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愿留少年心诗情染四季
内容
作者简介
张云广,男,1980年出生,河北省深泽人,《读者》杂志签约作家,《格言》杂志签约作家。作品在《读者》《意林》《格言》《知识窗》《青年文摘》《广州日报》《课外阅读》《杂文月刊》《青年博览》《读书文摘经典》《儿童文学选刊》《知音文摘》《思维与智慧》《中国校园文学》《中华活页文选》《时代青年-悦读》《才智-才情斋》等刊物发表。
目录
春——春色满园关不住
春风处处放桃花
杏花误
寒食梨花
青青麦蒿
春在路旁荠菜花
李花怒放一树白
绿杨宜在仲春看
回望那片白茅草
出游遇见蒲公英
一畦青韭
谁谓荼苦
踏莎行
隐者斑鸠
杜鹃声里斜阳暮
枝上有黄鹂
拂堤杨柳醉春烟
雨水时节
草名小蓟
暮春再至不成悲
访友不成就访花
夏——夏荷袅袅听蛙鸣
袅袅夏荷
有情芍药年年开
两棵石榴
麦垛的秘密
葡萄的初心
青青虎尾草
野牵牛
花径未扫
枣花簌簌
闲话丝瓜
最美五月天
乡野的落霞
蝙蝠侠不是传说
盛夏的蛙鸣
走壁之虎
夏雨滂沱
小满
旋转的光阴
荒野求『生』
观木有得
秋——却道天凉好个秋
野菊一片秋带雨
又见高粱红
黄豆黄
一生只待向晚开
倔强的柿树
离离狗尾草
爱霜说
接蒲草回家
寂寞苍耳
棉花白
西风颂
秋虫蟋蟀
寒鸦于飞
隰有苌楚
野火烧不尽
荒径
秋日鼹鼠计划
捕虫时节
松林中的酣眠
一个人的山顶
冬——北风吹雁雪纷纷
极简主义的冬天
雪向梅花枝上堆
芦花似雪雪茫茫
路花冬日红
正月十二明月夜
几家灯火
麻雀的心
地冻车响,萝卜正长
五更鸡鸣
草木的烟火
斜阳有声
四季山行
小窗幽记
畅游田园
夜游之美
一生好入野山游
常忆谷中一块石
车轮路过车轮草
且趁年华唱今朝
原来,你的名字叫林榔
精彩页
春风处处放桃花
春有桃花,一如夏有荷花,秋有菊花,冬有梅花,又如鸟有双翼,鱼有游鳍,人有青春。于是,春天来了,桃花开了,开在晴空丽日之下,开在古典诗词之中。
杏花也美。“雨洗杏花红欲尽”“西园雨打杏花稀”“社雨霏霏湿杏花”“深巷明朝卖杏花”……陆游的诗词中,杏花多是湿漉漉的,杜牧笔下牧童遥指的那个纷纷清明雨中的杏花村更是如此。《水浒传》中有“桃腮乱簇红英,杏脸微开绛蕊”之句,把桃花与杏花并提,而陈与义所言的“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也算是一件雅事。但杏花毕竟素淡了些,不及桃花来得娇艳。
梨花也美。洁白的梨花恰如玉人的香腮,只是色调冷白,不及桃花来得喜庆热闹。无论是梅尧臣的“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还是李重元的“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抑或是刘方平的“梨花满地不开门”,梨花常常在赏花人心中铺就一层春之愁意,即使无雨亦悲凉,而把“美人哭泣”喻作“梨花带雨”也就再贴切不过了。
桃花则不然,开在晴天朗日,开得肆意,开得浓烈,开得蔚然壮观。而且,与梨花之“哭”恰恰相反,“笑”才是桃花的招牌动作。崔护诗云:“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汪藻诗云:“桃花嫣然出篱笑,似开未开最有情。”
正如歌手李丽芬唱的那样:“我得意地笑,又得意地笑,把酒当歌趁今朝。我得意地笑,又得意地笑,求得一生乐逍遥……”得春风如此眷顾,桃花焉有不笑之理?桃花这一笑,便有了傲然之意。金庸《射雕英雄传》中桃花岛上狂傲不羁的“黄药师”,《笑傲江湖》里貌似疯癫的“桃谷六仙”,个个都非俗子。那么,李白与他的堂弟们要“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也就不难理解了。
其实,对于桃花这一潇洒随性而又热情奔放的品质,《诗经》之中早有定论:“桃之天天,灼灼其华。”桃花恣意地笑在春风里,装扮成一树一树的红云,灼人的眼睛。
昆曲《浣纱记·游春》中有这样的唱词:“春风处处放桃花,山深路僻无人间,谁道村西是妾家。”好美的一座山村,也唯有如此灵秀的美景,才育得出和配得上西施这般的美丽女子。
假设有一年花神忘了给桃花发春日邀请帖,春日之美好必定要消减几分;而没有了娇艳的桃花,杜甫、杜牧等诗人眼中和笔下的江南之春必定也会减色不少。所以,“千朵万朵压枝低”,这千朵万朵的春花中,绝不可缺少了桃花的参与;所以,“千里莺啼绿映红”,这红自然也是绵延千里的桃花之红了。桃花开则成阵,一年一度高调地攻占了水村山郭,对得起这样的诗句。
有趣的是,桃花不仅开在热闹人间,也开在隐逸之境。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有一片得清澈溪水灌溉的桃花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那山中安宁和乐的生活,曾让多少后人心驰神往!而在“桃花流水鳜鱼肥”之诗境中,那位头戴青箬笠、身披绿蓑衣、沐浴着西塞山斜风细雨的烟波钓叟,其逍遥洒脱,同样让后人心生不尽的羡意!
明代的唐寅虽然身处凡尘,却也选择了桃花作为自己理想的寄托。这位“桃花庵主”在其代表诗作《桃花庵歌》中这样写道:“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种桃树以自娱,摘桃花以换酒钱,醒醉都不离花下,笑看千年如走马,好一个潇洒于俗世的倜傥才子!
没有一种花可以永绽枝头风韵常在,桃花自然也服从时节的安排。陆游词云:“桃花落,闲池阁。”值得欣慰的是,桃花之落,是不成悲意的,最多也就是暂时稀少了游人,闲静了池阁而已。更何况,唐人王建早就断言:“自是桃花贪结子,错教人恨五更风。”桃花飘落与五更之风无关,待到其果熟之期,依然会下自成蹊;而待到明年春好处,依旧会“春风处处放桃花”。(P2-5)
导语
张云广著的《愿留少年心诗情染四季》以诗化的语言、睿智的思索,为提升读者的诗歌素养和文化品位提供持久助力!
时间无情人有情,虽然曾经的“原版少年心”不可避免地被现实一再地冲击和“改版”,但我们仍要最大程度地留住初心,留住一份少年时代清纯而豪爽的情怀。
谨以此书献给风华正茂的少年朋友以及少年情结依旧存留的所有人!
序言
少年情怀总是诗
人生最大的感叹莫过于对远去岁月的怀念,其中
,对少年时光一去不复返的感叹尤甚。
少年时代,风雨无阻,砥砺前行。
少年无忧无虑,辛弃疾有言:“少年不识愁滋味
。”少年阳光乐观,陆游有言:“早岁那知世事艰。
”少年豪情无限,李贺说:“少年心事当拿云。”
恰人生少年,可以纵马高歌,可以激扬文字,可
以诗酒趁年华,可以握着大把大把的光阴笑看人间热
闹和匆忙……化用一句流行语——少年,没有什么不
可以。
少年时代的确是一段值得尽情挥洒的好时光,只
是,少年的剧场再热闹、再绚美,也终有谢幕的那一
日。幕布闭合之后,再也不会有机会拉开了。清纯明
亮的岁月就这样被一些接踵而至的琐事、难事和烦心
事层层覆盖,而这也正是“后少年时代”的人们感时
伤怀的最主要原因吧!
难怪古人说:“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
时。”“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而少年之所以
是锦年佳时,恰恰就在于忘却了这多少带有功利味道
的“珍惜”二字。试想,一条时刻忧心湖水干涸的小
鱼会欢畅地在水中游来游去吗?
宋代词人章良能在《小重山》中写道:“旧游无
处不堪寻,无寻处,唯有少年心。”故地重游,纵然
沧海桑田,总是有迹可寻的。然而,寻找千百遍也寻
不回来的是那颗少年的心。与其说少年时光一去不复
返,不如说少年之心一去不复返。我们能做的,只是
尽可能地减少世俗对我们的浸染,尽可能地保有一份
童真,而要寻回那颗完整如初的少年心已再无可能。
一日,途经一个中学校园,正值放学时分,一个
个活力四射、笑语盈盈的年轻身影从我身旁走过。置
身其中,我竟然情不自禁地停下了脚步,心中除了无
边的羡慕,还有深深的怀恋。
遥想——是的,应该说是遥想了——遥想自己当
年,不也有过这样一段时光吗?如今时间都去哪儿了
?蓦然回首,那时的笑容在时间的底片上早已模糊,
早已泛黄。
轻轻走进宋词的青石小巷,听到李清照在吟唱“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听到刘克庄在吟唱
“朝见树头繁,暮见枝头少”。时空已变,容颜已改
,关于这一点,在不久前的一次聚会上,我从被时间
深度“雕刻”的同学们身上找到了直观而形象的答案
。只是,感性的潮水总是在一些特别的时候不甘心地
漫过心中理性的堤坝。
时间无情人有情,虽然曾经的“少年心”不可避
免地被现实一再地冲击和“改版”,但我们仍要最大
限度地留住初心,留住一份少年时代清纯而豪爽的情
怀。少年情怀总是诗,诗染四季跋涉路。带上一份简
单而美好的祝福,谨以此书献给风华正茂的少年朋友
以及所有少年情结依旧存留的人!
内容推荐
在张云广著的《愿留少年心诗情染四季》中,作者以诗化的语言和睿智的思索,将四季美景依次展现在我们面前。本书从春风里的桃花、杏花、梨花,到夏季的荷花、芍药、石榴,再到秋天的野菊、高粱、柿树,最后到冬日里的北风、白雪、芦花,从童年的回忆到近来的生活,本书里的每一幅景都跳跃着作者对生活和大自然的热爱。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愿留少年心诗情染四季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云广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山东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2956975
开本 32开
页数 24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6
出版时间 2018-08-01
首版时间 2018-08-01
印刷时间 2018-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少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282
CIP核字 2018123556
中图分类号 I227
丛书名
印张 8
印次 1
出版地 山东
209
146
17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21:5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