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企业慈善捐赠的形成机制及其价值机理研究/当代浙江学术文库 |
| 内容 | 作者简介 潘奇,男,安徽怀宁人,浙江大学管理学博士。杭州师范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浙江省“之江青年社科学者”。主要从事企业社会责任、公司金融及商业数据分析与挖掘等方面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工作。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等多类科研项目及多家学术期刊的通讯评审专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等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6项,在国内外主要学术期刊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专业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1部,参编教材多部,主持的研究成果曾获2项省部级奖励。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一 现实背景 二 理论背景 三 研究问题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实践意义 第三节 基本概念界定 一 企业慈善捐赠 二 企业慈善捐赠与其他相关概念 三 利益相关者及其压力 四 企业价值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一 研究方法 二 资料来源 第五节 研究思路与内容安排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企业慈善捐赠的理论解释 一 经济性视角 二 管理性视角 三 社会性视角 四 伦理性视角 五 综合性视角 六 总评 第二节 企业慈善捐赠的影响因素 一 个体层面因素 二 企业层面因素:企业特征 三 企业层面因素:公司治理 四 环境层面因素 五 总评 第三节 企业社会责任的经济效果 一 企业社会责任对财务绩效的影响 二 企业社会责任异质性财务绩效解析 三 企业社会责任财务绩效研究的启示 第四节 利益相关者压力研究进展 一 利益相关者压力的理论基础 二 利益相关者压力相关研究 三 简评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利益相关者压力对企业慈善捐赠研究的突破 一 现实意义 二 理论意义 第三节 企业慈善捐赠的形成机制 一 利益相关者压力对慈善捐赠的作用机制 二 利益相关者压力与慈善捐赠 三 企业特征、利益相关者压力与慈善捐赠 四 公司治理、利益相关者压力与慈善捐赠 五 市场化水平、利益相关者压力与慈善捐赠 第四节 企业慈善捐赠的价值机理 一 企业慈善捐赠的价值机理分析 二 利益相关者压力、慈善捐赠与企业价值 三 利益相关者压力、慈善捐赠与企业价值:企业特征的差异 四 利益相关者压力、慈善捐赠与企业价值:公司治理的差异 五 利益相关者压力、慈善捐赠与企业价值:市场化水平的差异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企业慈善捐赠的形成机制:实证结果 第一节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 一 数据来源 二 样本选择 第二节 变量与模型设定 一 变量定义 二 模型设定 第三节 估计方法 一 面板数据模型估计 二 共线性、异方差以及相关性问题的处理 三 选择性偏差、内生性以及遗漏变量的处理 第四节 利益相关者压力对慈善捐赠影响的回归结果 一 描述性统计及简单回归分析 二 固定效应模型回归结果及分析 三 小结 四 稳健性检验 第五节 企业特征、利益相关者压力与慈善捐赠关系的回归结果 一 产权特征差异 二 企业资源差异 三 生命周期差异 第六节 公司治理、利益相关者压力与慈善捐赠关系的回归结果 一 董事会治理水平差异 二 大股东代理成本差异 第七节 市场化水平、利益相关者压力与慈善捐赠关系的回归结果 第八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企业慈善捐赠的价值机理:实证结果 第一节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 一 数据来源 二 样本选择 第二节 变量与模型设定 一 变量定义 二 模型设定 第三节 估计方法 一 面板数据模型及回归中三大基本问题的处理 二 样本选择性偏差与内生性的处理 第四节 利益相关者压力、慈善捐赠与企业价值关系的回归结果 一 描述性统计及相关分析 二 回归结果及分析 三 小结 四 稳健性检验 第五节 利益相关者压力、慈善捐赠与企业价值关系的回归结果:企业特征 一 产权特征差异 二 企业资源差异 三 生命周期差异 第六节 利益相关者压力、慈善捐赠与企业价值关系的回归结果:公司治理 一 董事会治理水平差异 二 大股东代理成本差异 第七节 利益相关者压力、慈善捐赠与企业价值关系的回归结果:市场化水平 第八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研究结论、启示及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一 企业慈善捐赠形成机制的研究结论 二 企业慈善捐赠价值机理的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启示 一 理论进展 二 经验启示 第三节 研究局限与展望 一 研究局限 二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导语 企业慈善捐赠如何形成?慈善捐赠如何影响企业价值?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与企业社会响应理论,以利益相关者压力为切入点,潘奇著的《企业慈善捐赠的形成机制及其价值机理研究》在较系统、深入的理论分析基础上,结合本土情境,试图整体性、多角度地揭示企业慈善捐赠的形成机制、价值机理及其变异特征。在企业慈善捐赠的形成及价值研究仍待深化,特别是其间裂隙亟须弥合时,本书的分析及实证检验,为进一步补充、完善并拓展现有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解,对职能管理者更好地引导企业慈善及其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价值,同时对企业管理者更好地做好慈善捐赠决策亦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内容推荐 潘奇著的《企业慈善捐赠的形成机制及其价值机理研究》沿循文献阅读和梳理、理论推演与定量研究、结果讨论与总结的研究路线,采取规范探讨与经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较系统、深入的理论分析基础上,试图整体性、多角度地把握并揭示企业慈善捐赠的形成机制度其价值机理。从利益相关者理论、社会响应理论及互惠理论等出发,本书提出系列假设,实证并识别了利益相关者对企业慈善捐赠及其价值的差异化作用机制,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区分了不同利益相关者类型。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企业慈善捐赠的形成机制及其价值机理研究/当代浙江学术文库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潘奇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0327022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307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314 |
| 出版时间 | 2018-06-01 |
| 首版时间 | 2018-06-01 |
| 印刷时间 | 2018-06-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518 |
| CIP核字 | 2018132152 |
| 中图分类号 | D632.1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9.7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40 |
| 宽 | 170 |
| 高 | 15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