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纪念中国社会科学院建院三十周年学术论文集之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卷,包括新闻理论、新闻史、传播学、新闻实务和媒介管理五篇。收录了《中国新闻学发展的五个历史阶段》、《对刘少奇新闻思想的探索》、《略论我国公民的知情权》、《全球化时代的传播与国家权力》、《消费者:帝王乎?奴婢乎?——读维护消费者权益“春花杯”好新闻》、《舆论监督的回顾与探讨》、《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电视模式的全球流通:麦当劳化的商业逻辑与文化策略》等学术论文。
图书 | 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卷(纪念中国社会科学院建院三十周年学术论文集)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为纪念中国社会科学院建院三十周年学术论文集之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卷,包括新闻理论、新闻史、传播学、新闻实务和媒介管理五篇。收录了《中国新闻学发展的五个历史阶段》、《对刘少奇新闻思想的探索》、《略论我国公民的知情权》、《全球化时代的传播与国家权力》、《消费者:帝王乎?奴婢乎?——读维护消费者权益“春花杯”好新闻》、《舆论监督的回顾与探讨》、《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电视模式的全球流通:麦当劳化的商业逻辑与文化策略》等学术论文。 目录 新闻理论 研究读者是一门学问 要重视学习新闻理论 中国新闻学发展的五个历史阶段 对刘少奇新闻思想的探索 新闻创新的理性思考 “新闻自由”不是科学的用语 新闻自由的四个层次 报纸是工人的必要生活资料 新闻史 “喉舌”追考 ——《文心雕龙》之传播思想探讨 博古与延安《解放日报》改版 《红星》报伴随红军长征到延安 论新记《大公报》的“四不主义” 党报的力量来自读者 ——以当年《新华日报》的实践为例看党报的作用 鲁迅与《申报·自由谈》 斯诺的“觉醒点” 传播学 略论我国公民的知情权 论受众本位 全球化时代的传播与国家权力 “得一门而入” ——对话研究及其方法论指向 一场国际论争的兴起和一个学术典范的消逝 跨文化传播的后殖民语境 全球化时代中文网络的价值 网络“虚拟世界”的符号意义 播客:WEB2.0时代的典型传媒形态 ——国内播客现状研究 电子游戏拓展的群体分化与边缘地带 影像现实:媒介时代的情境喜剧 新闻实务 消费者:帝王乎?奴婢乎? ——读维护消费者权益“春花杯”好新闻 舆论监督的回顾与探讨 精确新闻报道 ——现状、问题和教育 美国新闻自由历史性沉沦的里程碑 ——科索沃战争一周年回顾 V-chip与美国的言论自由 从法兰克福到伯明翰 ——西方电视批评理论再析 美国传媒眼中的伊拉克战争:批评报道角度的考察 媒介管理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党报如何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试论“报纸是一种附带有形物的服务形式” 一个镇电视台的生存战争 ——新的制度安排是怎样产生的 电视模式的全球流通:麦当劳化的商业逻辑与文化策略 变化中的俄罗斯传媒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卷(纪念中国社会科学院建院三十周年学术论文集)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方志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2380608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7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416 |
出版时间 | 2007-04-01 |
首版时间 | 2007-04-01 |
印刷时间 | 2007-04-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6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C53 |
丛书名 | |
印张 | 24.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5 |
宽 | 167 |
高 | 19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