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红色银行(从中央苏区到陕甘宁的金融战线)(精) |
内容 | 内容推荐 刘师博著的《红色银行(从中央苏区到陕甘宁的金融战线)(精)》将围绕着“中央苏区重建金融体制”“中央苏区各银行的建立和巩固”“红色银行的货币发行”“红色银行与财政统一”“红色银行的资本来源”与“长征路上的流动银行”等六个部分展开,尝试解答红色银行何以在中央苏区创建,又发挥了什么作用,并如何在西北转生等几个问题。 作者简介 刘师博,男,山东淄博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近代史,曾发表论文数篇。 目录 第一章 中央苏区重建金融体制 第一节 中央苏区建立前的社会经济 一、自然地理与经济条件 二、传统的经济形态 三、土地制度及其恶果 第二节 旧金融体系及其危害 一、以帝国主义国家银行为代表的旧金融体系 二、旧金融体系对中央苏区的危害 第三节 金融体系的新陈代谢 一、废除旧金融体系的措施 二、建立红色金融体系 第二章 中央苏区各银行的建立与巩固 第一节 苏区各银行的初创 一、东固平民银行 二、江西工农银行 三、闽西工农银行 四、赣东北特区贫民银行 五、湘鄂西农民银行 六、湘赣省工农银行 第二节 “一苏大”对金融工作的决议 第三节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 第四节 发展信用合作社,巩固工农银行 一、发展信用合作事业 二、平息挤兑风波 第三章 红色银行的货币发行 第一节 设计自己的货币 第二节 苏区的货币制造 一、造币机关 二、印钞机关 第四章 红色银行与财政统一 第一节 苏区财政状况 第二节 从自收自支到统一财政 第三节 财政制度的规范化 一、关于预决算制度 二、关于会计制度 三、关于审计制度 四、关于金库制度 第五章 红色银行的资本来源 第一节 成立“中华钨矿公司”等公营工厂 第二节 发行革命战争公债和建设公债 第三节 熬硝盐运动 第四节 积极开展信贷活动 一、存款 二、放贷 第五节 节省运动 第六章 长征路上的流动银行 第一节 困境:长征前夜的苏区红色银行 第二节 维持:长征途中的金融举措 第三节 重生:扎根西北后的新发展 参考文献 附录:历史文献资料 红军第四军司令部布告 粮食调剂局与粮食合作社的关系 长汀印刷厂工人做出的重要贡献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关于颁布暂行税则的决议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财政人民委员部训令(第十五号)——建立关税制度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劳动人民委员部训令第六号——为大规模开采钨矿招工15000个人 李克怀等回忆 矿产开采权出租办法 中央被服厂情况 中华全国总工会苏区中央执行局介绍 枪炮厂取得成绩的原因 发行“革命战争”短期公债条例 动员群众购买的办法 浪费的不可容忍的事实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红色银行(从中央苏区到陕甘宁的金融战线)(精)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刘师博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山西经济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57703073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44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212 |
出版时间 | 2018-07-01 |
首版时间 | 2018-07-01 |
印刷时间 | 2018-07-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992 |
CIP核字 | 2018035045 |
中图分类号 | F832.96 |
丛书名 | |
印张 | 23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山西 |
长 | 267 |
宽 | 189 |
高 | 24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