”的思考
精彩页
宝玉听曲文悟禅机
让我们首先从《红楼梦》第二十二回谈起。
这一回的回目叫《听曲文宝玉悟禅机,制灯谜贾政悲谶语》。故事说贾母为薛宝钗过生日,叫了一个戏班子演戏,宝钗很会迎合贾母老年人的审美心理,专点打斗热闹戏,其中有一出是《鲁智深醉闹五台山》。
宝玉是个诗人型的情痴,喜欢诗意抒情的戏文,就对宝钗抱怨说:“只好点这些戏。”宝钗回答说:“你白听了这几年的戏,那里知道这出戏的好处,排场、词藻都好呢。”宝玉说:“我从来怕这些热闹。”宝钗笑道:“要说这一出热闹,你还算不知戏呢!你过来我告诉你这一出戏热闹不热闹。是一套‘北点绛唇’,铿锵顿挫,那音律不用说是好了,只那词藻中有一支《寄生草》,填的极妙,你何曾知道?”这引起了宝玉的兴趣,央告宝钗念出来。宝钗就念了下面这支曲子:
慢揾英雄泪,相离处士家。谢慈悲,剃度在莲台下。没缘法,转眼分离乍。赤条条,来去无牵挂。那里讨,烟蓑雨笠卷单行?一任俺,芒鞋破钵随缘化。
后面凤姐说有一个小戏子扮起来像一个人,大家都知道是指黛玉,怕黛玉不高兴,都只笑而不言。湘云心直口快,说了出来。宝玉给湘云使个眼色。结果后面湘云和黛玉都怪怨宝玉,宝玉“细想自己原为他二人怕生隙恼,方在中调和,不想并未调和成,反自己落了两处贬谤。正与前日所看《南华经》上有‘巧者劳而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汛若不系之舟’,又曰‘山木自寇,源泉自盗’等语。因此越想越无趣,再细想来,目下不过这两个人,尚未应酬妥协,将来犹欲何为?”
后来袭人劝解,说:“这是怎么说,好好的大正月里,娘儿们姊妹们都喜喜欢欢,你又怎么这个行景了。”宝玉冷笑道:“他们娘儿们姊妹们欢喜不欢喜,也与我无干。”袭人又笑道:“他们既随和,你也随和,岂不大家彼此有趣。”宝玉道:“什么是大家彼此?他们有大家彼此,我是赤条条来去无牵挂。”谈及此句,不觉泪下。宝玉再细想这一句的趣味,不禁大哭起来。翻身起来至案遂提笔立占一偈云:
你证我证,心证意证。是无不证,斯可云证。无可云证,是立足境。
写完了,又填了一支《寄生草》曲子:
无我原非你,从他不解伊。肆行无碍凭来去。茫茫着甚悲愁喜?纷纷说甚亲疏密?从前碌碌却何因?到如今,回头试想真无趣。
宝玉“自己又念了一遍,自觉了无挂碍心中自得,便上床睡了”。
宝玉悟禅历程分析
这是宝玉悟禅的前半段,表现宝玉从与姊妹情感纠纷的体验,上升到对人生意义的反思,触发禅机,获得“觉悟”。宝玉这种思想情感的体验,分析起来,有以下几个阶段:
一、自己怕湘云得罪了黛玉,于是维护二人的关系,调解二人的情感冲突,本是一片热心肠。这说明宝玉的情感太丰富,总是对别人抱有一腔深情,为他人打算,而没有任何自己的利害权衡。
二、谁知自己对别人的好意不仅没有达到预想的结果,反而使两方面都对自己不满,惹出了无限的烦恼。他急得对湘云说:“我到是为你,反为出不是来了。我要有外心,立刻化成灰,叫万人践踹。”而湘云并不领情,反唇相讥:“大正月里少信嘴胡说。这些没要紧的恶誓散话歪话,说给那些小性儿、行动爱恼的人,会辖治你的人听去,别叫我啐你。”
同时黛玉也责怪宝玉:“你为什么又和云儿使眼色?这安的是什么心?莫不是他和我顽他就自轻自贱了,他原是公侯的小姐,我原是贫民的丫头,他和我顽,设如我回了口,岂不他自惹人轻贱了呢?是这个主意不是?这却也是你的好心,只是那一个偏又不领你这好情,一般也恼了。你又拿我作情,到说我小性儿,行动肯恼。你又怕他得罪了我恼他,我恼他与你何干?他得罪了我,又与你何干?”
三、宝玉因这种感情遭受误解的经历,想到多情反被无情恼是人生的根本状态,这样的人生有什么意义呢?“因此越想越无趣。”
四、宝玉顺着这个思路想下去,就感到情感其实是不值得依靠的,也就是情感并不能作为人生的价值根据和意义寄托。人和人之间难以获得心灵上的真正互相了解。情感是靠不住的,很虚无的。自己的热情也只是累赘。人生活在世界上十分孤独,这是人的根本命运。
他因此从人生的终极意义上体验到了“赤条条来去无牵挂”这句戏文的真实和残酷,那种真正的冰冷无情。这太让人悲哀了,因此“不觉泪下”,再仔细品味体验,就“大哭起来”。
导语
宝玉听曲,悟了个“赤条条来去无牵挂”,拉开红楼人物谈禅的序幕。 黛玉葬花、湘云醉卧、宝玉出家……,隐晦而微妙地透露出浓厚的禅意。梁归智著的《禅在红楼第几层》通俗易懂地讲述了《红楼梦》与禅的关系,区分了续书与前八十回书中真伪之禅,勾勒出《红楼梦》里“雪芹禅”的真意。红学大师周汝昌说:“归智此书,就质量水平而观之,当推龙首。”
序言
《禅在红楼第几层》序
周汝昌
禅是什么?是佛门中一支独特宗派,具有浓郁
的中国特色,无与伦比。
自开坛立宗后,其方法与精神沁透于中华文化
的各个方面,而人不能尽觉尽识。中土诗词,离开
禅就会成为“不可理解”的文字。《红楼梦》是一
部用诗写成的小说,所以禅也就沁透于其中,这也
可说成是一种“规律”吧?
此义未明,《红楼》难懂。而为读者讲讲这方
面的书,似乎不多,归智此著,就质量水平而观之
,当推龙首。
禅,是一种“传授”方式,一种领会“捷径”
。它把双方——传者与受者的距离(或途径)缩到
最短;它要你扫除一切翳障后直达目标。
禅,是灵性,所以《红楼》开卷即写通灵一义
。灵,在智与慧之上,是中华民族精神活动的最高
境界。
没有灵性的人,无法进入《红楼梦》中。
禅与灵,是感悟之本能。感悟不靠形式推理逻
辑,不是算式与图表。
禅,是向上一路的,故云:“丈夫自有冲天志
,不向如来行处行。”
禅,是不盲从权威偶像的,故常“呵佛骂祖”
。常人不解,以邪说异端视之。
禅不是“填鸭”“灌输”,是启示触发,是契
合,是通彻。
禅,有真假。“机锋语”“俏皮话”往往为俗
人误作禅义。什么“弱水三千,但取一瓢”……说
时还闭目合掌,笑煞笑煞!
禅不“玄虚”,不“神秘”。读了梁归智教授
这本书,自能相信斯言。
我是归智先生此书的序者,无论序者还是作者
,都是脱不出文人论禅这个大范围的。我们的论禅
若拿与真正的禅门大师去看,他们也许会大发一笑
,认为我们还是未能抓住禅的灵魂命脉,说了些外
道和误导的错话。但就是从《红楼梦》作者曹雪芹
来说,他也不过是一位文人禅者。因此,拙序还望
真正的禅宗大师来指引和棒喝。
诗曰:
禅在红楼第九层,灵居慧上更超腾。
红楼一望诗中境,却借谈情号曰僧。
丙戌闰七月初一夜于媚红室
内容推荐
梁归智著的《禅在红楼第几层》是对禅与《红楼梦》关系的探讨著作。如从《红楼梦》第二十二回“听曲文宝玉悟禅机,制灯谜贾政悲谶语”里隐藏着宝玉对禅的理解说起,这里贯穿着怎样伏脉千里的禅机?《红楼梦》怎样把传统的“禅悟”改造为“情悟”?在宝玉听曲、黛玉葬花、湘云醉卧等大众耳熟能详的名篇里,到底隐藏着怎样的禅宗生命哲学?前八十回与后四十回的红楼里,真禅与假禅的是非焦点在哪里?书中运用 “探佚学”的方法与大量的推理与论证,挖掘出一个隐藏在红学家们视野之外的《红楼梦》里的禅的世界。前有周汝昌先生所作序,认为探讨禅与《红楼梦》关系的书不多,而此书“就质量水平而观之,当推龙首”。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禅在红楼第几层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梁归智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61398067
开本 32开
页数 22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8
出版时间 2018-09-01
首版时间 2018-09-01
印刷时间 2018-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图书小类
重量 314
CIP核字 2018034949
中图分类号 B946.5
丛书名
印张 7.5
印次 1
出版地 陕西
210
147
12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7: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