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泰戈尔莫泊桑/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泰戈尔是印度诗人、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1913年他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他的诗中含有深刻的宗教和哲学的见解,对泰戈尔来说,他的诗是他奉献给神的礼物,而他本人是神的求婚者。莫泊桑,19世纪后半期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与契诃夫和欧·亨利并列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对后世产生极大影响,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翻开阎雯静、刘凡编著的《泰戈尔 莫泊桑》,你可以发现,其实每位名人的生活历程、成才之路本身就是一部极佳的、罕有的作品。本书精选泰戈尔和莫泊桑青少年时代的故事,阅读这些故事,可以帮助青少年朋友们了解名人们的成才经历。

内容推荐

阎雯静、刘凡编著的《泰戈尔 莫泊桑》是《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之一。

《泰戈尔 莫泊桑》对泰戈尔、莫泊桑的家世、家教、兴趣爱好以及对其一生有影响的人和事等着墨颇多,尤其探究了本人之所以成功的主客观因素,希望可以对成长中、探索中的青少年会有所裨益。

目录

泰戈尔

 古老的姓氏

 童趣

 天才诗童

 喜马拉雅之旅

 恒河的阳光

 英伦三岛

 爱国诗人

 临终歌声

莫泊桑

 生不逢时

 幸遇良师

 战争漩涡

 冗员寂寞

 圣手奇才

 病魔缠身

试读章节

古老的姓氏

1861年5月7日,在加尔各答市中心区乔拉桑歌的一个家庭里,诞生了印度近代最伟大的诗人罗宾德拉纳特,他有一个古老的姓氏泰戈尔。

“泰戈尔”的意思是“尊敬的主人”。它曾是古老的婆罗门家族古夏利的一支。大约13世纪初叶,这个家族有一位名叫吉格拉特·古夏利的小伙子勇敢地同一位种姓不纯的婆罗门姑娘结了婚。这位姑娘的叔叔比尔阿利·汗,因同一位穆斯林姑娘缔结了良缘,又自愿皈依伊斯兰教,而取得了南孟加拉拉吉肖尔地区的穆斯林省长手下的要职。

孟加拉在公元8世纪中叶,经历了长久的政治动乱和宗教与社会的无政府状态之后,建立了一个强大的印度教王国。为了从佛教无政府状态所产生的道德败坏中复兴印度教社会,为了在古代种姓制度的原则上重建印度教社会,卡瑙吉王国的5位婆罗门被请到孟加拉。卡瑙吉是当时婆罗门文化的坚实堡垒,那些流芳百世的婆罗门的子孙们打下的孟加拉新贵族阶级的基础,一直被延续了下来。

12世纪末13世纪初,土耳其人和阿富汗人从西面入侵孟加拉。孟加拉逐渐成为穆斯林帝国的附属省份。于是成千上万的印度教徒改变了信仰,成为穆斯林。

在印度教社会里,婆罗门的地位依赖于虚伪的种姓的圣洁。如果失去了这种纯洁性,这个家族将难以面对整个社会的冷若冰霜和百般歧视。当他们为女儿挑选婆家时,他们遇到的困难是无法想象的。对于印度教徒,没有比嫁不出去姑娘更令人难堪的事了。今天的印度社会在某种程度上仍沿袭着这种看法。

这位叫吉格拉特·古夏利的小伙子,同一位种姓不纯的婆罗门姑娘结婚,表现出一种真正的勇气。但这种勇气也使他们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最后他们不得不离开自己的家,来到今天巴基斯坦东南部一个叫乌特尔巴的小村寻求栖身之所。他们曾经是古夏利家族中的一支,奠定了泰戈尔家族的基础。

这个家族名叫般伽纳·古夏利。驱逐、不幸和隔离,使这个家族的成员充满了勇敢和无畏的精神。已经丧失了纯洁和神圣的种姓的骄傲,那么他们还有什么可怕丧失的呢?17世纪的最后10年,般伽纳和他的叔叔苏克代沃离家出走,来到了恒河之畔,在戈温德普尔村定居下来。那时,戈温德普尔还是一个小渔村。居民大多是低层种姓,见到一族婆罗门来到这儿定居,欣喜若狂,对他们叔侄俩尊敬备至,他们尊称般伽纳为般伽纳·泰戈尔(“泰戈尔”的词意是“尊敬的主人”。把婆罗门称作“泰戈尔”的习俗在今天仍旧被沿袭着)。泰戈尔的姓氏就是这样衍生出来的。

般伽纳从河上给外国水兵运送食物,经常同外国商人特别是英国人打交道,家庭逐渐富裕起来。从一开始,这个家族的命运就同印度的英国势力结合在一起。伴随着英国力量和商业的日益发展,小渔村也逐渐发展,终于有一天它成为富饶和发达的加尔各答城,成为印度的商业中心。般伽纳·泰戈尔家族也随着城市的发展,依靠商业和庄园成为印度的名门望族。他们在加尔各答修建了许多幢楼房,在周围地区开辟了大量的土地。

到了德瓦尔伽纳塔·泰戈尔这一代,家族的发展达到了顶峰。德瓦尔伽纳塔是诗人泰戈尔的祖父,他机智、勇敢、潇洒、富有才华,以富有和为公共事业乐善好施而闻名于世。在今天加尔各答国立图书馆的石阶前,仍伫立着德百尔伽纳塔的塑像。

德瓦尔伽纳塔有3个儿子,其中最大的儿子名叫代温德拉纳特,是诗人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的父亲。从某种意义上说,代温德拉纳特同他非凡的父亲相比,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像他父亲由于豪华生活而又乐善好施,成了商业时代的“五子”一样,他由于生活俭朴,对吠陀和《奥义书》很有研究,在社会上被称为“大仙”。

代温德拉纳特的童年和青年时代是生活在豪华奢侈中的,但是,渐渐地家里的奢华生活和外面世界生活方式的差别,在他朦胧的意识中产生影响,使他过早地成为一个沉稳持重和性格内向的人。他对祖母十分虔诚,因为她生活俭朴。当祖母卧在床榻上奄奄一息时,她被抬到恒河岸畔,等待死亡的降临。因为真正的印度教徒平生最大的愿望是在圣洁的河岸咽下最后一口气。在死亡阴影笼罩下的阴郁、漫长的三个昼夜,代温德拉纳特一直守候在她身旁。在祖母临死的前一夜,他独坐河畔。蓦地,一种强烈的精神欢乐在他的心田荡漾,他欣喜地忘掉了周围一切的烦忧。他后来在自传中写道:“我感到我似乎成为另一个人,一种对荣华富贵强烈的冷漠感在我心田里被唤起。我感到,我所坐的小竹席,就是适宜我坐的坐毡。我开始憎恶地毯和贵重的床单。我心里产生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快乐。那时,我只有18岁。”

回到家里,他把财产分给了朋友和熟人。他过着朴实的生活,阅读西方的哲学书籍,也钻研本国神圣的宗教著作,并深深沉溺于对《奥义书》的研究之中。不久,他组织了“梵社”,后来发展成为社会和道德改革的革命力量,通过对过去的文明和传统的再发现,激起了民众的民族自豪感。

只有懂得本民族心灵里这种不断觉醒的心理斗争,才能够正确理解印度民族主义的感情和思想含义。没有对自己往昔的自豪和信仰,任何国家都不会强盛。另一方面,盲目的自我吹嘘,也会成为民族进步的障碍,它常常转化为自杀性的民族主义。诗人罗宾德拉纳特就是在这种社会环境下生活的。他的思想经验和作品的大部分是在他童年时期的这种环境中形成的。“大仙”的个性与他儿子的理智和精神发展紧密联系。

如果说“大仙”对吠陀和《奥义书》的研究对当时的印度有不小的贡献的话,那么他对全人类更大的贡献就是他的小儿子——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

P3-7

序言

时光在流逝,生命在燃烧。当我同理想和希冀相伴的青少年时代依依惜别,即将步入厚重的中年时,一种“人生几何”的感喟时常萦绕于怀。遥忆往昔贫寒的童真岁月,仍愿咀嚼那涩涩的酸楚中播撒出的永生不灭的希望之火。

幼年的时候,家乡总共不过百种物品的“百货店”里,竞有一个柜台是专门售书的。在这里,我发现了牛顿,知道了高尔基,认识了列宁,记住了鲁迅。记得那是小学三年级的事。一天放学回来,一位女同学悄悄地对我说:“供销社来了一本好书,去看看!”我们一同跑到柜台前,一看是《闪闪的红星》,价格是3角5分钱,这在当时是7个鸡蛋的价钱。我一连三天,每天放学都要去看一看那本书,很怕被别人买走。第四天,我终于鼓足勇气,对母亲说明了缘由。我怯生生地站在母亲面前,好长时间母亲没有说话,母亲那慈爱的目光一直留在我的脑海里。我拿着3角5分钱,终于如愿买回了那本书。“那一年,我7岁,听大人们说,闹革命了……”一晃,20多年过去了,当我面对苍老的母亲时,仍会清晰地记得买书的情景和书中的故事。

今天,当我踏上生于斯、长于斯又阔别多年的故土时,先要找回的还是少年的梦。还是那个位置,还是那个供销社,房屋早已翻盖一新,店主当然不再是戴着近视眼镜、眼睛一眨一眨的老师傅。除“大件”外,几乎和城里的物品一样丰富,应有尽有。可柜台里再也找不到一本书。当我看到读初一的侄子和读小学五年级的侄女的书架上,课外书几乎都是机器猫、卡通之类时,喉咙里似乎有什么东西难以下咽,心里沉甸甸的。时代不同了,教育的内容、目标和对象都在发生变化,社会改革和财富增长无疑是一个时代的进步,我没有恋旧癖,更无意美饰贫乏的年代。但当怀念起童年少年时代那种难以忘怀的景象时,内心深处总觉得我们这个社会在走向富裕的路途中还应弥补一些遗憾——强健精神的遗憾。

人无法超越生命的自然极限,但可以超越生命本身。人类正是通过他们的创造将自己的文明史推向前进。当我驻足在色彩斑斓的历史画卷前,分明感受到伟大人物的人格力量和生命的另一种延续。……毫无差错却被外公毒打;不是为了几枚铜板而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勇气在棺木上睡觉;为了生生不灭的理想在阴暗的面包房里读书:这一幕幕情景仿佛伏尔加河畔不屈的少年高尔基就站在我的面前,与苦难的命运抗争。出身贵族家庭却自幼身残的拜伦,在高贵与卑贱的矛盾中让内心的苦楚升发出一种倔强、刚毅和力量。苦难的确是人生的最好教科书。当他们用心灵慢慢消受种种不幸时,也在创造一种辉煌和永恒。“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每一次记起陈独秀《敬告青年》中的这几句话,都有一种催人奋发的鞭策力量。对于不再拥有生命自然时段上的青少年时期的我,真想让心灵再走一番青少年的路:热爱生命吧!因为生命是一次性“消费”;珍惜青春吧,让青春的亮点变成一片光明,普照以后的所有生命里程。

影响人类文明史的中外名人在他们有限的生命里,创造了辉煌和永恒。他们的许许多多成功在青少年时代就奠定了基础,他们在青少年时代就怀有救国救民、立志创业的信念,这种信念强烈地影响了他们的一生。名人成功以后的事迹为人们所熟知,但他们成功之前的历史却鲜为人知,这方面的材料也很缺乏。本书对名人的家世、家教、兴趣爱好以及对其一生有影响的人和事等着墨颇多,尤其探究了中外名人之所以成功的主客观因素,我们由衷地希望这番努力对成长中、探索中的青少年会有所裨益。

林乾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泰戈尔莫泊桑/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阎雯静//刘凡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山西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3076964
开本 32开
页数 25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32
出版时间 2012-06-01
首版时间 2012-06-01
印刷时间 2012-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25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33.515.6-49
丛书名
印张 8.25
印次 1
出版地 山西
210
147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3:2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