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部关于英国经济学家马尔萨斯生平和思想的传记性著作。具体内容涉及其立志、学习、奋斗、成功的人生经历及其经济思想理论概貌。全书语言文字通俗易懂,叙述生动形象,内涵睿智,是广大读者励志成材的“营养库”。
图书 | 马尔萨斯/经济思想家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一部关于英国经济学家马尔萨斯生平和思想的传记性著作。具体内容涉及其立志、学习、奋斗、成功的人生经历及其经济思想理论概貌。全书语言文字通俗易懂,叙述生动形象,内涵睿智,是广大读者励志成材的“营养库”。 内容推荐 经济思想家丛书以通俗易懂的文字和生动形象的叙述,把这些名家介绍给读者,使读者面对面地领略他们的精神风貌,倾听他们睿智的话语。本书介绍英国经济学家马尔萨斯。相信广大读者,无论是在学习中的青年,还是在不同岗位上工作的人们,都能从中获益。 目录 1.时代、家庭、教育 1.1时代 1.2家庭 1.3教育 2.学者生涯 2.1探索人口理论 2.2研究经济问题 2.3与李嘉图的友谊和争论 2.4去世 3.人口学说 3.1两个公理和两个级数 3.2两种抑制 3.3人口规律 3.4济贫法批判 3.5贫困的原因——制度抑 或人口 4.一般经济理论 4.1价值理论 4.2谷物法与农业政策 4.3地租论 4.4经济增长理论 4.5需求管理思想 4.6经济危机理论 5.历史反响 5.1人口学说的争锋 5.2剑桥第一位经济学家 5.3职业献媚者 6.马尔萨斯与中国 6.1马尔萨斯看中国 6.2中国人看马尔萨斯 附录 马尔萨斯大事年表 后记 试读章节 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出身于英国萨立州诺克里山庄的一个土地贵族家庭。据说,马尔萨斯(Malthus)的姓氏在英格兰是非常罕见的。在英文的原意里,这个姓氏来源于Malt—house(麦芽作坊),随着语音和拼写的历史演变,Malt—house就演化为Malthus,发音就变化为马尔萨斯。这个姓氏的繁衍和生息,在18世纪孕育了一位经济学家——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而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的创作,则不但为自己在人类的思想史上奠定了重要的地位,而且将马尔萨斯这个英格兰罕见的姓氏一同牢牢地锻铸在人类的思想史上。在全球的视野内,对于绝大多数懂得社会科学知识的人来说,马尔萨斯这个姓氏(或不准确地称为名字)恐怕都不会陌生。 据英国现代经济学家凯恩斯的考证,我们的主人公托马斯的曾曾祖父名叫罗伯特·马尔萨斯,他是克伦威尔时期北奥尔特教区的牧师。据称,罗伯特·马尔萨斯是一个颇有古风的神职人员,他思维严密,富于雄辩和激情,但是在发音上有一些缺陷。而且,由于他在收取苛刻的什一税时总是十分严格,所以教区内的人员总是认为他“是个无用的神职人员”,甚至还撰写请愿书,攻击他曾“对在苏格兰的军事行动口出不恭之辞”,要求将他调离。罗伯特·马尔萨斯的儿子是丹尼尔·马尔萨斯,他是我们的主人公的曾祖父。在著名的塞德汉姆医生的帮助下,丹尼尔成为国王威廉的药剂师,其后又为女王安妮服务。因而,马尔萨斯家族在丹尼尔这一代人开始过上了富裕的生活,他们拥有了马车和马匹。 丹尼尔的儿子塞德汉姆·马尔萨斯,这是我们的主人公的祖父。他是英国财政部的职员,南海公司的董事,他的努力使马尔萨斯家族更加富足。传记作者称塞德汉姆很有钱,他在伦敦附近各郡以及剑桥郡拥有多处地产,在女儿出嫁时,他竟然能够为其备下一份价值5000镑的嫁妆。可以断定,在塞德汉姆这一代人,马尔萨斯家已经跻身于地产贵族阶层。 塞德汉姆的儿子丹尼尔·马尔萨斯,他是我们的主人公的父亲。丹尼尔在牛津的女王学院接受教育,但没有取得学位,他性格温和,脾气柔顺,为人仁慈,思想进步。丹尼尔具有相当渊博的学识,对法国启蒙运动的思想存在热烈的崇拜。他生性喜欢游历,“在欧洲广泛旅行,更是遍游本岛”,同时热心结交知识界的名流。他的为人得到了人们的赞许。在有关记载中,人们称“他所居住的地方的穷人们都因此蒙惠”。在丹尼尔死后,英国的一家刊物《绅士杂志》称他为“一个不折不扣的奇人”,人们称他是一个拥有相当资产的知名乡村绅士。凯恩斯介绍的有关丹尼尔的趣闻很多,而这些趣闻恰恰又是与我们的主人公紧密相关的。 P13-14 序言 西方几百年的近现代史,科学繁荣,名家辈出,群星璀璨。在社会科学各学科中,经济学尤为突出。 经济是社会的基础。经济的发展,是国家强盛、社会进步、人民富裕的根本前提。近现代,经济问题的研究一直受到特别重视,在经济思想发展的道路上留下了众多巨匠的足迹。这套丛书所介绍的经济思想家们,就是他们之中的杰出代表。 这些卓越的经济思想家,其生活的时代、社会环境、家庭状况、个人经历都各不相同,但他们都有着坚定的信念,非凡的毅力,超常的勤奋精神、探索精神、创新精神和献身于科学的精神。这些可贵的品质,永远值得我们崇敬和学习。 他们在学习、借鉴和批判地继承前人成果的同时,勇于开拓创新,在理论上另辟蹊径,独树一帜;他们在探求真理的崎岖道路上殚精竭虑,锲而不舍,向着科学的高峰前进,永不停步。因此,他们在各自的研究中取得了令人赞叹的成果,他们的传世名著是一座座经济思想和方法的丰碑。他们的思想不仅深深地影响着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在他们身后,乃至今天仍在被广为传播。 列入本丛书的经济思想家都各有其独到的理论建树,从不同方面和不同视角对各种经济现象和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得出的结论令人耳目一新。 人类认识真理的道路没有尽头。在这条道路上,每个人的认识都有一定的局限,大师同样也受时代、社会环境和个人条件的限制,他们的研究成果也不免带有局限性,甚至有某些缺陷和错误。而且,经济学的研究最直接地触及社会不同阶层和群体的利益,因而,任何经济思想家都不可避免地受到批判、质疑和攻击,无一例外。这是十分自然的,但这丝毫不能抹煞他们的研究成果,相反,他们的思想是在亿万群众的社会实践中经受检验,也在不断的论争中得到磨砺。 如果说,在我国,西方经济思想研究基本上是少数学者从事的专业,那么,现在是应该让这些如此丰富和极其重要的思想成果走出书斋,在更广大的群众中进行普及和传播的时候了。 当前,我国正处于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的重要时期。胜利地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我们学习和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包括西方先进的、有价值的东西。不仅要引进和吸收西方的资金、技术等有形的、物质的东西,而且同样重要的是,要分析地借鉴他们无形的精神成果,即他们先进的科学文化思想,包括西方经济思想家在内的研究成果,并与我国的实际相结合,加以消化吸收和再创造。 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培养大批具有现代化意识和高文化素质与专业技能的人。这些人应掌握现代科学知识,富有创新精神和广阔的视野;不仅要了解中国,而且要面向世界;不仅要学习本专业的知识,而且要学习更多其他领域的知识,尤其是经济方面的知识。学习这些著名经济学家的思想,会使人们从中受到深刻的教育和启迪。 在有些人看来,这些经济学巨匠离我们很远,遥不可及;他们的思想似乎十分深奥,深不可测。其实,他们探索的是经济发展的规律,他们的科学思想是人类的共同财富;他们追求的是真理,而真理总是朴素的,易于为大众所接受的。 本丛书以通俗易懂的文字和生动形象的叙述,把这些名家介绍给读者,使读者面对面地领略他们的精神风貌,倾听他们睿智的话语。相信广大读者,无论是在学习中的青年,还是在不同岗位上工作的人们,都能从中获益。 李 琮 2006年5月 后记 今天,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为了更好地了解世界,更多地了解各个方向的经济思想的发展脉络,我们组织编写了这部《经济思想家丛书》。人选本丛书的经济思想家都是经济学重要理论的创始人或代表者。他们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部内涵丰富、哲理深刻的教科书,让我们从中受到启迪,得到教益,汲取力量。 首先,丛书介绍了经济思想家们的生平事业概况,是广大读者励志成才的“营养库”。本丛书中的每一册,都介绍了他们立志、学习、奋斗、成功的人生经历。他们都是具有伟大理想的人,这是成功的前提;他们都经历了刻苦学习的阶段,这是成功的准备;他们意志坚强,不被艰难困苦所压倒,不屈不挠的奋斗,这是成功的关键。总之,丛书中所展示的人类优秀品质和人生成功要素对我们的教益和启示是多方面的,是我们终生享用不尽的精神财富。 其次,丛书介绍了经济思想家们的思想理论概貌,是引导广大读者学习和研究有关经济理论的“小百科”。他们的思想理论凝结着人类思想文化的精华,在不同时代不同程度地影响或推动了社会历史发展。例如,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不仅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还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社会发展规律。又如,凯恩斯在他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中明确地指出,国家应从宏观上干预经济,其理论对缓解资本主义周期性的危机,起到了明显的作用。由此可见,经济思想理论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何等的重要。本丛书的各位作者将思想家们的高深的经济理论讲述得娓娓动听,不仅使读者了解了经济思想家们的理论概貌,而且为读者进一步学习、研究经济理论作了铺垫。 在丛书编写出版过程中,我们得到了原国家体改委副主任童大林、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陈佳贵、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朱玲等领导和专家们的关心和大力支持。在此,我们表示衷心感谢。 另外,该丛书在编写过程中,参阅了多种已经出版的著作,在此,我们对这些著作的著者、译者、编者表示诚挚的谢意。 编 者 2006年6月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马尔萨斯/经济思想家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付利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0587699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7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17 |
出版时间 | 2006-07-01 |
首版时间 | 2006-07-01 |
印刷时间 | 2006-07-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5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835.615.3 |
丛书名 | |
印张 | 5.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09 |
宽 | 142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