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光潜(1897-1986),笔名孟实、盟石,安徽省桐城人。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和翻译家。曾在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等大学任教,并曾任中国美学学会会长、中国作协顾问等职。
朱光潜是中国美学界的权威,是中国系统研究西方美学思想第一人,为中国美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蜚声中外。著有《谈修养》《谈美》《谈美书简》《西方美学史》等,译有《歌德谈话录》《文艺对话集》《拉奥孔》等。
| 图书 | 诗论(精) |
| 内容 | 作者简介 朱光潜(1897-1986),笔名孟实、盟石,安徽省桐城人。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和翻译家。曾在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等大学任教,并曾任中国美学学会会长、中国作协顾问等职。 朱光潜是中国美学界的权威,是中国系统研究西方美学思想第一人,为中国美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蜚声中外。著有《谈修养》《谈美》《谈美书简》《西方美学史》等,译有《歌德谈话录》《文艺对话集》《拉奥孔》等。 目录 抗战版序 增订版序 第一章 诗的起源 第二章 诗与谐隐 第三章 诗的境界——情趣与意象 第四章 论表现——情感思想与语言文字的关系 第五章 诗与散文 第六章 诗与乐——节奏 第七章 诗与画——评菜辛的诗画异质说 第八章 中国诗的节奏与声韵的分析(上):论声 第九章 中国诗的节奏与声韵的分析(中):论顿 第十章 中国诗的节奏与声韵的分析(下):论韵 第十一章 中国诗何以走上“律”的路(上):赋对于诗的影响 第十二章 中国诗何以走上“律”的路(下):声律的研究何以特盛于齐梁以后? 第十三章 陶渊明 附录 给一位写新诗的青年朋友 导语 朱光潜著的《诗论(精)》依据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文系讲义,花费十年打磨而成。出版七十余年来,再版十余次,影响几代人,已经成为诗歌爱好者不可不读的经典。 娓娓道来诗的起源、诗的境界、诗的节奏……学习欣赏诗歌,用诗人的眼睛打量世界,从有限中看到无限,从平凡琐碎中发现诗意。 用平实优美的语言,讲解诗歌的奥秘。中文系学子可借此近窥诗歌理论堂奥,一般诗歌爱好者也能跟随本书浏览诗界景致。 融合西方及中国古代文艺理论,打通古典诗歌与现代新诗的区隔,融通古今中外,对现代中国诗歌理论有开创之功。 内容推荐 《诗论(精)》是美学大家朱光潜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百年新诗史上最具科学性和逻辑性的诗学论著。除序和附录外,《诗论》共十三章,全面收录了朱光潜关于诗学的文章。 本书对诗的起源,诗的境界,诗与音乐、散文、美术的关系,并对我国诗歌的节奏、韵律、格律等问题作了详尽的探讨。朱光潜用西方诗论来解释中国古典诗歌,用中国诗论来印证西方诗论,全面阐述了新的诗歌美学理念,是广大读者读懂诗歌不可不读的一本经典之作。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诗论(精)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朱光潜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开明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3142991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353 |
| 版次 | 1 |
| 装订 | 精装 |
| 字数 | 158 |
| 出版时间 | 2018-07-01 |
| 首版时间 | 2018-07-01 |
| 印刷时间 | 2018-07-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文学理论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388 |
| CIP核字 | 2018080370 |
| 中图分类号 | I052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1.2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190 |
| 宽 | 134 |
| 高 | 20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