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解放军为什么能赢(常胜之师战略战术全解密)
内容
编辑推荐

在南海与日本“战与不战”的紧张时刻,在我们满怀热血、外界却怀疑重重的窝囊时刻。美国基辛格最关注的战略家、时政畅销书《中国梦》的作者、国防大学刘明福教授推出新作《解放军为什么能赢》!首次解密常胜之师的战略布局及解放军的核心精神。军队有底气,国家才会有骨气!这是一本让300万解放军硬起来,让13亿中国人站起来的奋起之作!

《环球时报》、《纽约时报》隆重推荐,本书真实揭示了世上最强团队解放军的常胜基因。

内容推荐

《解放军为什么能赢(常胜之师战略战术全解密)》由刘明福编著。

《解放军为什么能赢(常胜之师战略战术全解密)》简介:

“中国梦”首先是一个“强军梦”。

近代中国的灾难,是从西方世界在军事上比中国强大开始。

中国近代历史的起点,就是西方世界军事入侵中国的一场战争——鸦片战争。

洋务运动,实质上就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第一场强军运动。让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富强之国”,是从孙中山以来“中国梦”的伟大目标,建设世界第一流军事力量,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保障。推进中国“强军大业”,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第一等贡献,这是中国的使命,也是中国的光荣。

历史已经证明,解放军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军队;历史必将证明,解放军一定会成为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军队——成为一支最有力捍卫中国安全、最有力捍卫世界和平的军队。

目录

自序 10次失败与400次胜利的辩证法

前言 解放军曾经与世界2l国交锋

一、八旗军光绪皇帝叹息“战无一胜”

二、北洋军从未向侵略军开过一枪,打过一炮

三、黄埔军:北伐中途变成了“新军阀”

四、解放军开创中国军事斗争“常胜时代”

五、毛泽东点评八旗军北洋军黄埔军、解放军

第一章 共产党如何塑造解放军

一、党的绝对领导,是解放军第一战斗力

二、没有党的领导解放军只能是农民起义军,“义和团”

三、不乱,不跑,不反,不变不误——解放军传奇

四、解放军的组织力,神秘在哪里?

五、党指挥枪为什么是“中国定律”?

六、戳穿西方军队的假面具

第二章 解放军“军事思想”之崛起

一、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神奇魅力

二、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中国特色

三、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的时代特征

四、胡锦涛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论述

第三章 美军惊呼:“谜一般的东方精神”

一、百年中国军队只有解放军“真正属于人民”

二、周恩来说:我首先是中国人,其次才是共产党人

三、解放军为何能够英雄辈出,

四、解放军面临的危险

第四章 解放军带兵模式为什么风靡世界

一、“军人企业家”领军中国市场

二、解放军是世界唯一不设禁闭处分的军队

三、港澳驻军司令员宿舍也有摄像头

四、“市场原则”冲击“战场原则”

五、军营“手机”如何变成“手雷”

六、解放军独子化士官化,大学生化

七、解放军从严治军的“四大原则”

八、带兵哲学:解放军管理部队的“五个辩证法”

九、现代化水平要上去,事故案件要下来

第五章 又好又快推进中国“强军大业”

一、中国“强军大业”的“红利”是什么?

二、追求强大是中国的天赋“国权”

三、图强不图霸——中国强军与美苏军备竞赛的区别

第六章 解放军为什么能赢

中美5次亮剑,解放军不败传奇

二新中国领导人“六不怕”的战略气魄

第七章 反腐败是·场硬仗

一、解放军的头号对手是腐败

二、一个全球性难题

三、腐败如何进攻解放军

四、 “钞票出将军”太危险,“选票出将军”有弊端

五、军事斗争,反腐败斗争,两个斗争一起抓

六、人民军队岂容腐败藏身?

结语 闻名世界的“中国教训”——马克思、罗斯福、斯大林的警告

试读章节

一、党的绝对领导,是解放军第一战斗力

如果要问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军事创造是什么,那么毫无疑问就是共产党对解放军的绝对领导。

为什么?因为:一支军队的领导力量,从根本上决定这支军队的性质和力量。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先进的领导力量,也只有这样一支最为先进的政治力量,才能够创造一支最为先进的军事力量。解放军的先进性,来源干共产党的先进性。始终坚持共产党对解放军的绝对领导,就是始终坚持用共产党的先进性来塑造和保持解放军的先进性,也就使中国共产党始终能够用自己创建和绝对领导的最先进的军事力量,来夺取和巩固政权,来改造社会和服务人民。来实现党的目标和任务。所以,在近代中国的军事创造中,最伟大的第一创造,就是中国共产党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绝对领导。

关于“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一些西方人士总感到“想不明白”,感到“不可理解”,有的则丑化、攻击、污蔑这个“绝对领导”,认为共产党的哲学是信仰辩证法,反对绝对化,怎么在军权问题上就坚持“绝对领导”呢?其实,西方的真正用意,不是在于“相对领导”还是“绝对领导”的问题,而是把解放军与共产党分离,让共产党成为没有解放军的共产党,让解放军成为没有共产党的解放军,就是要让共产党交出解放军,让解放军脱离共产党,以此,让共产党交权,让解放军变质,让中国改变颜色,让中国的复兴大业夭折。

那么,怎样理解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中的。绝对”二字?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又是一种什么样的领导呢?

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党我军的特色和优势,它主要“特”在七个方面、“优”在七个方面。

一是领导地位的“权威性”。在人民军队中,党的权威大于一切、高于一切。整个军队要服从党的领导,部队各级首长要服从党设在军队中的各级组织——党委和支部的领导。

二是领导主体的“唯一性”。坚持军权独掌而决不与其他党派分掌,这种唯一领导,既排除敌对势力染指,又防止野心家篡夺,也不允许其他政治势力插手。在政权问题上,我们实行“一党执政、多党参政”、“一党领导,多党合作”的政治制度。但是在军权问题上,就是要由中国共产党这个执政党来领导和指挥我们这支人民军队。

三是领导权力的“集中性”。军队的最高领导权和指挥权集中于党中央和中央军委。中央军委实行主席负责制。

四是领导内客的“全面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对军队中一切组织、一切人员、一切重大问题的统一领导,是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的全面领导。决不允许其他政治组织在军队活动,决不允许与党的指导思想和政治主张相背离的其他政治思想和政治主张在军队宣传和散布。

五是领导方式的“直接性”。不搞两套班子,不经过中间环节,是直接领导、直接指挥。

六是领导原则的“集体性”。我军的根本领导制度,是党委统一的集体领导下的首长分工负责制,这就使党对军队的领导权在每一个部队中,都是一种集体领导权,是党委,支部的。集体领导”,而不是首长的“个人领导”。

七是领导性质的“先进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在本质上是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先进政党对军队的领导,这是“绝对领导”的政治性、先进性和科学性之所在,是任何其他政治势力所不可比拟和取代的。

从以上七个方面的特征可以看出,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有丰富内涵和科学含义的。这种绝对领导是一种革命性的领导,是一种先进性的领导,是一种科学性的领导。根本不存在所谓绝对领导是绝对化,绝对领导不辩证、不科学的问题。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中国的特色,是我们党的创造,是我军的优势,也是共产党执政地位的保证。

一支军队的战斗力,总是由多种因素组成的。而“领导力”总是军队“战斗力”的关键要素,是首要因素。解放军与古今中外所有军队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它是由中国共产党直接创建、直接领导,直接指挥的。中国共产党的绝对领导,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战斗力的首要因素,是解放军的第一战斗力。二、没有党的领导,解放军只能是农民起义军、“义和团”

由于近代中国是一个农业国家,所以近代中国军队,不论是八旗军队、北洋新军,还是黄埔军,其主要的兵员就只能是农民。近代中国军队,总体而言,就是由农民组成的“农民军”,其兵员成分大致相同。而之所以这几支军队的性质不同,是由于领导他们的政治力量不同。解放军的兵员中,农民的比例更高,特别是贫苦农民的比例。由如此众多的农民组成的解放军,如果没有共产党的绝对领导,充其量也只能是一支反抗国内统治阶级的“农民起义军”,只能是一支抵抗外来侵略的“义和团”。P2-4

序言

根据军事历史专家的统计,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以来,总共打了10次著名的败仗。

广昌战役,红军歼敌两千、自伤五千——1934年4月,在第五次反“围剿”战役中,红一方面军一、三、五、九军团在江西广昌地区筑垒阻击国民党军进攻。苦战18天,被迫放弃广昌,伤亡5093人,歼敌仅2626人,其中红三军团伤亡2705人,约占全军团总人数的四分之一。

方志敏兵败怀玉山——1934年末。方志敏率红十军团北上抗日,在江西怀玉山遭国民党军几十个团的围攻,最后弹尽粮绝,遭到溃灭。全军2万多人仅千人突出重围,方志敏和军团长刘畴西被俘牺牲。

血战湘江,红军减半——1934年11月,中央红军长征转移,与国民党军在湘江边展开激战。经六天血战,红军冲过湘江脱险,但此战损兵3万余人,全军从长征开始的8.6万减至不足3万,损失惨重,而歼敌仅7000余人,几遭全军覆灭之险。

“西路军”败于“马家军”——1936年末,红军四方面军部队为执行宁夏战役计划渡过黄河西征,组成西路军。在几个月的转战中,遭青海军阀马家军围攻,因战略错误,苦战不脱,最后全军覆灭。全军2.1万余人中,1万余人战死,6000余人被俘,余者大部逃散,最后冲到新疆的仅400余人。

皖南事变,新四军损失惨重——1941年1月,新四军军部及2个纵队在皖南地区遭国民党军8个师围攻,经10天战斗,全军9000余人除2000余人突围外,余全部阵亡或被俘。军长叶挺被扣,政委项英牺牲。

第一次四平战役,东北民主联军被国民党军队追赶千里——1946年4月,东北民主联军与国民党军进行保卫四平之战,坚守1个月,歼敌1万,自损8000,被迫后撇,被国民党军追了上千里。一直撵过松花江。

南麻、临朐战役,歼灭敌人2万,我军伤亡5万——1947年10月,华东野战军与国民党军在南麻、临朐发生激战。连续进攻10天,未能攻克两地,伤亡达5万多人,歼敌仅2万多人,被迫撤退。

西府战役,先是胜利,后陷重围——1948年4月,西北野战军向宝鸡发动进攻,连克数城,初期大胜。但国民党军迅速组织反击,解放军反陷入重围之中。后转战一千余里,突出重围,弄得极为狼狈。此战歼敌2万,自身伤亡1,5万。

金门战役,痛失8000子弟兵——1949年10月,第三野战军十兵团二十八军对金门发起进攻。因战役发起过于仓促,渡船被毁,后援不济,苦战3天后,全部主攻部队共9086人,除少数人渡海逃回外,全部牺牲或被俘。

抗美援朝五次战役转移阶段遭受重大损失——1951年5月,抗美援朝五次战役进攻歼敌阶段完成后,中国人民志愿军参战各兵团开始向北转移。因过于轻敌,掩护计划不周密,遭到美军的快速反击,一时陷入被敌分割包围之中。后主力部队脱险,但三兵团六十军第一八0师损失大半,几乎覆灭。整个战役歼敌8,2万,中朝方损失85万,其中志愿军损失75万。仅转移阶段失踪就达2万多人,后证实其中1.7万余人被俘。其余估计在战地死亡。  解放军为什么打了10次著名的败仗?怎么评价解放军打败仗?这是一篇大文章。我在这里只谈几点关于解放军10大败仗的战略感受。

感受之一:解放军打了400多个战役,只有败仗10个,这胜仗和败仗的比例是400:10。数字胜于雄辩,比例说明问题。世界上没有第二支这样的军队。解放军确实是英雄军,是常胜军。

感受之二:解放军在国内革命战争中,消灭了一支规模达800万的国民党军队。解放军在对外军事斗争中,曾经与21个国家亮剑交锋,尽显英雄本色。这2{个国家是:日本、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荷兰,加拿大、菲律宾、土耳其、泰国、南非、希腊、比利时、卢森堡、哥伦比亚、埃塞俄比亚、新西兰、韩国、印度、苏联、越南(包括南越军和后来实现统一后的越南军队)。解放军从大刀长矛起家,在武器装备上能够以劣胜优,在力量对比上能够以弱胜强,创造出与世界强国军事斗争的大胜利,建设成为今天这样一支强大军队,是一个奇迹。解放军是一个传奇。

感受之三:解放军在政治性质上是一支“革命军”,解放军建军初期在兵员成分上是一支“农民军”,他们是放下锄头,就拿起枪杆,是从农田直接走上战场的一群群村民。他们只能够在战争中学习战争,难免要通过挫折,才能够走向胜利。而在烽火战斗历程中,解放军仅用10次败仗,就具有了赢得400个胜仗的能力和水平。这何止是“吃一堑、长一智”?这是“吃一堑、长百智”!解放军是世界上最善于学习的军队,是世界上具有最强烈创新精神的军队,是一支真正的“学习型军队”、“创新型军队”。

感受之四:失败是成功之母。那么,解放军的10次败仗,是不是那400次胜仗之母呢?10次败仗的原因不同,10次败仗也都给共产党的事业和解放军的形泉造成了损失,但是,难道那10次败仗不是那400次胜仗的“代价”吗?10次败仗的教训,是解放军深化认识军队建设和军事斗争特点规律的动力和财富。可以说,在400次胜仗中包含着1O次败仗教训的作用。

本书意图透视解放军能够“赢”的魅力,展示解放军“立于不败”的风采,探究解放军战斗力的源泉,是包括了400个胜仗和10大败仗这两个方面的经验教训的。对于军事科学来说,胜仗和败仗提供的东西是等值的。对于军队建设和军事斗争来说,记住10大败仗,比记住400个胜仗,更为重要。

在进行探索和创新的伟大事业中,在开拓和进取的漫漫征程中。失败是一种先驱,失败是一种付出,失败是一种牺牲,失败是一种代价,在这样的意义上,失败。也是一种财富。解放军的10次败仗,与解放军的400次胜仗,具有血肉联系。解放军是一支善于从战争中学习战争的军队,是一支善于从败仗中学习胜仗的军队,是一支能够把l0次败仗转化为4Do次胜仗的军队。解放军这支英雄军队,不可能是一支在战役和战斗上不打败仗的军队,但是解放军的确是一支在战略上立于不败的军队。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解放军为什么能赢(常胜之师战略战术全解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明福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武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1768261
开本 16开
页数 27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2
出版时间 2012-08-01
首版时间 2012-08-01
印刷时间 2012-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军事
图书小类
重量 0.42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E20
丛书名
印张 18.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66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1:4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