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你是孩子的起跑线也是孩子的天花板
内容
内容推荐
吴志翔著的《你是孩子的起跑线也是孩子的天花板》一书是作者多年来深入思考家庭问题的心得体会。作品就当前家庭教育常见的误区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就家长如何科学培养孩子问题进行有益的探索,内容贴近生活,观点独到,具有前瞻性和启迪意义。
作者简介
吴志翔,笔名塞林。浙江大学文学硕士,武汉大学美学博士。现为《浙江教育报·教师周刊》主编,曾在《中国青年》《中学生天地》等开设专栏。已出版《树不必对风生气》《你是孩子的起跑线,也是孩子的天花板》等十多部著作。多篇文章被《读者》《青年文摘》《意林》转载,并入选小学语文和高职语文课本。
目录
爱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承诺
成为孩子心里“70亿人中的唯一”
人生路上,每个父母都是新手
起跑线怎么变成了鄙视链
最大的浪费,是被剥夺的机会
母爱的高度决定了家教的水平
爸爸妈妈不要拔河了,跳舞吧
教育孩子,实际上就是教育自己
为“教育”而狂热,不舍得,更不值得
在任何匆忙境界中都有余裕
缺爱和安全感,哪来的专注力
让有仪式感的生活润泽心灵
大成大,小成小,世间无弃人
惩罚与赏识,请尝试用“陌生人”法则
看不见的成功,就是生命的成全
别让教育的“故事”演变成“事故”
教育因何而美:那些柔软的育人智慧
寒门难出贵子?别撒娇了好吗
少年的心,请不要在风中凌乱
抓住“核心素养”这条水底下的大鱼
是什么让孩子成为完整而幸福的人
序言
这满架的紫藤花正在怒放。人这辈子有多少个这
样年华、阳光、’鲜花、梦幻全都正好在场的瞬间…

——鲁引弓《小欢喜》
今天正好是2018年全国高考的第一天。我坐在这
里写这本书的序言,心潮难抑。
近一千万考生今天走上考场。曾经,这里几乎是
一个与命运对决的地方。
多年前,我自己也曾懵懵懂懂地走上考场。那时
候,还没有互联网,没有全民关注的热度,没有父母
在考场外焦急守候的身影,但社会上也已经浮动着一
种焦虑,当时的高考月被一部报告文学称作“黑色的
七月”。
尽管在我看来,时至今日,高考其实不再是决定
一个人命运的分水岭。从发展的长程性来看,上了大
学随便混几年,并不能保证其拥有身份上的优越感和
发展机会上的优先权,
而没上大学却一直在努力的人,反倒可以开创自
己的锦绣前程;甚至读了所谓一流大学的人,在事业
的高度和创造的价值上也不当然地比读了二三流大学
的人强,关键看入学以后和毕业以后的修为。从发展
的多元性来看,不但人各有志,而且人各有智——社
会需求和成才路径更趋多元,人的志趣和智能也是多
元的,在大学里读“废”的人不少;被“研究型”大
学抬高了就业眼光,却既没有掌握学术能力、又没有
拥有真实技能的人不少,眼高手低,很多方面反不如
高职学生甚至技术职高生。比选择更重要的,是“选
择之后”;比升学更重要的,是“升学之后”。高考
成功未必就是万事成功,考场失意也未必走不出自己
的阳光道。高考,不复是能撬起整个人生的阿基米德
点。
对有的人来说,一生的巅峰就是高考之时,或者
在高考结束收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
对有的人来说,恰恰是从高考失利的谷底出发,
逐渐走向自己的一个又一个巅峰。
决定一个人是否成功的,除了分数,除了升学,
除了金光闪闪的金字招牌,还有更重要的东西,那才
是成长中需要紧紧抓住的“大鱼”。
有人庆幸,走上考场的不再是“我们”,而是“
他们”。
因为我们,己把当年十多年寒窗苦学过、烂熟于
心的东西,差不多都还给老师了。好事者还戏贴出最
简单的高考“送分题”,看看告别校园多年的我们是
否还会做,结果是,没多少人还能看懂题目的意思(
尤其是数学、理综之类)。所以,每年大伙儿对褒贬
作文题总是特别来劲,因为这恐怕是我们唯一还可以
有点发言权的领域了吧。
高考那会儿,的确是我们一生中拥有“知识量”
的巅峰期啊。
……
作家韩少功《暗示》全书最后的一段文字带给过
我感动和启示,他写道——你给一只寒冷的狗垫上温
暖的棉絮,狗会长久地看着你:你给一只受伤的鸟以
疗救,鸟飞上树梢后会回头看你……然后,它们走远
了,飞远了,再也不会回头:
“这一刻很快会过去。但有了这一刻,世界就不
再是原来的世界,不再是没有过这一刻的世界。感激
和信任的目光消失了,但感激和信任弥散在大山里,
群山就有了温暖,有了亲切。”(韩少功《暗示》)
我的老乡、物理学家潘建伟院士在一次演讲中说
,对量子力学来说,“看见即改变”。我不懂量子力
学,但却被这句话所蕴含的哲学意味深深打动,时时
在心头玩味。
你可能还是会焦虑,还是会着急,还是会在考试
和升学的路上追逐,但因为有了对于柔软、成全、初
心的“看见”,留意到了孩子生命中“看不见”的“
大鱼”,你就会于匆忙中多几分余裕,多几分对于美
和善的守护。
世界就不再是原来的世界。
导语
未来教育的使命,不是培养多少高分的孩子,不是培养学习机器,更不是在流水线上培养孩子,我们要让孩子成为好的自己,成为真正的人。
太多的家长,自己生了病,却强迫孩子去吃药。
生命中的浪费,不是什么起跑线,而是孩子从小到大被剥夺了自我发展的机会。
人生的起跑线是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一颗对世界的热爱与好奇之心,懂得与人相处和为人的情商,一个遇到挫折能够承受的强大人格。
吴志翔著的《你是孩子的起跑线也是孩子的天花板》是作者多年来深入思考家庭教育问题的心得体会。
书评(媒体评论)
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
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
—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学者 胡适
每个小孩都是箭,父母是弓,弓的责任就是把箭
射到它要去的地方。
——漫画家 蔡志忠
我自己这么觉得,未来不是知识的竞争,而是创
造力的竞争和想象力的竞争,是智慧和体验的竞争,
是领导力、担当力、责任心的竞争,是独立思考的竞
争。未来的教育不能只教知识。
——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 马云
精彩页
天下几乎没有父母不认为自己深深地爱着孩子。
泰戈尔说:“把一切交给爱吧。”可那是什么样的爱呢?
父母的爱是特别的。它不能盲目,要有一双看清是非的慧眼;也不能自私,要有一颗给人自由的诗心。还要有与伴侣和孩子之间的一份“懂得”,要有对于育人这件事的一点悟性和耐心:育儿,当如春风催动花事。
我们要培养人格健全、能为一生幸福奠基的孩子,我们不能让教育成为一个摧残人、伤害人的痛苦过程。
我们要真正瞩意于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并且学会独立思考的人,不能把一些充满灵动想象力的孩子,改造成仅仅满足自身期望(主要是升学)的样子。
我们要从终身发展的视野,从整个人生的立场去看待教育的意义,不要过度迁就一些即时的、短暂功利性的需求,把一些不必要的负荷加诸孩子头上,让他们在沉重的课业和心理压力下喘不过气,却漠视和遗忘了一个人的长远发展和生命的本真需求。
我们要把握好“面向未来”与“现在幸福”之间的平衡,要努力在“可行”与“可能”的缝隙里寻找一缕通透的阳光,帮孩子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出路。
我们要让育人散发出生命的气息,要把“教育即生长”“教育即唤醒”理念当成自己的贴身之物。
我们要想象这样的一个图景:当我们与孩子走到远方终将分离的路口,挥手告别时,可以欣慰地发现,原来彼此都还认得最初的模样。
爱,是一个生命承诺另一个生命的决心。
然而,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自以为是的“爱”,比没有爱还要糟。
身为成人的家长不成熟的“爱”,有可能把所谓的亲子之爱变成一重重捆绑的绳索。《小痛爱》《小舍得》《小欢喜》《小别离》这四部小说中的父母,都有他们可敬可爱的一面,但多多少少也有其不自知的缺陷。
爱是一种能力。我极其喜爱的杰出心理学大师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一书中说,爱主要是给予而不是接受,因为给予是潜力的最高表现,正是在给予的行为中,一个人才能体会到自己的强大、富有、能干,这种增强了生命力和潜力的体验使人备感快乐。可是我们很多人,哪怕是早已经有了孩子的成人,拥有的去口只是一种“童稚的爱”“不成熟的爱”:“他们是永远期待着的人,是抱着希望的人——却又是永远失望的人。”
没错,我们表面上是在“给予”,给孩子提供好吃的、好玩的,花钱为他们报各种各样的培训班,花时间陪他们做功课到深更半夜,诸如此类,但我们的重心却是落在“索取”上的。我们从来没有这么渴望孩子在学业表现上给自己的付出以回报,如果回报不理想,如果孩子没有成为我们期望中的“别人家的孩子”,我们就会失望、暴怒。对父母来说,这样的“爱”其实质是一种控制;对孩子来说,这样的“爱”反而构成了一种负担。
P2-4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你是孩子的起跑线也是孩子的天花板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吴志翔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花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6087064
开本 32开
页数 34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0
出版时间 2018-07-01
首版时间 2018-07-01
印刷时间 2018-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424
CIP核字 2018147307
中图分类号 G78
丛书名
印张 11.5
印次 1
出版地 广东
210
144
18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11: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