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人类神秘现象》以知识性和趣味性为出发点,精选了各领域中最有研究价值、最具探索意义和最为人们所关注的200多个神秘现象,分为星外传奇、地球揭秘、奇域之谜、失落的文明、生命探奇、人体之谜、宗教探秘、建筑奇迹、文化迷踪等9个部分,内容涉及天文、地理、自然、科技、历史、文化、宗教等诸多方面,可谓包罗万象。
同时,编者精心挑选了200余幅精美图片,包括实物图片、自然风光、建筑景观、出土文物、摄影照片等,与文字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生动地展示各种神秘现象,使读者犹如身临其境,获得一种更直观、更具震撼力的视觉冲击。
爱因斯坦曾说:“我们所经历的最美妙的事情就是神秘。它是人的主要情感,是真正的艺术和科学的起源。因为如果不再感到奇怪,不再表示惊讶,那就和死了一样,和一只掐灭的蜡烛没有什么不同。”这个世界上诸多令人困惑不解的神秘现象广泛而真实地存在着,为了激起人们探求真相的强烈兴趣,并获得知识上的收益,我们组织编写了这本《人类神秘现象》。
本书是一本融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于一体的读物,编者认真择取了各个领域中最有研究价值、最富探索意义和最被广泛关注的200多个神秘现象,分为星外传奇、地球揭秘、奇域之谜、失落的文明、生命探奇、人体之谜、宗教探秘、建筑奇迹、文化迷踪等9个部分。编者在参考大量文献资料、探索发现的基础上,结合最新研究成果,多角度、全方位地诠释这些离奇的神秘现象,客观、科学地分析其成因及特点,并努力揭示其背后所隐藏的真相,力争为读者提供最权威、最丰富、最全面的信息。同时,编者还精心挑选了200余幅弥足珍贵的精美图片,包括实物图片、自然风光、建筑景观、出土文物、摄影照片等,生动地展示各种神秘现象,使读者犹如身临其境,获得一种更直观、更具震撼力的视觉冲击。
太阳是我们这个星系赖以生存的能量源泉。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的人类、动物和植物都无从生长,我们美丽的地球将会一片死寂。太阳,带给人类温暖和光明,从古至今都被视为至高无上的象征。太阳会有衰老死亡的一天吗?它的未来将会如何?
宇宙中,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其核心温度高达1500万~2000万K,每秒都有6亿多吨的氢聚变为氦,每4个氢原子核在这一过程中聚变为1个氦原子核,太阳也就因此向外辐射出能量。地球植物的生长和光合作用,煤、石油等矿藏的形成,大气循环、海水蒸发、云雨生成,等等,均源于太阳的活动。10亿年来,地球的温度变化很小,不超过20℃。这是太阳稳定活动的证据,这也为生命的孕育、演化打下良好基础。
太阳上的氢聚变反应至今为止已经历了几十亿年,从不间断。氢持续减少,氦不断产生,太阳的未来是怎样的呢?
恒星演化理论诠释了“主星序阶段”,即从恒星中心核内的氢开始燃烧直至全部生成氦。恒星在主星序阶段上称为“主序星”。各恒星体根据各自质量在主星序中存在的时间是不同的。天文学家爱丁顿发现,恒星体的质量与它为抗衡万有引力而产生的热量成正比;星体膨胀速度与产生热量成正比。产生的热量越多,星体膨胀速度越快,相应地留在主星序中的时间越短。太阳现在就处于主星序阶段,科学家计算,太阳最多有100亿年左右的时间停留在主星序阶段,至今为止它已有46亿年处于这一阶段了。大干太阳15倍质量的恒星只能在主星序阶段停留1000万年,相当于1/5太阳质量的恒星则可以存在长达10000亿年之久。
恒星漫长的青壮年期——主星序阶段一旦度过,进入老年期就会成为“红巨星”。在这个阶段,恒星将膨胀到大干本来十亿多倍的体积,因此被称为“巨星”。之所以被加上“红”,是由于随着恒星迅速膨胀,其外表面越来越远离中心,温度也随之降低,发出的光也愈发偏红。红巨星尽管温度降低,光度却增大,变得极其明亮。人类肉眼能看到的亮星,就有许多是红巨星。我们最为熟悉的就是猎户星座的“参宿四”,其直径为太阳直径的800倍,达11亿千米。若“参宿四”在太阳的位置发光,红光会遍及整个太阳系。“主序星”到“红巨星”的衰变过程,变化不仅是外在的,内核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从“氢核”成为“氦核”。氦核逐渐增大,氢燃烧层也不断向外扩展。
一旦形成红巨星,它便会发展到恒星演化的下一阶段——“白矮星”。外部区域迅速膨胀,氦核受反作用力向内收缩,其中的物质温度增高,内核温度最终将超过1亿度,引发氦聚变。氦核经过几百万年燃烧殆尽,而恒星的外壳混合物仍然以氢为主。这时恒星结构复杂了许多:氢混合物外壳下隐藏着一个氦层,还有一个碳球埋藏在内。这样,恒星体的核反应更加复杂,其内部温度上升,最终使其变为其他元素。红巨星外部与此同时也开始急剧地脉动振荡:恒星半径大小不定,稳定的主星序恒星变为多变的大火球。火球内部的核反应更加动荡,忽强忽弱。恒星内部核心的密度增大到每立方厘米10吨左右,此刻,一颗白矮星便在红巨星内部诞生。
白矮星的特征是体积小、亮度低、质量大、密度高。例如天狼星伴星,体积类似地球,却差不多和太阳一样重!它的密度为每立方米1000万吨左右。由白矮星的半径和质量,算出其表面重力差不多是地球表面重力的1000万~10亿倍。任何物体在这样高的压力下都将毁灭,即使是原子也会被压碎;电子也将脱离原子轨道而自由运动。
由于没有热核反应来为单星系统提供能量,白矮星一边发光,温度一边降低。100亿年的漫长岁月过去后,白矮星将停止辐射而死亡,躯体会变成硬过钻石的巨大晶体——“黑矮星”,在宇宙中孤单地飘浮。
一些科学家们认为,几十亿年后,太阳会在快要灭亡时迅速膨胀,所有太阳系内的星体和星际物质都会被“吞噬”掉。到那时,太阳会剧烈地抖动,大量物质在脉动过程中被抛入星际空间,而太阳会失掉大部分的质量,其余部分则缩为白矮星。银河系中发现的大量变星表明,恒星死亡过程中脉动和质量的抛失极为普遍,一些变星每年能够抛出等于地球质量的大量物质。想要更好地了解包括太阳在内的恒星如何灭亡,可以研究这种质量的抛失。
一些科学家认为,虽然目前还不太清楚恒星的演化过程,但50亿年后,可以基本肯定太阳会成为红巨星。那时地球上的一切生命都会灭亡,地面温度将高于现在2~3倍,北温带夏季最高温度会达到100℃;而地球上的海洋也会蒸发成为一片沙漠。太阳大概会在红巨星阶段停留10亿年,光度会提高到今天的几十倍;体积也将会极大地膨胀,若从地面观察,会看见整个天空都是太阳。
当然,“世界末日”距现在还很遥远,相信未来的人类一定会为自己在茫茫的宇宙中找到新的“故乡”。P10-12
爱因斯坦曾说:“我们所经历的最美妙的事情就是神秘。它是人的主要情感,是真正的艺术和科学的起源。因为如果不再感到奇怪,不再表示惊讶,那就和死了一样,和一只掐灭的蜡烛没有什么不同。”
在漫长的探索外在世界与自身、创造文明社会的历史进程中,人类发现了各种各样匪夷所思的神秘现象:为什么黑洞能吞噬靠近它的任何物质,即使光也无法逃逸?为什么火星上只有河床而无流水?诡异的百慕大三角为何会成为无数飞机与船只的梦魇?轰动一时的尼斯湖水怪到底是人为的闹剧还是真有其物?充满神秘力量的金字塔,其中的超自然现象究竟作何解释?为什么有的人去世千年以后,其肉身仍完好如初……
这些令人困惑不解的神秘现象广泛而真实地存在着,有些是人类当前的认知能力和科技水平所不能完全解释的,有些是其真实面目被历史尘封,还有些则是由于当局者的刻意隐瞒和篡改。它们所散发出来的神秘魅力,像磁石一般吸引着人们好奇的目光,并激起人们探求真相的强烈兴趣。在对这些现象破译和解析的过程中,人们不但能够获得知识上的收益,还能得到愉快的精神体验。
鉴此,我们组织编写了这本《人类神秘现象》。本书以知识性和趣味性为出发点,精选了各领域中最有研究价值、最具探索意义和最为人们所关注的200多个神秘现象,分为星外传奇、地球揭秘、奇域之谜、失落的文明、生命探奇、人体之谜、宗教探秘、建筑奇迹、文化迷踪等9个部分,内容涉及天文、地理、自然、科技、历史、文化、宗教等诸多方面,可谓包罗万象。对于每个神秘现象,编者并未以一家之言取信于读者,而是在参考了大量文献资料、考古发现的基础上,结合最新的研究成果,客观地将多种经过专家学者分析论证的观点一并提出,展示给读者,或引经据典,或独辟蹊径,或提供佐证,或点明主题,帮助读者客观、科学地分析其成因及特点,使读者既多了一个与专家学者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又多了一条了解真相的途径,从而见微知著、去伪存真,努力揭示出现象背后的真相。写作风格上,本书力求通俗易懂、精准生动,将大量未知的现象用深入浅出的语言完整表述出来,可读性强,符合不同层次读者的阅读需求。
同时,编者精心挑选了200余幅精美图片,包括实物图片、自然风光、建筑景观、出土文物、摄影照片等,与文字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生动地展示各种神秘现象,使读者犹如身临其境,获得一种更直观、更具震撼力的视觉冲击。
流畅的叙述语言、逻辑严谨的分析理念、图文并茂的编排形式、新颖独到的版式设计等多种要素的有机结合,引领读者进入精彩玄妙、匪夷所思的神秘世界,使读者在轻松获取知识、提升科学和文化素养的同时,得到更广阔的审美感受和愉快体验。