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分寸感
内容
试读章节

分寸代表了一种灵活的策略

在我们的身边,常常会发现一些优秀的人,他们能力出众,非常有主见,而且总是能够提出自己的想法,并能够很好地解决自己所遇到的问题。在身边人的印象中,他们能够掌控一切,也可以保持强势风格。

但是,通过观察和分析,就会发现,这样的人时而坚持自己的观点,时而倾听他人的意见,时而站在他人的立场说话,时而保持绝对的沉默;他们有时候会做出让步,有时候则坚持自我,不断进攻,有时候保持理性的姿态,有时候会来一次情绪大爆发;他们偶尔会表现得非常冷漠,但是在必要的时候,又懂得笼络人心。对于不同的人、不同的事、不同的环境,他们往往可以采用不同的应对方法,展示出不同的风格。

这种多变的风格可以称为聪明,可以称为灵活,更是一种分寸。分寸是说话或者做事的适当标准或限度,是对距离、力度、方向、方式的巧妙把握,而这种把握就在于一种灵活的选择。

很多人喜欢一成不变,他们对待生活与工作的态度通常是一致的,所采取的方式方法也往往差不多,这种近乎固定的模式常常让他们遭受各种危机。比如:任何一个人的朋友名单中不可能是同一类人,他们可能来自各个行业、各个阶层,拥有各种背景、各种能力以及各种不同的性格,包括脾气古怪的裁缝、沉闷的糕点师傅、成天说个不停的业务员、骄傲自大的律师、精明而寡言的商人以及成天愁眉不展的维修工。对于任何人来说,如果采取同样的方式去交流,那么必定会在取悦和迎合某一个人的同时,伤害到其他人的感情,必定会在处理好自己与某一个人的关系时,破坏另一份关系。

此外,个人所面对的工作也常常不同,在面对不同的工作时,需要采取不同的方法,如果千篇一律地使用某一种方法或者某一类方式,就会导致部分工作遭遇挫折。对于每一个人来说,生活本身会提供各种不同的选择,因此需要区别对待,这种区别哪怕非常细微也都能够体现出分寸感。

一个商人在出售自己的产品时,私底下敲定了三种不同的销售方案:面对客户A时,只出售5000件产品,即便客户提供更多的订单,也以产能有限为由推掉;面对客户B时,在对方要求的订单数量上再增加5%的出货量;面对客户C时,按照客户要求的数量提供产品,而且要做到不多不少。

很多人不明白商人为什么要对客户进行区别对待,而这些方案为什么会如此不同呢?原因很简单,客户A是一个新客户,他急于扩张业务,需要寻找更多的产品和货源,商人根据这个特点,采取了吊胃口的方式,这样既可以避免新客户付款不及时的风险,还能趁机提高报价;而客户B是一个老客户,双方有着多次生意上的来往,彼此非常信任,而且合作关系比较密切,对于这样的客户,商人可以适当让对方帮忙多销售产品,以满足增加出货量的需求;客户c是一个非常严谨的客户,而且双方之间的合作一直都按照合同进行,加上双方合作次数非常有限,彼此不够熟悉,因此需要按照合同办事,确保不出差错。

虽然同样都是客户,可是由于不同的关系以及不同的特点,商人就要依据自身的利益需求做出不同的调整,如果全部都按照针对客户A的方案、全部按照针对客户B或者全部按照针对客户c的方案来执行,那么就可能会对其他两位客户的合作关系造成影响,并影响自身的利益。商人选择了不同的方案,就体现出了商业运作上的分寸。

保持灵活的策略并不是一种简单的态度变化或者方式的转变,而在于一种对环境变化的掌控,当自身所面对的人、事发生变化时,自己能够发现这些变化的大小或多少,能够找到不同事物之间的区别或者联系,然后相应地给出不同的应对之策。前面的文章提到了分寸和细节的关系,而灵活的策略从某些方面来说,和细节问题息息相关,细节上的变化导致了不同事物之间的差别,而这些差别最终需要用灵活多变的策略去应对。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首先,要充分掌握相关的信息,了解自己所面对的人和事,了解所面对的这个对象拥有什么样的特征,找出本质性的特征,这是实施方案的基础;其次,将所要处理的事情从横向和纵向上进行比对,找出彼此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这样就可以尽可能地掌握好灵活的策略。对于那些渴望减少阻力的人来说,有必要掌握这两个步骤来解决问题。

P15-18

作者简介
朱平 香港大学研究生,自评80分的知青二代,历经生死,热爱生活。练过地摊,做过高管,打过20份工……,现任 康旗股份 高管。
书评(媒体评论)

进退有度,张弛有道,待人接物应对世事,拿捏好分寸感,是智商情商的终极修炼。

——米域MIXPACE创始人、CEO 冯印内

知分寸,明事理,懂进退,方得自在人生。

——分众传媒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 江南春

分寸感就是我们常说做事的“度”,问题是,我们衡量别人是否适度,到底应该用哪一把尺?希望你能在本书中找到那把属于你的尺。

——半度先生POA思维原创者,湖畔大学一期学员 张宁

从人与人的交往,到国与国的交锋,只要是互动,“分寸感”就至关重要。懂分寸,知进退,既是修养和智慧,也是人生的至高境界。不过,什么是分寸,什么是分寸感,如何建立分寸感,怎样在互动中保持分寸感,却很少有人能从方法论的角度,系统阐释这个问题。这本书,从事例出发,从人生场景着眼,说清了分寸感的方方面面,易读,易学,易上手。

——知乎阅读领域意见领袖60万人关注的读书人 陈章鱼

惠而不费,往而不害,矜而不争,诙而不谑,高而不危,乐而不荒,艳而不俗,肥而不腻,诲而不倦,学而不厌,愿我们都有一份与这个世界和谐相处的分寸感。

——高地生活发起人 吴易聪

分寸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要求之一,洞悉分寸感,是事业上升和生活愉快的基石条件。掌握分寸,谙熟分寸感,才可能遨游天地之间,左右逢源。

——薪人薪事创始人 常兴龙

抱有追求完美的热忱,留有一份接受不完美的心;分寸感让我们学会和世界相处,和自我相处。分寸感是一种价值理念,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生存智慧,每一位菁英都应该通晓分寸感。

——寰行文化创始人 杨小钟

目录

第一章 什么是分寸

 分寸是一种渐变的风格

 分寸是在彼此之间设定一个安全距离

 分寸是对细节的一种把握

 分寸是一种心理尺度

 分寸代表了一种灵活的策略

 分寸就是保持自然本色

第二章 分寸不仅是标准,也是基本底线

 圆通而不圆滑

 在宽容和纵容之间画一条线

 一直退让,就会退无可退

 适可而止,切忌咄咄逼人

 过度赞美是一种虚伪

 给民主设定一个限度

第三章 沟通分寸:话语决定了个人的特性

 旁敲侧击,避免直击痛处

 幽人一默,才能把话说得舒心

 直爽并不意味着口无遮拦

 借助别人的口说出自己想说的话

 把握尺度,重要的是把话圆回来

 少言慎言,点到即止

 倾听是最灵活的沟通方式

第四章 角色分寸: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量力而行,做自己能够做到的事情

 了解自己的优势和缺点

 红花配绿叶,彰显自身价值

 适当与众不同,才能够获得成功

 做好自己分内之事即可

 适当地比对有助于自我定位

 追求的是现在,还是未来

第五章 职场分寸:刚柔并济,巧妙周旋

 聪明难,糊涂更难

 不要轻易亮出自己的底牌

 模糊策略是一种不错的社交手段

 保持理性还是感性,永远是纠结的选择

 八方信任,二次保留

第六章 表演分寸:糊涂比聪明更智慧

 不过度自信,也不妄自菲薄

 大棒加胡萝卜,树立绝对的权威

 强制或者说服:影响力从何处发起

 分歧面前不妨折中处理

 以退为进,迂回向前

 面对他人的攻击,不妨转移矛盾

 不要将竞争当成完全的对立

第七章 选择分寸:不留后患的选择

 待时而动,静等最佳时机

 选择最合适的,而不是最好的

 目光放远一些,做好长线投资

 不要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脚踏实地,收好自己的步子

 不要同时追求两个目标

第八章 名利分寸:恰到好处即分寸

 弱水有三千,只取一瓢饮

 精益求精,但要拒绝完美主义

 急流勇退,避免乐极生悲

 学会共享,保持生态圈的平衡

 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相互协调

序言

韩非子在《难言》中有这样一段话:“臣非非难言也,所以难言者:言顺比滑泽,洋洋纚纚然,则见以为华而不实;敦祗恭厚,鲠固慎完,则见以为掘而不伦;多言繁称,连类比物,则见以为虚而无用;捴微说约,径省而不饰,则见以为刿而不辩;激急亲近,探知人情,则见以为谮而不让;闳大广博,妙远不测,则见以为夸而无用;家计小谈,以具数言,则见以为陋;言而近世,辞不悖逆,则见以为贪生而谀上;言而远俗,诡躁人间,则见以为诞;捷敏辩给,繁于文采,则见以为史;殊释文学,以质性言,则见以为鄙;时称诗书,道法往古,则见以为诵。此臣非之所以难言而重患也。”

在这段话中,韩非子提到了自己对于进言的一些看法,他并不认为进言很难,但是现实生活的交流往往会让人觉得把话说好似乎不那么容易。比如:当一个人言辞和顺流畅、华丽而有条理的时候,常常被认为说话华而不实;一个人说话恭敬诚恳,耿直周到,又会被人认为是笨拙的表现;那些能够触类旁通,广征博引的人,会被认为说话虚而无用;那些表达直接简单且不加修饰的话,会被认为过于直接容易出口伤人;触及他人隐私的时候,则会被人认为是刻意中伤别人;高深莫测的表达会被当作是浮夸的言谈;谈论日常琐事,会被别人说成是浅薄无知;言谈循规蹈矩,被认为是贪生怕死;见解与人不同,容易被看作是荒唐的表现;口才敏捷,富有文采,让人觉得修辞繁多却没有什么内涵;弃绝文献,质朴而诚实地陈说,被认为是粗俗的表达;动辄称引《诗经》和《尚书》,效法古代,就被认为是迂腐不堪。这些就是我难于向君主进言并深感忧虑的原因。

在这段话中,韩非子提到了说话的难处,认为自己稍有不慎就会被人误解,聪慧且能言善辩的韩非子,也会因为不知道该如何把握说话的方式而深感忧虑。在韩非子看来,说话并不难,难的是如何说好话,这往往需要很强的控制力。

韩非子在《诡使第四十五》中又说道:“今下而听其上,上之所争也。而惇悫纯信,用心怯言,则谓之‘窭’。守法固,听令审,则谓之‘愚’。敬上畏罪,则谓之‘怯’。言时节,行中适,则谓之‘不肖’。无二心私学吏,听吏从教者,则谓之‘陋’。”

意思是:现在让臣子听从君主,是君主的当务之急。但对于忠厚老实、淳朴诚信、做事专心、说话谨慎的行为,却被说成是贫陋无礼;严格遵守法度,认真听从政令,却被说成是愚笨;尊敬君主,害怕犯罪,却被说成是胆小。言论适合时宜而有分寸,行为符合法治而恰如其分,却被说成是没有出息。对君主没有二心而不从事私学,听从官吏而遵循教化,却被说成是浅薄。

如果对韩非子的两段话进行解析,就会发现一个很普遍的社会现象:当我们按照某种自己的理解去说某些话,或者做某些事的时候,这个社会其实并没有设置一个非常明确的标准,所以有时候稍稍用力过度或者用力不足,就会被人误解,并且产生一些不良的影响。

事实上,对于那些成熟且有阅历的人来说,做人是一件很难的事。说什么话,做什么事都必须三思而后行,都必须顾及周围的环境,顾及自己与周围人群的关系,这不仅仅是为了自我表达或者自我表现,更多时候,这是一个平衡问题,而本质上其实就是分寸感的问题。作家普罗泰戈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存在时万物存在,不存在时万物不存在。”实际上,人同样需要遵守尺度,否则就违背了世间万物和谐的定律,任何破坏尺度的行为都会对自己或他人产生不良的影响。

中国人讲究“度”,凡事过犹不及,这个“度”其实就是分寸感,在中国哲学体系中,“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就像四季有规律地更替一样,所有的变换更替都依据具体环境来进行,从而确保了自然界最基本的平衡。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人事的规律和万事万物的规律都在彰显分寸,其中人更应该主动去把握好分寸,这是个人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一门人生的艺术。

本书本着实用主义的原则,以通俗的手法讲述了分寸感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及它在生活中的各种形态。书中的内容贴近生活,且运用了丰富的理论、经典的例子,并以严谨的结构串联起来,对分寸感的相关概念进行了全方位的介绍。对于想要了解分寸感并希望从中获得帮助的读者来说,本书会是一本比较不错的参考书籍。

内容推荐

有些人,靠出身和机遇获取成功,但靠情商获取成功时,人人机会平等,而所谓情商高,就是懂分寸,99%的烦恼都是因为拿捏不好分寸,你可以不聪明,但是不能不懂分寸,因为不懂分寸,你就输了。朱平著的《分寸感》手把手教你快速提高自身的分寸感,帮你在社会生存的博弈中懂场合、识好歹、知进退。

编辑推荐

远则不暖,近则互伤,不远不近恰如人意!

所谓情商高,就是懂分寸!

进退有据,不卑不亢,知所行止!

过犹则不及,亲密当有间!

拒绝假、大、空,45个技巧,贴近生活、新鲜实用!

打造完美人际关系的关键所在,全国疯狂热卖!首印十万册,一抢而空。马云、李嘉诚、任正非、乔布斯、柳传志、比尔·盖茨……成功人士身上全都具备的高贵品质。

朱平著的《分寸感》以通俗的手法讲述了分寸感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及它在生活中的各种形态。书中的内容贴近生活,且运用了丰富的理论、经典的例子,并以严谨的结构串联起来,对分寸感的相关概念进行了全方位的介绍。对于想要了解分寸感并希望从中获得帮助的读者来说,本书会是一本比较不错的参考书籍。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分寸感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朱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开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3143684
开本 16开
页数 21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21
出版时间 2018-05
首版时间 2018-05
印刷时间 2018-05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348
CIP核字 2018084873
中图分类号 B848.4-49
丛书名
印张 14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1
160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39.80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6:5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