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美之路大典”系列是中国美术学院自1928年建校以来到2016年重要的建筑类历史文献、先贤名师论文选编。全书文字约35万(不含图片),图片约220幅。
王澍主编的《国美之路大典(建筑艺术卷本土营造重返现实)(精)》为中国美术学院建筑部分。书稿介绍1928年美院建校以来,建筑艺术在学院的兴起和发展。建筑创作者的探索精神和现实情怀,为建筑自身学科特点的创新性研究及教学机制的改革模式提供可以借鉴的模式。
图书 | 国美之路大典(建筑艺术卷本土营造重返现实)(精) |
内容 | 内容推荐 “国美之路大典”系列是中国美术学院自1928年建校以来到2016年重要的建筑类历史文献、先贤名师论文选编。全书文字约35万(不含图片),图片约220幅。 王澍主编的《国美之路大典(建筑艺术卷本土营造重返现实)(精)》为中国美术学院建筑部分。书稿介绍1928年美院建校以来,建筑艺术在学院的兴起和发展。建筑创作者的探索精神和现实情怀,为建筑自身学科特点的创新性研究及教学机制的改革模式提供可以借鉴的模式。 目录 总序 中国艺术的国美之路 许江 分卷序 雅园般的理想实验——写给“不断实验——中国建筑国美之路” 许江 教学琐记 王澍 导论 重回基本 营造琐记 第一章 评说 观展印象 文化、社会与人——从王澍的实验教学看现代性 建筑教育的三个层次——关于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 实验教学的思考 中国美术学院建筑学院讨论会 国际化——面向世界知识体系的建筑教育之探讨 建筑教学——孵化器环境 基于场所的教育与人文教育的价值——为中国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出版物而写 第二章 建构 导言 核心课程 开放教学工作坊:城市伊甸园——杭州 为何鸟托邦? 开放教学工作坊:混凝土灵魂 开放教学工作坊:材料展望 开放教学工作坊:情境系列 木工基础 传统“哲匠”观下的工法思辨和《砌筑基础》课程的教学探索 合成材料 自然的建造:木构研究 构想、实践、反恩的循环往复:建筑艺术学院设计课程教学探索 自然的建造:木造实验建构 从材料设计到建筑营造 砌筑基础:生土·夯土 自然的建造:浮着,拴住,蕴含 第三章 观绘 导言 核心课程 园林考察和测绘 “不断实验”之后的持续思索与坚持突破 景观初步:行走的风景——自然场地的认知与表达 行走的风景:自然场地的认知与表达 书法 第四章 虚城 导言 核心课程 毕业设计:城市中央——旧城核心区更新再生 城市逆向解析:走向城实——微城市的逻辑形构与世界创作 三组作业与三个思考:城市设计教学实验中的认识 毕业设计:另·世界/另·事件 “不断实验”后的教学思考:不怕虚,虚得实在 中国美术学院建筑学院火事记 策展团队 参展教师 展览论坛 展览论坛日程 参展学生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国美之路大典(建筑艺术卷本土营造重返现实)(精)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王澍 |
译者 | |
编者 | 王澍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50316270 |
开本 | 8开 |
页数 | 328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370 |
出版时间 | 2018-02-01 |
首版时间 | 2018-02-01 |
印刷时间 | 2018-0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艺术概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2500 |
CIP核字 | 2018028718 |
中图分类号 | J124-4 |
丛书名 | |
印张 | 46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浙江 |
长 | 312 |
宽 | 235 |
高 | 42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18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