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我愿为你洗尽铅华(孟小冬传)
内容
编辑推荐

她,出身梨园世家,师承著名京剧老生余叔岩。她9岁开蒙,12岁首次登台,14岁就在上海乾坤大剧场和共舞台与露兰春、姚玉兰等同台演出,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被尊称为一代“冬皇”。然而,一代色艺双绝的坤伶,一个冷傲高贵的女子,却两度为妾,委屈半生,在寂寥中度过了最后的黄昏。她是谁?她就是孟小冬,华子著的这本《孟我愿为你洗尽铅华(孟小冬传)》为我们讲述的就是她的传奇人生。

内容推荐

国粹群芳独赏伊,风华绝代自销魂。

她是乱世中的奇女子,有男人的霸气果决,亦有女子的妩媚柔情。在台上,她是须生之皇、梨园名伶;在台下,她明艳照人、芳华绝代。她的人生,就像是一出戏,起伏激烈。从陆离的灯光中退下,繁华如梦,留下似是而非的回忆,迷离又悲情。

“—切都过去了罢!”她说。

然而,纵然时光流逝,总有些记忆难以抹去,只是慢慢淡了。

我心里有过你,如此而已,仅此而已。

华子著的《我愿为你洗尽铅华(孟小冬传)》较为完整地展现了孟小冬的传奇人生。全书以孟小冬的一生的戏曲之路为主,辅以亲情、友情和爱情,展现了孟小冬对待生活的态度和她对戏曲、对人生的积极向上的看法。

目录

第一辑 梦始梨园

 壹 缘起

 贰 开蒙

 叁 挑帘

 肆 盛开

 伍 加盟

第二辑 陌上花开

 壹 远行

 贰 搭班

 叁 献艺

 肆 星辉

 伍 乔迁

第三辑 锦簇芳华

 壹 前尘

 贰 遇见

 叁 动情

 肆 连理

 伍 息影

第四辑 伊人憔悴

 壹 命案

 贰 距离

 叁 破裂

 肆 神伤

 伍 信仰

第五辑 半世忧伤

 壹 复出

 贰 拜师

 叁 深造

 肆 诀别

 伍 义演

第六辑 如烟散尽

 壹 绝唱

 贰 名分

 叁 传承

 肆 知音

 伍 曲终

附录:

 孟小冬大事年表

试读章节

孟小冬,名若兰,字令辉。小冬是乳名。在她出生的那天,父亲孟鸿群既欣喜又激动,虽然他一直希望妻子能够生个儿子,在这种乱世中,又是梨园世家,女子的命运总是比较脆弱。但小冬的到来还是让一家人很开心。第一次当父亲的他笑容满面地给每个来道贺的亲戚好友送上红鸡蛋。

在道贺的众多亲戚朋友中,有一位动作举止颇有京剧武生味道的中年男子,他从人群中来到婴儿的旁边,正瞅了一眼,原本已经安静躺在襁褓里的婴儿又立马大哭起来,任母亲怎么哄,都停不下来,反而越哭越响亮。这个人就是小冬的姨父仇月祥。只要他一说话一靠近,刚出生的小冬就感应到似的,越哭越厉害。亲友们都笑了,仇月祥开玩笑称赞小冬好嗓子,将来定会成为名角。虽然只是场面话,到后来小冬就真的应验了这句话,成为著名的京剧演员。

仇月祥问张氏孩子是否取了名字,张氏摇摇头,将襁褓里的初生婴儿递给他,让他给孩子取个名字。

仇月祥沉思片刻,不经意转头朝窗外看去,只见外边那纷飞的飘雪和浓浓的冬意,便说:“就叫‘小冬’吧!”亲友们都说这个名字好,简洁雅致,又十分应景。

其实孟小冬真正的出生年份是在1907年,但当时民间有个迷信的说法叫“腊月羊,守空房”,意思就是说这个时候出生的人命运会比较坎坷。小冬的父母害怕这个预言降临在女儿的身上,会影响她的一生,便将她的出生日子改称为1908年。

但是无论怎么躲避,还是避不过命运的安排。降临在孟小冬身上的一切都仍然像宿命般的偶然,却又是命中注定,要她来人间于红尘中遭受这些劫数。

出生于梨园世家的孟小冬,从小便深受京剧的影响,后来顺理成章地开始了戏剧生涯。一切看起来都那么自然,仿佛是理所当然的。从清朝开始,梨园界有一个规定,伶人的后代只能子承父业继续成为梨园弟子。这个规定对伶人来说有些不公平,甚至是残酷的。虽然唱戏谋生比很多需要在外面吹风淋雨的职业已经好很多,但是作为女子,走上唱戏这条路定是不容易的,本来伶人的社会地位就是偏低的,女伶的地位就更加低微了。而且当时女伶比较少,很难唱红,就算红了,也多数是红颜薄命的下场。

生在什么样的家庭,我们从来都无法选择,那是与生俱来的命数,我们只能承认自己的无能为力。但后面要走的路,我们总会有选择的权利。

孟小冬出生于这样的家庭,她没有选择。然而,如果命运可以重来一次,假如她又有选择权,还会选择戏剧这条路吗?

我认为,她会。她是热爱京剧的。

孟氏家族有历史记载的四代里面,有半数以上的子弟都是京剧演员。他们大半辈子都为戏剧而活。

孟小冬的祖父孟福保,人称孟七,祖籍是山东济南,他出身老徽班,擅长演武净兼武生。  所谓武净,也叫“武花脸”,净角的一种,在戏曲中扮演以武打为主的角色。而武生,就是京剧中擅长武艺的角色。

1853年,太平天国运动期间,二十多岁的孟七是满腔热血的爱国青年,他怀着革命的热情,从山东来到江苏,参加了太平天国革命。在革命期间,由于孟七是武班出身,有一身好武艺,被分到英王陈玉成主办的同春戏班当教师。陈玉成是一位富有远见的将领,无论是培养将才还是指挥作战,都十分出色。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后,在军中教戏十余年的孟七于是离开军队北上京城,搭班演戏。同治年间,孟七和同一个戏班鼎鼎大名的杨月楼、任春廷以及其他戏剧演员受邀到上海演出。

据说当时上海的京剧观众偏好看武戏,以至出现“剧场多见金鼓喧阗,不闻琴韵悠扬”的现象。就连“伶界大王”谭鑫培到上海的第一天也演大武戏《挑滑车》。而孟、杨、任等一众演员的演出也十分精彩,甚至让“沪人初见,趋之若狂”。

孟七技艺精湛,在台上扮相十分威武,台步庄严,嗓音清朗,非常受观众的欢迎和喜爱。他常演的剧目《铁笼山》、《收关胜》、《七擒孟获》等无一不受好评。不仅如此,他演的文武老生戏,诸如《下河东》、《朝北会》、《大名府》等,都非常出色,唱做念打,娴熟流畅,一气呵成,余响绕梁,一时在上海名声大噪。后来他长期留居上海,中年之后少有登台,把精力和时间用来培养下一代。

P4-6

序言

众里寻他千百度

京剧博大精深,很多故事源于历史,源于生活。没接触的人也许会觉得枯燥无趣,然而经过京剧演员的诠释,那个中的趣味和欣赏价值,是不容小觑的。京剧之所以能成为我国国粹,也正说明它的地位和存在不一般。而在京剧上有造诣的那些人,我们俗称的戏子,他们无不为了戏剧而贡献青春年华、精力和心血,但他们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视为社会底层和卑微的象征。说到底也是时代的悲哀。

有能力的人,不应该被看低。有才华的人,应该被认同。

但人生却又岂能尽善尽美呢?多少戏子最终只落得悲凉的下场。我们也只能感叹一句:真是生不逢时啊!

但是幸好,还有那些被世人铭记的人物。

幸好,那里面包括孟小冬。

作为中国第一女老生的孟小冬,不敢说是后无来者,但绝对是前无古人。

她一生为爱痴迷,为名分执砉而苦苦等待,为一生热爱的京剧艺术而奉献,她悔过、恨过,最终她那孤寂的半生和受过的伤害,赋予了她人生的意义。

陀思妥耶夫斯基说:“我只担心一件事,我怕我配不上自己所受的苦难。”

在漫漫人生中,上帝给予我们苦难,并不是要我们躲避或是绝望,而是要我们迎难而上,把苦难化作继续前行的动力。孟小冬就是这样的女子,总是一直前行着,就算岁月无情地在她身上留下伤痕,她依然坚韧地站立在俗世中,清傲而不骄,出于淤泥而不染。她对得起她所承受的一切苦难。

她轰轰烈烈的一生,虽然不过是走马观花,镜中水月,那舞台的背后,又有多少个挥汗练功的日子,那些努力过的岁月,就让我们一起来品尝。

书评(媒体评论)

清末民初的雪艳琴、陆素娟等十位以美貌著称的坤伶和孟小冬比起来,都不算什么。

——薛观澜

魂归天上,誉满人间。清曲竟成广陵散;不畏威劫,宁论利往。节概应标烈女传。

——张大千

是千千万万人里难得一见的,在女须生地界,不敢说后无来者,至少可说前无古人。

——丁秉鐩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我愿为你洗尽铅华(孟小冬传)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华子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华侨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1360410
开本 16开
页数 24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0
出版时间 2016-06-01
首版时间 2016-06-01
印刷时间 2016-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358
CIP核字 2016080019
中图分类号 K825.78
丛书名
印张 16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60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10:3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