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当代诗歌超验论/当代诗歌语言研究系列 |
内容 | 内容推荐 超验,在作者看来,既是一种审美态度,也是一种哲学思维。“超验”的诗学探索,旨在将诗的审美与哲理认知有效地统一,建构文学艺术的本体性(语言)与总体性(诗性)合一的象征诗学。针对雷同化、同质化等“非诗”写作趋势,董迎春著的《当代诗歌超验论》着眼于探讨诗的超验写作的话语特征及表意可能,以期对当代诗歌发展提供参考。通过分析海子、昌耀、洛夫、西川、谭延桐等诗人作品,勾勒“超验”诗写的理路与可能,由此呈现作者倡导的语言本体意识层面的文学态度与理论旨趣,以及诗性、灵性与神性合一的“超验”书写。 作者简介 董迎春,江苏扬州人,四川大学博士,复旦大学博士后,现为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教授。主要著作:《反讽时代的孤寂诗写》(2012);《走向反讽叙事》(2013);《20世纪90年代诗歌身体书写的符号学研究》(2015)。主要译著:《帕斯卡尔·葩蒂诗选》(2010)。主要诗歌创作:《水书》(2008);《漫游者之歌》(2011);《象征与超验》(2013)。 目录 导论:诗体通感与通感修辞 上篇 理论 第一章 当代诗歌书写的精神向度 第一节 当代诗歌的“口语中心化 第二节 “口语写作”的“大众化 第三节 当代诗歌书写的精神向度 第二章 “内歌唱”:当下诗歌写作追求 第一节 “内歌唱”的缘起研究 第二节 “内歌唱”书写的哲学基础 第三节 “内歌唱”书写的美学基础 第三章 当下诗歌写作:从“反讽”到“歌唱 第一节 走向“反讽”的逻格斯中心 第二节 “反讽”之后 第三节 “大诗写作”的可能 第四章 时代之诗的去蔽与可能 第一节 语言、时代的表现 第二节 走向深度现实 第三节 幻想与可能 第五章 当代诗歌的孤寂诗写及诗学建构 第一节 “孤寂”作为“诗写”的主要形式 第二节 “诗写”的理论特征 第三节 “诗写”的诗学意义与理论建构 第六章 从“再现”返回“表现”:当代诗写误区及回归 第一节 失踪的“表现 第二节 “表现”的困境 第三节 重返“表现”与诗体突围 第七章 回归语言本体,重续诗歌传统 第一节 诗、语言、思想 第二节 语言:诗的通道与可能 第三节 语言:现代表现的诗意可能 第八章 现代诗歌的幻想性与艺术书写 第一节 幻想与想象 第二节 幻想与书写 第三节 幻想与艺术性 第九章 “诗”与“非诗”:当代诗歌两种书写 第一节 知识分子/民间立场 第二节 “诗”与“非诗 第三节 “诗歌”作为“文化 下篇 文本 第十章 海子:“大诗”与超验 第一节 “昌平的孤独”:为“大诗”作准备 第二节 “以梦为马”:激情与良知 第三节 大诗:普世性写作 第十一章 昌耀:“大诗”与超验 第一节 “大诗”谱系形成 第二节 昌耀的孤寂诗写 第三节 大诗写作的话语启示 第十二章 洛夫:禅诗与超验 第一节 禅与禅诗 第二节 洛夫:“现代禅诗”的书写者 第三节 现代禅诗:超验之可能 第十三章 西川:知性与超验 第一节 知识分子写作:作为一种写作类型 第二节 西川:身体、精神的“思想综合 第三节 思想综合:诗的信念与情怀 第十四章 谭延桐:神性与超验 第一节 神性写作的起源 第二节 神性写作 第三节 身体、诗与真理合一 第十五章 余怒:叙事与超验 第一节 身体叙事 第二节 强指与超验 第三节 解构与超验 第十六章 李心释:语言与超验 第一节 在语言深处深究虚无 第二节 语言:不可能的可能 第三节 语言本体与超验可能 第十七章 马行:佛性与超验 第一节 超验与意志 第二节 超验与象征 第三节 佛性与感应 第十八章 臧北:刺点与超验 第一节 文本策略 第二节 “聪明”话语 第三节 刺点:诗性与超验 第十九章 韩文莲:“时光的碎片簌簌坠下 第一节 超验之心 第二节 孤独意蕴 第三节 绵延诗心 第二十章 林宗龙:“一抹超验的微光 第一节 孤独叙事 第二节 超验追求 第三节 神性书写 结语:当代诗歌的诗性言说与诗学探索 参考文献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当代诗歌超验论/当代诗歌语言研究系列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董迎春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0328661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4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76 |
出版时间 | 2018-09-01 |
首版时间 | 2018-09-01 |
印刷时间 | 2018-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610 |
CIP核字 | 2018168636 |
中图分类号 | I207.22 |
丛书名 | |
印张 | 22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9 |
宽 | 170 |
高 | 17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