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2018包公廉政文化研讨会文集 |
| 内容 | 内容推荐 肇庆“包公文化”为第六批广东省级“非遗”项目。北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包拯被贬为端州(今肇庆)知府,任期三年。当时的肇庆地区是“土旷民惰,不力于耕,夷僚杂居”的落后地区,包拯到肇庆后,励精图治、关心民生、整顿吏治,政声颇隆。李玮主编的《2018包公廉政文化研讨会文集》聚焦包公文化的精髓,从各个方面展示了包公文化的魅力和传承意义。 目录 前言 包公的廉政事迹及其现代价值 三年为政千秋誉——包拯知端州的廉政、勤政与善政 包公的廉政思想与依法断案 从历史包公到文学包公——包公的文学传播与社会影响 创建包公学院是推进廉政建设的重要一环 包拯廉政建设思想及其现实价值 包拯反腐思想的当代意义与启示 包公廉政思想的文化内涵及当代价值 包公廉政思想产生的深远影响及其历史背景 论传统廉政文化中的包公廉政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包拯政治思想的当代价值与意义 笃信生显效——从肇庆存留的文献观察包拯事迹的价值 包拯不持一砚归的真义 “只征贡数”“不持一砚”与包公廉政思想 从包绶墓出土砚台浅析包拯的廉政思想 包公井价值刍议 包公和星岩书院 包拯对治岭南吏治弊端的“三疏 论包拯对儒家入仕观的践行 包公勤政爱民思想根源及其深远影响 包拯民本思想在端州的实践与影响 弘扬包公精神力行勤政为民 探索包拯的清正善政 千里他乡识古贤 浅析包拯的法治思想与家族组织的引领作用 包公精神:忠、孝、廉、爱 包拯家训家风的当代廉政价值 浅谈包公文化的弘扬与传承 在反腐倡廉新常态下传承包公文化路径研究 广东肇庆的包公信仰研究 清官文化的产生及原因——以“包青天”为例 论清官意识在古代包公戏中的嬗变 方志书写中的包公与明清时期肇庆名宦——以《肇庆府志》为中心 风承孝肃的明代肇庆知府陆鏊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2018包公廉政文化研讨会文集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李玮 |
| 译者 | |
| 编者 | 李玮 |
| 绘者 | |
| 出版社 | 暨南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6824974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277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340 |
| 出版时间 | 2018-09-01 |
| 首版时间 | 2018-09-01 |
| 印刷时间 | 2018-09-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420 |
| CIP核字 | 2018209151 |
| 中图分类号 | D630.9-5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7.7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广东 |
| 长 | 231 |
| 宽 | 171 |
| 高 | 14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