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识字的用途(工人阶级生活面貌)/都市文化研究译丛
内容
目录
致谢
注释与引文说明
一、所引用的言语
二、读者的详细情况
三、《德比民意调查》
四、其他杂项说明
序言
第一部分 “旧”秩序
第一章 谁是“工人阶级”?
第一节 方法问题
第二节 大致界定
第二章 人物全貌——背景
第一节 口头传统:反抗与适应——人生常态
第二节 “哪儿都不如家”
第三节 母亲
第四节 父亲
第五节 邻居
第三章 “他们”和“我们”
第一节 “他们”:“自尊”
第二节 “我们”:最好的和最坏的
第三节 “万事忍让”:“宽以待人”
第四章 人民的“真实”世界
第一节 个人的和具体的
第二节 “原始宗教”
第三节 图解大众艺术——((佩格周刊》
第五章 富足生活
第一节 即刻的、当下的、快乐的:天命和运气
第二节 “世上最大的一叶兰”:涉足“巴洛克风格”
第三节 图解大众艺术——俱乐部歌唱
第二部分 让位于新
第六章 释放行动的源泉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宽容和自由
第三节 “现在人人都在做这个”或者“大家伙全都在这里”:群体意
识和民主平等主义
第四节 活在当下和“进步主义”
第五节 冷漠主义:“个人化”和“碎片化”‘
第七章 去棉花糖世界的请柬:新大众艺术‘
第一节 制作人
第二节 图解进程:(一)家庭周刊杂志
第三节 图解进程:(二)商业流行歌曲
第四节 结果
第八章 新大众艺术:亮丽包装下的性
第一节 自动唱机男孩
第二节 “淫秽”杂志
第三节 性与暴力小说
第九章 被释放的源泉:对没有张力的怀疑主义之解释
第一节 从怀疑主义到犬儒主义
第二节 一些寓意人物
第十章 被释放的源泉:对断根离舷和忧虑不安之解释
第一节 奖学金男孩
第二节 文化的地位:对理想的怀恋
第十一章 结论
第一节 适应力
第二节 大众文化当前趋势之概览
部分参考书目
索引
译后记
导语
理查德·霍加特著的《识字的用途(工人阶级生活面貌)》是二战后西方文化研究的一本奠基之作。其研究对象为20世纪上半叶英国工人姐姐及其生活在大众文化(mass culture)繁荣之际的变迁。在其时的英国,阶级文化渐渐被大众文化所取代,教育普及使劳动阶级成为大众文化的消费群体之一。这种新兴的,具有同一性 (homogeneous) 的大众文化深受美国文化的影响,包括通俗小说,通俗小报和杂志,好莱坞电影等等。本书分析了这种大众文化如何使一个特定社会群体丧失了其本有的价值和特征,随之消解。
内容推荐
当一个社会变得更富裕时,它会失去其他价值吗?教育和识字能力使数百万人浪费在消费流行文化上吗?媒体是否强迫我们进入表象和物质的世界,抑或这一切都充盈美好?
理查德·霍加特著的《识字的用途(工人阶级生活面貌)》提出这些问题时,英国正在经历20世纪中期巨大的社会变革,然而作者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工作今天却没有失去其针对性和力量。作者对英格兰北部消失的工人阶级社区的价值观提供了迷人的洞见,并将其与他对带有强烈影响力的美国大众文化的看法一起编织。
本书开辟了一个全新的文化研究领域,作为历史文献以及对阶级、贫穷和媒体的评论,都是不可或缺的读物。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识字的用途(工人阶级生活面貌)/都市文化研究译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英)理查德·霍加特
译者 译者:李冠杰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8151239
开本 16开
页数 37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30
出版时间 2018-08-01
首版时间 2018-08-01
印刷时间 2018-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图书小类
重量 462
CIP核字 2018077559
中图分类号 K561.03
丛书名
印张 24.7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29
150
18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8:1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