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时光请等一等/上海新锐作家文库
内容
编辑推荐

张怡微,曾获第六届新概念作文一等奖,第三届“中环杯”《上海文学》杂志中篇小说大赛新人奖,第33届台湾《中国时报》“时报文学奖”散文组评审奖。出版有长篇小说集《梦醒》、《下一站西单》,中篇小说集《青春禁忌游戏》,散文集《怅然年华》。

《时光,请等一等》为她的中短篇小说精选本,主要收录了“岁除”、“东风恶”、“我们的隐私”、“江南西夏”等作品。作品内容丰富,构思精巧,文笔精妙,具有较高的可读性,非常值得欣赏。

内容推荐

“上海新锐作家文库”是上海市作家协会与上海文艺出版社联合编辑的丛书,出版上海年轻一代作家创作的文学作品,集中展示上海新世纪成长起来的作家们在文学园地辛勤耕耘的创作成果。

《时光,请等一等》为“上海新锐作家文库”中的一本。

《时光,请等一等》收入了作者张怡微2004-2011年期间短篇小说作品17篇,包括:“最慢的是追忆”、“岁除”、“东风恶”、“我们的隐私”、“江南西夏”、“四个四重奏”、“别碰我的圆”、“后海之后,江南以南”、“1987不再是2007”、“下一站,西单”等析。

目录

时光,请等一等

最慢的是追忆

岁除

婚事

东风恶

妮妮

不点

我们的隐私

江南西夏

私事·而非

四个四重奏

别碰我的圆

后海之后,江南以南

安,妮

1987不再是2007

宋宋

下一站,西单

试读章节

“啊!妈妈啊……”徽柔一阵尖叫,令魏蓝不由得浑身一凛。她先前是那样定怏怏地坐着,就仿佛是、甚至是,一直在等待着那么一次剧烈的受惊。指间从容熟稔的游走戛然而止,魏蓝匆促地收了缝得八九不离十的针线,扔在一旁。断线的瞬间,微微绷疼了手指。

从容熟稔的游走戛然而止,魏蓝的脑海中闪过一幅久远的画面。正是那个画面中相似的受惊,令她在当时就感觉到将会有那么一个遥远的下午,使她回味起一场绵密悠长的变迁。

推开厕所门的时候,徽柔正惊惧地抽泣着,内裤脱了一半,卡在膝盖。地上三两张卫生纸,颤颤的,随着排风的起伏而抖动。排风还是这两天刚装上的,虽说这是她们在此居住的最后一个夏天。但因魏蓝总觉得胸口闷,加上近日电视里常常播放老式民居洗浴间因通风不畅而导致窒息的新闻,她于是给安上了一个正方形的小排风。

“你哭啥啦,哦哟,吓死我了。”魏蓝悉数捡起了地上的草纸,“没事噢,等妈妈一会,裤子快脱下来,马桶上坐好,乖。”

徽柔于是擦干眼泪,兢兢地在马桶上坐好,脱下了弄脏的内裤。她很疑惑不疼不痒的怎会流那么多血,她也很困惑为什么母亲一点都不疑惑。但她一时间也无事可做,除了排风的吹拂令她有些轻微的瑟瑟。她的情绪已在瞬时间被母亲缓缓的从容覆盖了。她又撕下一片卫生纸,抹去了地砖上的血痕,而后学母亲样静静地塞到屁股后面的马桶里,都不带多看一眼。

魏蓝在看到女儿的刹那,轻吁一口气,不过还是受了点惊。她先热了一壶水,而后趁着间隙翻找紧绷一些的新内裤,和原先不被徽柔看得到的卫生棉。

之前魏蓝正在缝给母亲的眼罩,母亲总嫌病房睡不好。她找来找去实在寻不到舒软又挡光的材料,便狠狠心拆了自己的梅红丝巾。那丝巾还是插队时候不知谁送的,魏蓝就一直留着。早知是留着拆,倒不如当年就送了人。她们一家年底就要搬了,虽说新生活来得晚了些,但终究是快要来了。魏蓝说不清心里头究竟是个什么滋味,许多在年轻时看来微不足道的快乐,想不到在如今会显得如此昂贵。

魏蓝兑好水,取了块新毛巾,递给徽柔。

“洗洗哦,这叫月经,以后每个月都要来的,不要怕,妈妈教你垫卫生巾。”魏蓝见女儿默然地看着她,又说,“以后不能让人家碰你裤子的知道吗,不然让妈妈知道了当心打。”女儿埋头听话地清洗着,眼角还带着尚未擦尽的泪痕,“不是打,是把你赶出去,再也不让你进家门,你听到没听到啊?”

徽柔这才应了一声。

魏蓝把徽柔的裤子都一并取走,落水撒了雪白的洗衣粉,新鲜的红色逐水漾开,魏蓝斜着盆顺势倒去些血水。忽然又觉着可怜,但转念一想,此一事非彼一事,自己定是搞混了,也许是尚未从惊吓中缓过来的缘故,魏蓝觉着自己是紧张过头了。

她将衣服落水之后就赶去了医院,还带上了给母亲新缝的眼罩。缝得不怎样,魏蓝不擅长女红,从前只有特地在膝盖处缝补丁的时候动过针线。她那时也顶不愿意缝得难看,于是都缠着骆红帮她缝。骆红缝得漂亮,跟花边似的。让人说不出不好,但又总觉得别扭。这是魏蓝欢喜的效果,不招摇,又分明惹人注意着。

说到骆红,魏蓝本来也不会忽然想起她。但前日在母亲的急症观察室里,她偶遇了一个神似骆红的护工。她差点就要喊出声来,可后来发现不是。那_刹那她的脑海中掠过一丝微茫的失落,这些年她总是感到失落,仿佛只消一个触点,就能催落她的眼泪来。

魏蓝刚走到急症病房底楼,就接到了护士的电话,她心一惊,怕母亲出事,顿时加快了上楼的步伐。护士在二楼病房门口等候,一见她便赶紧拉她到了母亲床前。只见母亲正奋力把着墙沿的呼吸机,满脸是汗,咬紧牙关虚弱地呢喃:做啥要我走,我就不走,我就不让!

妈你做啥啦,哦哟,吓死我了。魏蓝拽下了母亲的手,手背汗涔涔的。她定睛一看,才发现,涔涔的竟不是汗,而是针眼中渗出的血。

护士解释,刚有个急症病人要转过来,魏蓝母亲病情已经稳定,本想将她的床位挪到隔壁,好让人家用到呼吸机。可老太太坚决不肯,死把着床位,还拔掉了吊针。护士说,老太太实在是犟,少见的犟。

魏蓝将母亲孱弱的身体挪正到床上,替她掖好被子。问:姆妈,你为什么不肯换啦?

母亲喘着粗重苍白的气说:我,想回去。我要回去。

魏蓝心头一软,徽柔小时候也总是对她说“我要回去”。有时是在幼儿园门口,有时是在医院,有时是在没有小玩伴的饭局。也不知为什么,魏蓝只要听到这四个字,就会禁不住心疼。她抽了一张餐巾纸,轻轻地,轻轻地拭去了母亲手背上稀落的血滴。

“老太太啊,你实在是不讲道理,你一个信佛的人,这点功德都不肯积,你说你是不是白念了,还没叫你做啥大布施,就一个位子都不肯让,真作孽啊,作孽。”

魏蓝见到隔壁床的护工来了,是那个她差点错认为骆红的中年女子。她跑到母亲床头劈头盖脸一顿说,魏蓝想,连自己都不敢这样数落母亲的。奇怪的是,母亲竟然醍醐灌顶一般,静静地注视着她,一句都不还口,一点都不动气。那护工也真是,见母亲和她不还口,还来劲地一遍接着一遍说:“你为什么不肯让,这点功德都不积,真是白念佛了。”边说着,她边帮隔壁床的老头擦下身,毫不避开旁人,也不拉床帘,眼睛直盯着魏蓝母亲,激动时还瞪两眼。手里的活干得熟练,不一会便擦完了,她粗重地提起被子,草草一盖,端着盆走了。

几分钟后,魏蓝和母亲搬到了隔壁。母亲也不再声响,,至此再也不提这事。魏蓝想着:这厉害女人到底不是骆红,骆红多文气的女孩子,大声都没有的。就是命不好,大家庭本来挺富绰,可惜轮到她的时候,尽吃了没完没了的苦,没享到半点福。骆红弟弟眼看着母亲上吊,不久就神神叨叨。,骆红当时很平静地告诉魏蓝:我弟弟脑子坏了。魏蓝见她如此平静,也以为是没多大的事。那时她们都小,魏蓝还装大人似的跟骆红说:脑子坏了就送他到医院去,听说那里用电棍,一电就好了。

魏蓝最后一次见骆红,还是回城前。那时候骆红干活晕倒了,躺在队里卫生站打点滴。适逢例假,她没有亲人在,还是魏蓝替她换的卫生带。当时她特别不好意思地哭了,说是分明可以不插队的,是自己特别要求,还被学校表扬了。其实主要是有私心,不想呆在那个家里,呆在家里害怕。可是,要出来容易,要回去就难了。出生又不好,想多攒点工分却还生病,一前一后全是白搭。

“我想回去。”骆红抽泣着说,这与魏蓝的想回去还不大一样。她是自告奋勇出来的,这便多了一丝难言的怨。魏蓝就从未期待过农村的生活,她仍然觉得自己是不同的,即使穿上和大家一样的衣裳,她的心也是不同的。P1-4

序言

“上海新锐作家文库”是上海市作家协会与上海文艺出版社联合编辑的丛书,出版上海年轻一代作家创作的文学作品,集中展示上海新世纪成长起来的作家们在文学园地辛勤耕耘的创作成果。

本辑为“上海新锐作家文库”第三辑,共六种,是六位青年作家近年创作的中短篇小说精选本,包括:桃之11的《做作》、河西的《折子书》、小饭的《妈妈,你知道我偏为添乱而生》、张怡微的《时光,请等一等》、走走的《961213与961312》、苏德的《沿着我荒凉的额》。

上海市作家协会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1年1月

后记

以我这样的年纪和阅历,想要准确描述每个城市的风致及其精神,是十分不合适的。我所努力做的,也并不是要丰富地、或准确地勾勒与描摹。但对于我个人的成长经验来说,似乎从来都很难找到所谓的“乡情”。我的家在上海,我记忆中的一切如今业已、或正在努力被推倒和重建。没有挪不走的山,没有填不了的河。随着年龄的增长,这座城市的面貌使我越来越感到陌生。因为似乎在我的记忆中,美好的一切都被重塑了,它们正不由分说地被一种“更美好”的观念所取代。而关于上海的印象,也随着前赴后继的艺术生产的再造,而演变得越发模糊、暧昧、光怪陆离。可惜,它们早就不是我以为的那样。许多宝贵的遗留,奇迹般的是,我在异乡时会缓缓地觉醒,无论是琐碎的生活习惯、观念,还是纯粹的,人与人之间心灵与情感的牵绊。而在每个城市短暂的居住和体验,所有道听途说的、感人至深的传闻,抑或是想象,也都是外部世界给予我内心的最华丽和宝贵的体验。

在这个世界上,最广泛的自由,也就与无家可归之感无异。而身为八十年代后的我们,除了比上一代增添了无数“自由”,同时也承担了更多因自抉而随之产生的风险。可以世界各地走遍,也可以囿于自己的都市;可以因为梦想或伤痛的记忆背井离乡,也可以兜兜转转终于绕回到原点。但仿佛是,花了更大的气力,却不曾得到更明晰的解脱。尤其是关于人心、关于爱情,绝不会因为脑中积淀的风景,而随意调节或轻或重的念想。也许,每一个路过的爱人都曾点亮你心中的某个角落,他走了,那里就变得很黯淡。下一个爱人同样会温暖你他最擅长的一隅,他走了,另一处也变得黯淡。不同的人,看世界会有不同的侧重与角度。爱上一个人,就是陪伴一种世界观或长或短地走上一阵。永远丧失一个人的时候,却不会永远丧失那个看世界的视角,因为视野一旦被打开,也就即刻被习得。你也总会找到最适合自己与世界相处的位置,找到回溯过去与凝望未来的姿势。虽然偶尔难免会想起,这件事情,他曾会这么看、他一定会这么说。

而记录那些风景、记录独特的气味与曾经不可捉摸的心绪与欲望,更多也不过是,当我终于意识到,我的身边再不会路过同样的人了。即使再路过一次,他们也不再是同样的他们。我曾经在他们身上找寻到的热情与灵犀,如今想来是那样珍贵。我曾经毫无顾忌地记录下、夸张了、修饰着那些赤贫却欢乐不已的生活,好不痛快不知你有没有。我还记得那些背影的凝望,人心逐着岁月流动,你不能拥有,而只能等待在未知的岁月中,它会再次流向你的那个可能。

我甚至几乎忘却了,曾经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消磨时间,艰难地打发它们。只可惜契阔知交,当日竞不知罕有。

我力所能及的,便是将这些美好的记忆和想象,融人写作。我所期待的是,那些富有生命力的期望、悲欣,亦能通过文字的力量,传递给更多与我一般生活在城市、体验着城市的年轻人们。

没有故乡,我们也能互相取暖。

张怡微

二零一零年七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时光请等一等/上海新锐作家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怡微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2140527
开本 32开
页数 26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11-04-01
首版时间 2011-04-01
印刷时间 2011-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3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7
丛书名
印张 8.62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15
147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7:1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