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清华法治论衡(第25辑梅因从身份到契约上) |
内容 | 内容推荐 英国著名法学家梅因在《古代法》这一名著中做出了一个著名论断:“所有进步社会的运动,到此处为止,是一个‘从身份到契约的运动。”这一论断极富远见卓识但也广受争议。高鸿钧、袁开宇《清华法治论衡(第25辑梅因从身份到契约上)》是“梅因:从身份到契约”专号上辑,其主要内容是围绕这一著名论断,研究并讨论了梅因的比较历史法学思想,及其在人类社会不同法律传统中的体现。本书不仅适合从事法理学、法史学专业的学者阅读,而且适合民商法、国际法等部门法领域的专家参考。 目录 卷首语 又见瑞格瑞 袁开宇 主题文章 从“梅因笔记”出发:马克思晚年笔记研究进路祛魅 刘阳 试析国际契约社会的实现路径——以国际公法为视角 肖君拥 牛春伊男 在身份与契约之间——法律文明进程中欧洲中世纪行会的过渡性特征 康宁 梅因的罗马契约理论及其评价 敏振海 身份与财产:比较法视野下的分家析产习惯 翟家骏 “僧道拜父母”律研究——关于儒释孝亲论争的制度定型与发展 肖飞 《1860年印度刑法典》述评 蒋辰 法治纵论 开放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地——论我国医学伦理委员会制度之完善 程诗媛 罗玉中 论民法总则中的“两宣”制度 郑臻 读书品茗 从“印度法的现在”发现“英国法的过去”——梅因的比较法律史研究 刘莉 冲突与并存:反思清代法制的背离结构——读《清代的法律、社会与文化:民法的表达与实践》 杨扬 域外法音 历史与比较法学研究:英国的机遇与责任 [英]弗雷德里克·波洛克著 李曌译 鲁楠校 德国法律史:国家传统与跨国视角 [德]托马斯·杜福著 李明倩译 纪海龙校 从盎格鲁到美利坚:信托法的移植与突变 [英]约书亚·盖茨勒著 瞿见译 编后记 鲁楠 导语 高鸿钧、袁开宇《清华法治论衡(第25辑梅因从身份到契约上)》旨在重新审视梅因在这一经典论著中的法学思想,尤其是“从身份到契约”这一著名论断,包括但不限于回应下列学术思考和实际问题:在法律体系的历时性变迁中,“契约”是否必然并终将代替“身份”;在全球化的法律背景下,是否产生或孕育着“身份”与“契约”的新型互动;在地方性的法律知识下,“身份”与“契约”是相互对立还是结构补充,等等。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清华法治论衡(第25辑梅因从身份到契约上)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高鸿钧//袁开宇 |
译者 | |
编者 | 高鸿钧//袁开宇 |
绘者 | |
出版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2508625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0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46 |
出版时间 | 2018-08-01 |
首版时间 | 2018-08-01 |
印刷时间 | 2018-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法律-法学理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484 |
CIP核字 | 2018192022 |
中图分类号 | D902-53 |
丛书名 | |
印张 | 25.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0 |
宽 | 156 |
高 | 17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