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择业在左创业在右
内容
编辑推荐

奋斗,是年轻人走向成功的必然过程,但比奋斗更重要的,却是始于你足下的抉择。如果你的抉择从一开始就出现了偏差,那么就算你付出再大的努力,都可能是徒劳一场。尽管通往成功的路有无数条,但对一个人来讲,人生永远是单行线,不可能重新来过。不要等同龄人得意的时候,发出唏嘘不己的感叹。

如果你至今还不知道自己的抉择是否正确,那就来看看这本书吧,它将引导你正确做职业选择。

内容推荐

一个有志青年,经过多年努力,依然没有长进,便向智者请教。智者叫来三个弟子,让他们带他去打柴。结果,智者的大弟子和二弟子各打回四捆柴,三弟子从水路载回八捆柴,而年轻人只打回两捆柴。有志青年解释说:“我最初打了六捆柴,半路上扛不动了,扔了两捆,后来又扔了两捆。最后,只剩下两捆……但我努力了。”大弟子和二弟子说:“我们刚开始各打两捆柴,都觉得很轻松。路上,我们把施主丢弃的柴捡了回来,就变成了四捆。”三弟子说:“我打了八捆柴,但我年纪小,背不动,所以,选择了水路。”智者微微颔首,拍着有志青年的肩膀说:“一个人努力没有错,关键看自己走的路;走自己的路也没有错,关键看走的路是否正确。年轻人,你要永远记住:选择远比努力更重要!”

事实上,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的,只是抉择的一瞬间。世界上有很多高学历者,也有很多才华横溢的人,他们的失败多归于选择的失误。在择业创业之间,“聪明人看得懂,精明人看得准,高明人看得远”。成功者的经验告诉我们:当别人明白时,他们已经就业了;当别人就业时,他们已经富有了!

目录

第一章 活着,就得抉择/1

 就业,永远的伤痛/2

 毕业等于失业的无奈/6

 生存为何这般难/10

 天之骄子的失落/15

 何去何从/19

 就业只能靠自己/29

第二章 我的人生我做主/33

 不一样的人生,不一样的追求/34

 不一样的人生,不一样的方式/44

 不一样的人生,不一样的抉择/51

第三章 人生在于规划/65

 谁是觉醒的宠儿/66

 迷途中的生涯目标/71

 给自己的人生加码/82

 任何时候开始都不算晚/90

 随时总结自己的人生/95

 谋求一生最大的幸福/100

第四章 生涯成长区/111

 可供参考的职业生涯模式/112

 人生之旅的黄金准则/116

 抉择是人生最大的冒险/123

 以勇者的姿势迎接挑战/131

第五章 不曾想过的择业之道/137

 勾画出求职蓝图/138

 撰写精彩的简历和求职信/143

 面试细节决定求职成败/146

 面对苛刻的签约条件/152

 初入职场的“蘑菇期”/154

 跳槽,是为了走更远的路/157

第六章 创业——时代最强音/161

 创业等于就业/162

 世界上50%大学毕业生自谋生璐/166

 风起云涌的美国MIT校园竞赛/169

 为什么要自己经营/173

 今天的机遇比以往还要多/178

第七章 你适合创业吗/185

 什么样的人适合创业/186

 先问自己几个问题/193

 充分的心理准备/197

 千万别蛮干/209

 有助于达成目标的细节/216

 你将会因此而达到的目标/222

第八章 创业之初的思考/229

 选择适合自己的行业/230

 详细描述你的构想/236

 给理想和梦想加上一个期限/244

 循序渐进的创业计划/257

 创业前的准备事项/265

 如何迈好第一步/273

试读章节

生存为何这般难

一个刚毕业的年轻人,怀揣着梦想和希望,希望亲手打造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然而,当他到处求职时,积极乐观的他开始变得消极,认为自身能力不足,这究竟属于谁的失败?这是一个人的悲剧,还是整个社会的悲剧?

就业为何这般难?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1.眼光过高。

张明静是个本科生,她的梦想是将来可以成为一名大学教师。为了自己的这个目标,她坚持考研。第一次考研的时候,她的专业成绩不错,外语只差3分。于是,张明静决心在家复习一年,明年再考。所以,她没有找工作,完全在家备考。可是,由于压力大,她第二次的成绩还不如第一次,就这样,她考了四次,一次不如一次,她不甘心,不肯脚踏实地去找工作,她认为:打工就是地狱,大学教师才是天堂,既然与天堂只差一步,就不能心甘情愿地入地狱,就这样,她将自己吊在半空中,不上不下,天堂不知何年有望,“啃老”倒是已成现实。

2.被动等待。

有些年轻人听说本地人才市场要举行招聘会,并没有积极地做准备,认为到时再准备也不迟。后来由于招聘会上的用人单位非常受欢迎,有很多人都投了简历,导致单位提前完成任务,结果那些没有提前作准备的年轻人便错失了良机。在求职择业过程中,机会对每个人都是均等的,就看你怎样把握。当你收到感兴趣的招聘信息时,就必须以最快捷的方式向发出信息方作出反应,让对方知道你、了解你,这样你才有可能被看中。主动的人常常会拥有机会。

3.心浮气躁。

江明是学广告设计的,他毕业后,到一家广告公司干了三个月,感到公司销售业务量大,技术工作量小,学不到东西,于是跳槽到另外一家较大的广告公司,以为这下有了学习的机会。结果他工作拿不下,技术跟不上,其中有些工作内容是他以前完全没有接触过的,所以他干得非常吃力,质量和进度都不能满足公司的要求,老板非常不满意地说:“这是公司,不是培训班。”于是,江明被老板炒掉了。过了两个月,江明又找到一家广告设计公司,工作期间,江明对公司业务安排有很多意见,有时觉得自己的工作过于单调重复,于是他又萌生了离开的念头。

4.自主力差。

于剑是一名高校的毕业生,他的父母很早就到招聘会上打听单位的情况,而于剑却姗姗来迟。在与一些公司面谈的时候,于剑发言的时间还没有其父母多,结果谈了一家又一家,最终一无所获。如今有些年轻人由于生活一帆风顺和父母的过分呵护,都存在着像于剑一样的问题——依赖性强,缺乏主见,自我意识模糊,在择业中也常会茫然不知所措,找不到自己满意的工作。

5.过于自卑。

刘成珊是个腼腆的女孩,每次去应聘,都是输在面试上。每次见了面试官,她如履薄冰,手脚不知往哪儿放,头不敢抬,眼睛也不敢看人,只是低着头,盼望着可以通过。有一些她平时都可以回答上来的问题,可是在面试的时候由于脑子里一片空白,竟然出现了答非所问的现象。她经常在面试回来后懊恼不已,自惭形秽,越是这样,就越影响她下次面试的心态,产生自卑心理,形成恶性循环,对求职慢慢失去了信心。

6.自命不凡。

张丽口才不错,在与用人单位代表面谈时自我感觉良好。当对方问她的个人爱好是什么时,她竟得意洋洋地宣称是“环游世界”,结果被用人单位毫不犹豫地拒之门外。张丽的失败是典型的自负心理造成的。很多年轻人在求职择业的时候,总是自以为是,自负自傲,以为自己什么都懂,什么都会,夸夸其谈,结果给用人单位留下浮躁和不踏实的印象。试想有哪家单位愿意要一个不知天高地厚、自命不凡、眼高手低的人呢?

7.脱离实际。

张强大学时所学的专业是计算机,某集团公司对他经过双选、面试考核,终于进入签约阶段,正准备签约时,张强提出了六条要求。单位鉴于不能完全答应,建议修改后再签。最终,张强因坚持自己的意见没有被录用。原因就是他提出的要求过于苛刻。比如:每半年调一次薪、公司不限制个人发展等要求,这些要求单位肯定是不能答应的。即使张强的各方面条件都不错,他的这种苛刻条件也是令人难以接受的。

8.决策失误。

张华是一名学商务英语的本科生,他毕业的时候,父母为其在老家找到了一份待遇比较优厚的工作。可是,他的梦想是在大城市做一名国际型的商务人才,于是他和同学结伴来到上海,希望可以找到更好的发展机会。

刚开始,张华找工作的目标,就是要比别的同学找到更加理想的工作。这份工作不仅职位要高,发展潜力要大,还要是世界500强企业。但是,他来上海一个多月,简历投出20多份,有回音的只有两份,面试后却杳无音信。面对着强手如林的职场,以及眼花缭乱的招工单位,张华茫然了。眼看家里带来的钱花掉一半了,张华非常着急。当初那么令大家羡慕、父母骄傲的专业就这样被冷落了吗?回家还是继续留在上海漂泊,他进退两难。

当年轻人在抱怨社会的不公平以及招聘单位的用人制度时,是否也应该反思一下自己的原因呢?

P10-14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择业在左创业在右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叔楚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外文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19065946
开本 32开
页数 27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10-12-01
首版时间 2010-12-01
印刷时间 2010-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1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C913.2-49
丛书名
印张 9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5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6: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