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原剂量经方治验录 |
| 内容 | 内容推荐 《原剂量经方治验录》汇集了作者李宇铭在临床上运用经方的病案,及其对经方应用的心得体会与理论研讨。本书病案与一般经方病案之别在于,作者尝试严格按照张仲景的原方,不加减,或只按原书加减法加减,且按汉代剂量一两约等于现代15g折算经方剂量。书中收集了约300例病案,大部分疗效显著,体现了经方“一剂知,二剂已”的速效,颠覆了古方不能今用、经方必须灵活加减、原方剂量过大等观点。 目录 绪论 原方原量的基本观念 1.还原古代“效如桴鼓”的传说,一改中医“慢郎中”的形象 2.切勿将“原方剂量”与“大剂量”画上等号 3.中药“常用量”并不常用 4.原方煎服法方便患者,一改中医不方便形象 5.中药也有假劣问题——使用原方必须注意“原药” 上篇 走上原方之路 经方的理论特点 1.经方与时方的争论 2.经方的理论分析 3.经方与时方区别的进深讨论 4.结语 经方药量衡重折算刍议 1.剂量较小的折算方式 2.剂量较小折算方式的问题 3.剂量较大的折算方式 中篇 经方原方医案 感冒 1.桂枝汤案 2.桂枝汤案 3.桂枝汤案 4.桂枝汤案 5.桂枝汤案 6.桂枝汤案 专题讨论:桂枝汤原方原药 7.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案 8.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案 专题讨论:厚朴杏仁原药 9.桂枝加附子汤、桂枝加葛根汤案 10.多诊次病案 11.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案 …… 下篇 辨证论治原意 后记 导语 《原剂量经方治验录》记录了作者李宇铭在临床上运用经方的病案及其对经方应用的心得体会与理论研讨。与一般经方病案之别,作者尝试严格按照张仲景的原方,不加减或只按原书加减法加减,且按汉代剂量一两约等于现代15g折算经方药量。书中记录了约三百例病案,大部分疗效显著,体现了经方“一剂知,二剂已”的速效,打破了古方不能今用、经方必须灵活加减、原方剂量过大等观点,力图恢复经方原貌。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原剂量经方治验录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李宇铭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3220088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449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371 |
| 出版时间 | 2014-09-01 |
| 首版时间 | 2014-09-01 |
| 印刷时间 | 2018-12-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医学-中医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528 |
| CIP核字 | 2014203829 |
| 中图分类号 | R289.2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5.375 |
| 印次 | 5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10 |
| 宽 | 145 |
| 高 | 21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