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德性重建的自由根基--现代道德困境的人学解读(修订版)
内容
内容推荐
德行是人性的升华,自由是人的主体性的确认,德行根基于自由才能使塑造和完善人性。
寇东亮著的《德性重建的自由根基--现代道德困境的人学解读(修订版)》对德行重建中的自由吁求、伦理思想演进的德性与自由、德性重建的自由前提与伦理保障、德性重建的自由根基与社会保障、德性重建的人格基础与人格保障等进行了研究。本书从现代社会中的道德困境切入,从哲学角度进行深入分析,系统论述道德重建的社会基础,人格保障等问题。
作者简介
寇东亮,1965年11月生,陕西铜川市人。哲学博士,陕西师范大学哲学与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学术研究领域为价值哲学、人学、道德哲学等。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课题7项,目前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在《哲学研究》《哲学动态》《自然辩证法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等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其中近40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中国人民大学书报复印资料等全文或摘要转载。出版《人文关怀论》《三维公民意识论》《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新探》《民族精神的当代价值》等专著。获省级社科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4项、二等奖3项。
目录
导论 道德、德性与自由
一、“从主体方面去理解”道德
二、“我们必须首先有一种亲近德性的道德”
三、“自由是道德的存在理由”
四、德性根基于自由:道德存在与发展的内在根据
第一章 德性重建中的自由吁求——现代道德困境的人学呈现
一、现代道德困境的人学表现:德性的边缘化
(一)道德知性主义:凿空“德性基础”
(二)道德规则主义:稀释“德性内容”
(三)道德律法主义:瓦解“德性自律”
(四)道德相对主义:模糊“德性标准”
(五)道德虚无主义:消解“德性力量”
(六)道德理想主义:建构“德性蜃楼”
二、现代道德困境的人学根源:自由的丧失
(一)“自由过度”及其道德效应
(二)“自由匮乏”及其道德效应
(三)当代中国社会的“自由过度”与“自由匮乏”及其道德效应
三、现代道德困境的人学本质:“人本身”的存在论危机
四、走出现代道德困境:拯救德性与回到“人本身”
第二章 伦理思想演进中的德性与自由——现代道德困境的思想渊源
一、从“麦金太尔道德诊断”谈起
二、前现代伦理的价值追求
(一)城邦伦理:人文主义德性与灵魂自由
(二)基督伦理:“罪性的德性”与“教会的自由”
(三)儒家伦理:德性理想主义与伦理中心主义
三、现代规范伦理的价值取向
(一)功利伦理:工具主义德性与个性自由
(二)义务伦理:“自由是德性的存在理由”
(三)权利伦理:“自由(权利)优先于德性”
四、超越现代规范伦理的理论尝试
(一)社群伦理:“德性优先于自由(权利)”
(二)后现代伦理:“伦理的终结”与“道德的解放”
(三)现代新儒学伦理:“内圣开出新外王”
第三章 德性重建的自由前提与伦理保障——现代道德困境的理论消解
一、德性:心灵秩序的塑造与守护
(一)德性的指称:内在善
(二)德性的构成:知善能力、向善意愿、为善勇气
(三)德性的本质:内在超越与自律
(四)德性的功能:塑造和守护心灵的秩序
二、自由:德性的前提和基础
(一)自由的道德底蕴
(二)意志自由:德性存在与发展的先决条件
(三)实践理性:德性抉择的理性基础
三、现代性伦理学的完型
(一)现代规范伦理及其限度
(二)现代德性伦理及其限度
(三)现代性伦理精神的两面性
(四)在德性伦理与规范伦理的融通中建构现代性伦理学
第四章 德性重建的自由根基与社会保障——现代道德困境的实践消解
一、“尼布尔悖论”:道德的人与不道德的社会
二、现代德性的实践基础与制度保障
(一)现代德性的实践基础
(二)利益确认与互利原则:从“恒产”到“恒心”
(三)权利确认与人权原则:从“人格平等”到“做人尊严”
(四)制度伦理:德性的体制保障
(五)法治:德性的“硬”推力
三、现代德性的生活基础与现代伦理共同体
(一)现代德性的生活基础
(二)私人生活和公共生活的分化与整合:私德与公德
(三)现代伦理共同体:德性的温床
(四)社会资本:德性的催化剂
四、现代德性的文化传统基础与传统德性资源的现代转换
(一)现代德性的文化传统基础
(二)传统德性资源的现代转换
五、德性教化的现代方略
(一)现代德性教化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二)现代德性教化的根本宗旨:培养能够从事道德探索的人
(三)现代德性教化的关键环节:实践教化
第五章 德性重建的人格基础与人格保障——现代道德困境的主体消解
一、现代德性主体的人格取向:主体性道德人格
(一)主体性道德人格的基本特征
(二)主体性道德人格的伦理意义
(三)主体性道德人格的塑造
二、现代德性主体的精神凭依:道德信仰
(一)道德与信仰
(二)道德信仰及其伦理意义
(三)现代德性主体道德信仰的建构
三、现代德性主体的自我认同:一种人生观意义的美德
(一)现代性之隐忧:个体现代认同的缺失
(二)个体现代认同及其伦理意义
(三)自我真实性:现代个体的一种人生道德追求
四、现代德性主体的社会认同:一种角色意义的美德
(一)从“他者意识”到“他者伦理”
(二)角色认同与角色美德
(三)黄金法则:一种自我反思意义的德性原则
五、现代德性主体的自然认同:一种生态意义的美德
(一)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
(二)自然认同的伦理根据
(三)生态伦理中的德性原则
(四)“自我实现”的生态维度
参考书目
后记
再版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德性重建的自由根基--现代道德困境的人学解读(修订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寇东亮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河南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15058392
开本 32开
页数 36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4
出版时间 2006-05-01
首版时间 2006-05-01
印刷时间 2019-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图书小类
重量 444
CIP核字 2005134778
中图分类号 B82
丛书名
印张 11.875
印次 3
出版地 河南
210
147
17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8:5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